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北京市人民法院诉讼费用管 ...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北京市人民法院诉讼费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公布日期】2002.10.30
【字 号】京财行[2002]2143号
【施行日期】2002.10.30
【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中国死刑执行方式【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
《北京市人民法院诉讼费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京财行[2002]2143号)
各区县财政局、人民法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3号)、本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关于法院诉讼费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并结合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诉讼费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本市各级人民法院的诉讼费用收入全部上缴国库,纳入预算管理。
  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北京市人民法院诉讼费用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待中央出台新的诉讼费用管理办法时,再根据要求予以完善。
  特此通知。
  附件:北京市人民法院诉讼费用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二00二年十月三十日
  附件:
北京市人民法院诉讼费用管理暂行办法
  一、总则
  (一)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3号)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公安等部门收费收人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02]9号)精神,加强本市各级人民法院诉讼费用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二)诉讼费用是指民事、行政等案件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和申请执行,依照法律规定交纳的案件受理费、申请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三)本市各级人民法院依法收取的案件受理费、申请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并全额上缴国库。诉讼费用纳入预算管理后,同时撤消在农业银行开设的财政专户。
  (四)人民法院诉讼费用管理实行以下原则:
  1.符合诉讼程序原则;
  2.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
  3.执行国家财政管理原则;
  4.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监督的原则。
  二、诉讼费用的收取和缴库
  (五)诉讼收费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我市各级人民法院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诉讼费用,不得另行制定收费办法。增减收费项目、调整收费标准及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和其他司法救助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六)诉讼费用的收取实行分级入库与部分统筹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和本市各级人民法院系统审判工作及“两庭”建设的实际需要,诉讼费收入由市级统筹的比例仍为30%。各级人民法院收取的诉讼费用全额通过代理银行纳入国库,代理银行于收款的当日将各级法院诉讼费收入全额上缴到国库,其中;将市级人民法院收取的诉讼费用上缴市级国库,将区县人民法院30%诉讼费用上缴到市级国库,其余70%部分缴入各区县国库。
  (七)诉讼费用的收取实行收缴分离。当事人凭人民法院开具的交款通知单到代理银行交纳诉讼费用。代理银行在收到当事人缴纳的款项后,向当事人开具“诉讼费用预缴专用凭证”。当事人凭此收据到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换领“诉讼费用专用票据”。
  (八)诉讼费用的缴库采用集中汇缴方式,代理银行将每日收到的诉讼费通过“待结算财政款项”核算,每日营业16;00点之前按规定比例,使用“一般缴款书”,分别汇总缴入国库。其
中缴入市级金库的法院诉讼费用在建行开发区支库入库。具体程序和办法由市财政、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代理银行签定委托协议书时明确。
  (九)诉讼费用的专用票据由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由同级财政部门向同级人民法院发放。
  三、诉讼费用的管理
  (十)各级人民法院依法收取的诉讼费缴入国库后,对于人民法院正常的经费需要,各级财政部门要在经费预算中妥善安排,给予保证,按月及时拨付,不能因经费不足而影响法院的正常办案。
  (十一)各级人民法院的经费需求,应按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编入法院部门预算,实行统一管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按定额标准编制预算,审判业务经费以及法庭建设、大型修缮、装备购置等业务开展必需的一次性项目,由同级财政部门充分考虑当地法院的情况,按各级人民法院履行职能的需要核定,确保正常需求的经费供给,支持和推动各级人民法院完成各项审判和执行等任务。各级人民法院应严格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预算批复执行。
  (十二)我市各级人民法院缴入市级国库的30%统筹部分的诉讼费用,由市财政统一管理。
凡属于市级统一实施的武器警械具等专用业务装备、服装、信息化网络建设及其他法庭和装备建设的经费纳入市级法院年度部门预算,由市高级人民法院向市财政上报预算计划,经批准后,由市高级人民法院按预算计划实施,并列入市级财政支出;凡属于区县人民法院实施的项目,纳入区县人民法院的年度部门预算,通过区县财政提出申请(区县法院在报送财政的同时抄报市高级人民法院),市财政商市高级人民法院,并结合财力状况审定后,由市财政通过专项指标方式下达到区县财政,列入区县财政支出,用于改善法院系统执法条件和补助特殊需要的法院的办案经费(此项目应首先保障中央政法补助专款规划中的资金和项目)。
  (十三)各级财政部门和人民法院应严格按照财政部和最高法院制定的法院业务经费开支范围(附件1)执行。
  (十四)各级财政部门和人民法院要加强经费管理,注重专项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考核管理。
  四、诉讼费的退资
  (十五)根据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需要,各级人民法院应建立备用金制度,专门用于支付应退还的诉讼费用支出。备用金额度由各级法院根据退费情况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后,由财政部门批复。
  (十六)各级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结束后,凡需退还诉讼费用的,于每年的2、5、8、11月的10日之前将前三个月已退还的诉讼费用认真审核汇总后,实事求是地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并附退库清单(附件2)。财政部门在接到法院上报的退库申请后,及时审定并办理退库手续,以保证法院工作正常开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