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课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为基础,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导向,选择“历史如何重新走向统一”为核心问题,以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为两条主要线索展开教学活动。并且通过情境创设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
教学背景分析 | |||
(一)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从课标要求的行为动词来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属于识记层面,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属于理解层面,但后者的理解建立在前者的整体认知上,提醒教师在授课时重点关注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关系。本课内容相对庞杂,涉及到的朝代较多,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注意利用历史地图、时间轴等工具,帮助学生建构历史时空体系。 (二)教材分析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一课。上承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属于统一秩序崩溃后的重整时期,下启第二单元第6、7课隋唐时期的内容,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教材主要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合演变、经济发展、民族交融的情况。其中本课教学内容与本单元《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革新》存在着联系,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融,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包括“三国与西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三个子目的内容,其中第一子目与二、三子目之间以时间顺序划分,二、三子目则以政权所在的南北空间位置划分。第一目讲述了三国,西晋的政权更迭,以及在这一更迭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内迁、卷入内地的战争,中国历史再次进入分裂时期等内容。第二目叙述东晋政权的兴衰和南朝的政权更迭,“士族”社会阶层的形成,以及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民族的进一步交融。第三目概述了北方和西南地区的十六国政权,并详细介绍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民族交融方面的积极作用。教材内容时空跨度大,史实丰富,且行文历史脉络凸显不明晰,对教材内容的取舍与重整提出了要求。 (三)学情分析 已知: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在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交融”用五节课的篇幅学习,对这一时期的基本史实有所了解,如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等。 未知: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的了解更多集中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八王之乱、淝水之战等“点”的层面,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过程不清楚,对这一时期的南方开发和民族交融等史实缺乏深入的探究和思考,关于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之间的关系存在割裂的认识。因此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准确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大致过程是本课的基础。 想知:根据调研问卷,学生对南北朝具体政权的更迭较为陌生,对民族交融概念认识不清,同时对江南区域的开发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认识较为片面,在教学中应注意政权更迭时间轴的梳理以及完备江南区域的开发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补充史料以便于学生能够代入历史情境,对以上知识点产生情感的认同与逻辑上的认知。 能知:依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及自己对学生认知水平、知识体系的了解,高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且高一是高中是高中起始年级,师生间默契感仍在加强中,同学对教师以及教材的新鲜感使得他们上课能够保持一定时间段的注意力,通过教师的情景设置、问题导引,对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是如何由乱世走向统一的产生深层认知。 | |||
教学目标 | |||
1.总体目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使其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历史意义。 2.通过阅读历史地图与教科书内容,能够在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朝代更迭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运用示意图梳理该历史时期的朝代更迭情况,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能够运用记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料立足时空框架下论述民族交融的影响(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通过考古资料和文献史料互为印证等方式,提升史料实证意识。通过从《晋书》、《周书》、《魏书》等史书、《洛阳伽蓝记》以及考古文物等多种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理解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以及分析民族冲突的原因(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通过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史料,理解经济发展与统一之间的关系,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体悟历史的发展是由多方面因素合力构成的。