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之“圆”的艺术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之“圆”的艺术
中国古典舞是以戏曲舞蹈中华武术为主要基础,同时贯穿多元素吸收的原则上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圆的运动路线"是中国古典舞的主要审美特征,给观众以“圆润流畅曲折变化”的视觉感受。(中国古典舞动作多姿多彩,千变万化,但无论怎么变化都没有离开一个“圆”。从手臂形态到整体的舞姿造型,从动作形式到运动轨迹,都与“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圆”的审美
1、传统文化与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延续了5000 余年的伟大民族, 必定有一个在历史上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精神, 这个基本精神是这个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这个精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华精神”。它集中表现于《周易大传》中。在《周易》中, 乾坤两卦是总纲。乾乃天,坤乃地, 天地合一, 形为球体。天地包罗了万物, 其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最后万物又归天地。这种循环不止的现象把“圆”的本质特征体现的是淋漓尽致。所以我觉得“圆”是中国所有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中国古典舞“划圆的运动”中,我们看到了佛家“轮回。
也感受到儒家“致中和”的思想,还可以看到道家“万物负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观念)。当然,划圆运动更是集中体现了《周易》的思想,根据《周易》的思想及太极阴阳图的启发,中国人发明了太极拳。太极拳的动作轨迹基本上是循着圆和曲线进行的,中国古典舞虽然是一种与太极拳不同的运动,但其哲学依据却是一样的,它所体现的力的运动方式也是一致的,它们都属于一种内聚的力的表现。
2、“圆”的含义与体现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
什么是圆,“圆”是不多不少的, 圆满准确的, 而不是有棱有角的。圆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图形“圆”大多用来表示形状,其实“圆”的外延远大于此,圆与科学、人文以及生活具有广泛
再说我国古代的圆文化,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圆形思维模式,在道家、宋代理学家及许多文化形式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圆”式思维,“圆”还是汉族柔性精神的具体表象,这种思维一直影响到今天
学、电学、光学等的发展都离不开圆的推动。
()、圆与人文
以圆为善。圆具有均匀、对称、圆顺,不偏不倚、公正、公平、客观的品质。因此,以圆为善,这已经是人类的共识。
以圆为范。规矩成方圆,有方有圆,以圆为范,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天圆地方是中国传统思想。
以圆为美。西方数学哲学认为:“圆是最美的图形”,圆是美的化身,美的使者,以圆为贵,以圆为美,这也是人类的共识。形体以圆为美,椭圆、浑圆、锥、梨形、圆柱形等都是美的形体(举例:1、人体;2、如果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大家最突出的印象,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从史书中对武则天的描写我们可以断定,她正是凭着宽额头、丰脸颊、圆浑而重叠的颈部及富态形象赢得了“媚娘”的地位,从而为她进一步接近权力中心奠定了基础。再如,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更是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胖美人典范。这里的丰肥只:圆润、丰满。 
以圆寓理。圆为人类认识提供中介符号,圆为人的认识发展提
供认识背景。我国传统文化中,太极图是圆的,阴阳五行,日月星辰,纷纷人事,尽在其中。历史上,曾经以中原为圆心,皇权(独裁)为半径,形成闭关锁国的圆,由盛唐到晚清,中国一步一步走向衰弱现在我们以民心为圆心,民主为半径的圆是开放的圆、进步的圆、文明的圆。
圆既单薄又丰厚,圆既简单又深邃,圆既常见又陌生,圆既平凡又伟大。圆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圆”不但是中国古典舞之源, “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
舞蹈界都知道,作为启发下重创的一个体系中国古典舞脱胎于中国戏曲舞蹈。 “戏曲舞蹈是中国古典舞的流,不是源。”那其源又在哪里呢?
循着其独特审美特征,我们不难到其源,那就是:“圆”。
中国古典“圆”的形成之因,需要将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起来。
掀开中华史册,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中华民俗中崇尚的“中秋月圆”,古代话本、今日小说
中结局的“大团圆”,戏曲中讲究的“字正腔圆”,太极中由阴阳二鱼盈满闭合形成的外圆,以主体建筑为核心、以及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以圆为核心的诸多词语,如:圆满、圆润、圆通、圆顺、圆梦、圆房、破镜重圆、花好月圆等等,都从不同角度、诸多层面证实,“圆”已经渗透于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固有思维模式。可以说,“圆”在中国,在中华民族中,早已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思维模式,一种行为习惯,一种处事态度,一种生活方式,千百年来,“圆”一直影响华民族,影响着中华的人文历史
举例:红山文化中玉器中的动物造型,体现了中华民族一种原始的动物图腾。例如:“C形龙,是红山文化最典型的品种,华夏银行的标志就是取于红山文化的"C"形龙,再如良楮文化中的璧和琮…,璧的形状是外圆内圆,著名的成语“完璧归赵”讲的就是璧的故事。琮,形状是外方内圆…也正是“圆”的存在,才产生无穷无尽,千变万化的创作原动力,给人留下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圆”的美感。
三、中国舞蹈的“圆”文化
中国舞蹈艺术总体上呈现为一种“圆”的状态,这种“圆”包括了外部形式和内涵的审美原则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不同表现形式的舞蹈艺术离不开中国悠久的文化内涵。
1、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遵循的“圆”的运动轨迹,万变不离其“圆”的变幻规律,内里其实沉淀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尚“圆”心理,蕴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圆”的运动轨迹、变幻规律,其实都是民族思维方式的一种外化,其内核与中华民族千百年形成的独有思维模式、处世哲学、行为方式、生活习性,或者说对自然界的认识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2、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武学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尚自然、崇虚灵、重中定、用阴柔等特点,正是中国文化从汉唐的阳刚向宋元的阴柔转化的一种文化反映。这一文化反映体现了国学思想的向内追求和尚柔趣味。太极拳由一系列螺旋缠绕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呈圆形。从外观上看,太极拳全部是划圆的动作,与其他拳派迥异其趣。中国文化的向内探求的精神,比较集中的体现了中国独有的“太极”,而圆运动是太极拳法的精华所在。 
例如:云手顾名思义就是以天上的云变化多端的迅速和轻飘的美而命名。云手中的圆文化
从古典舞身韵和太极拳的云手得知,云手的运动轨迹都是在划 “圆”,古典舞的云手基本上是平面的圆而太极拳的云手是立圆。云手遵循了一切圆、圆弧曲线的运动规则,是以腰为轴,肢为轮,各个肢体都要围绕腰进行一系列圆和圆弧曲线运动,要做到圆中有圆,弧中有弧,大圆套小圆,大弧套小弧。要做好平圆、立圆、斜圆、反圆、同心圆、变心圆等一系列圆的运动。
3、戏曲
有人说,京剧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京剧的内容和形式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京剧的韵味儿完全是靠厚重的文化底蕴来支撑的。“京戏的全部舞蹈动作可以说无一不是圆的,昆曲也是这样;京戏在舞蹈动作方面继承了昆曲划圆圈的艺术,也是遵循了圆的运动轨迹, “使起身段来,是大圈儿套小圈儿,身段都有圈儿,使出来才会好看。
所有一切,正是京剧韵味儿的文化底蕴特别厚重的明证。所以,不懂得京剧,很难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不懂得中国文化,也很难真正了解京剧。
中国的舞蹈形态,历代中国水墨画上所描绘的仕女形象,汉画像上的舞俑,唐代墩煌壁画
中的舞姿到明清戏曲舞蹈的身段,乃至从当今的广场民间舞到舞台舞蹈,我们都可以看到“体如游龙、转似回波 ”的圆形态。中国舞蹈的这种“划圆艺术”的由来,可以说是中国人历时五千年沉积下来的审美特质。
、“圆”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呈现与“圆”之美
1、“圆”在古典舞中的呈现
动作连接划圆的轨迹表现在肢体的配合上,
舞蹈动作所行进的路线都是以一定的圆为主。以最简单的圆场来说, 脚下细腻而快速的圆场步, 而身体会向一侧略倾斜, 沿自己依据倾斜角度而设定的圆心作圆场, 走圆的路线, 所走的路径自然而然成为圆的形态。
中国舞蹈在圆的概念下, 不光是外部动作形态的连接, 内部的气息也是走圆, 百汇到丹田,丹田到会阴, 舞蹈的由来气也是圆流周转的。以气领形, 从内到外才能使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顺畅自然, 而不生硬滞凝。(手位动作示范)
2、“圆”之美
圆是一种古老的美学范畴, 在中国美学中渊源而深厚。而中国古典舞中的划圆艺术 更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在舞姿与动作中有了“圆”的迹象,我们就会感到一种独特的美, 因为它在舞姿中所体现的是饱满的也是完整的, 在动作中, 它的美可以照顾到各个方面, 给人的视觉感既是有分量的又是干净利落的。倘若动作与动作之间没有了联系、没有了圆, 它就会显得僵硬、空虚, 也就失去了其内在与外在的审美意义, 这种动作是没有美感的, 也是缺乏真实内容的。
从动态的轨迹上来看,圆在动作连接上是非静止, 非对称, 非平均, 非直线的流动状态。舞姿到舞姿之间都严格遵循了古典舞中“欲动式”(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呼先吸)以及“三圆”的运动规律。奥运会开幕式中的舞蹈《画卷》也运用了圆的技法,将古典舞与中国书法文化,扇文化融为一体,把舞乐,书画融为一体,无一不贯穿着“圆”的韵律。
    其实,圆”也是取之于生活的,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不断地划着,中国古典舞也将利用自身的艺术优势,为人类世界划出更大更美的圆 圆是中国古典舞的突出特征,有着“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三“圆”运动轨迹,差异的对立的方面,互相结合,互济不足,从而构成了高度协调,平稳,一致的整体。这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就是圆。
五|直线对圆的冲击
当西方芭蕾舞,现代舞等各种审美风格截然不同的训练体系和创作思维开始冲击影响我们民族的大舞蹈文化圈时,出现对“直线“的追求。在各类舞蹈创造中,我们看见大量动作在明显走“圆”的轨迹中并没有惯性的把始点作为终点,
而是突破圆满的规范定式,出现了直线型的动作。借助跳跃向上延伸,直线拉长,使古典舞减弱了那种黏在地上,自己向内寻答案的感觉;加强了舞蹈的空间感,情感能更强烈的释放出来,更容易对观众产生视觉冲击,产生共鸣,这种情感上的满足,也是时代赋予当下审美的特殊需求。
六、身体的专业条件、能力和素质
由于外形特点以及技术技巧的需要中国古典舞需要大幅度的软开能力(柔韧性)和全面的素质能力,同时所需要的不仅是软开度而且还要求具备力量,刚柔并济是中国古典舞素质能力需要的特点和训练上追求的目标。另外就是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底蕴。能诠释古典文化。
七、作品欣赏
1、《扇舞丹青》(表演者:乡村爱情王晓盟的扮演者)
《扇舞丹青》以中国书画为背景的这个舞蹈,是一部传统古典舞中融入现代舞气息的优秀作品,现场感强烈,令众有如身临其境之感。舞蹈开始时,一名少女手握一把扇子背对观众静静地站立着,只见她深吸一口气,带动手中扇子的几次提沉,好像是提笔前的沉思、酝酿,接着扇子变成了少女手中一只饱蘸墨汁的毛笔,只见少女凝神落笔……很快进入了挥毫的状态,时快时慢,时而拉长,时而顿挫,时而小处细描,时而大块渲染,手中的扇子时而是“笔”时而是“画”,最后连少女自己都融入画中,成为画到的一部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