阅读诗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及北魏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彩画漆屏风以及感悟北民南迁的情境,于小人物的视角感受时代特点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综合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的历史过程,辩证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的关系,梳理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弘扬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一)教学重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难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影响 | |||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 |||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史料、文字史料,板书归纳梳理知识框架。 (二)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历史课堂讨论教学法等。 | |||
板书设计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材料与文字材料,引领学生感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最突出的两个时代特点“乱”与“融”。 【教师活动】:检查课前预习任务——绘制朝代更迭示意图,引导学生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脉络。 | ·与教师同步梳理朝代更迭示意图。 | ·依托材料引入本课内容,激起学生学习欲望。明确时代特点与历史脉络,便于学生建立知识结构。 |
一、秩序崩溃:政权更迭 | (一)三国与西晋 【教师活动】以《蒿里行》诗歌导入东汉末年的乱世景象,讲述由三国至西晋的朝代更迭。 【教师设问】为什么西晋统一如此短暂? (二)东晋 【内容过渡】随着西晋的灭亡,刚刚统一的局面被再度打破,中国又重新陷入割据与混战的状态。西晋宗室和一些大家族东渡,建立了东晋,定都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资源呈现】 【材料一】(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第28页的历史纵横,概括东晋政治特点。 (三)十六国 【教师讲授】在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的许多游牧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先后出现的政权多达16个,合称为“十六国”。 (四)南朝与北朝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设问】大家注意观察ppt上的四张形势图,北朝和南朝的疆域分别有怎样的变化趋势? 【教师分析】整体而言,北朝的疆域逐步在扩大,南朝的疆域逐步在缩小。在宋的时代,南朝的疆域靠近黄河南岸,山东地区也属于疆界之内。后来,到齐的时代,疆域已经退到淮河一线。而到陈的时代,疆域已经退到长江一线,而且还失去了上游的四川等地。北方统一全国已经是大势所趋。杨坚最终统一了全国,在经历了长达近四百年的大分裂后,全国再次走向大一统。 | ·结合初中知识储备与预习内容思考西晋灭亡的原因。 ·分析材料、解读教材。 ·配合PPT上方的朝代更迭示意图识记朝代的更迭。 ·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黄河、长江为参照物观察南北朝疆域的变化趋势。 | ·通过学生较容易看懂的古诗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神入历史,感受时代乱象。 ·通过简单的地图对比,了解当时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的 特点。进而引导学生于第二子目更好地理解北方长期的混战在一 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各族之间相互学习,为局部 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学生从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指向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水平1与时空观念水平2。 |
二、统一重构:民族交融 | 【内容过渡】大一统秩序是如何重建的呢,我们进入第二子目“统一重构:民族融合”。 【资源呈现】 ——赵剑峰,邵中技.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J].中学历史教学,2018(11):8-10.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概念辨析。 (一)三国的民族交融与两晋时期的少数民族内迁 【资源呈现】 【材料一】东汉末年以来,各地封建军阀长期混战,中原地区人口大量死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及西晋统治者为补充兵源、发展生产,鼓励甚至强制少数民族内迁……晋武帝在位时,仅匈奴入塞者就有三十万左右。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 【教师设问】出于什么原因,少数民族进行内迁? 【内容过渡】我们在第一子目中学到,少数民族匈奴灭亡了西晋,导致大量流民南迁。西晋的流民在南迁的道路上会碰到怎样的景象? 【资源呈现】 【材料二】310年,整个黄河流域遭受大蝗灾,草茎树叶甚至牛马毛都被吃光,接着发生大瘟疫。在广大地区,饿死、疫死以及被杀死的人,“流尸满河,白骨蔽野”,不再似人间世界。 ——《晋书·食货志》,参考范文澜:《中国通史》 (第2册)改写 【材料三】 石勒过泗水,攸乃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日:"吾弟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其子朝弃而暮及。明日,攸系之于树而去。 ——《晋书》卷九十《邓攸传》 【教师活动】结合示意图,概要演示西晋末年北方流民南迁。 【教师设问】阅读材料二、三,感受北民南迁的环境情况,假设你是邓攸,在当时的情境下你会怎么做? 【资源呈现】 【材料四】自永嘉截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有九十万,占当时政府编户齐民五百四十万的六分之一。……换言之,亦即晋永嘉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至南方。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教师活动】补充材料四,用数据总结北民南迁的规模,引出北民南迁的历史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东晋与南朝时期江南区域的开发(经济上的民族交融) 【资源呈现】 【材料五】至于元嘉(南朝宋文帝年号)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孔季恭传》 【教师设问】结合课本阅读材料,江南区域开发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 【教师设问】《宋书》作为南朝史书提出了“北方不能与南方相比”的论断,那么,北方的经济具体呈现出何种状态?如果想了解北方经济,我们还需要搜集何种史料证据? 【资源呈现】 【资源呈现】 【材料六】 “南贫北富”的局面在东晋建国至陈亡(公元317-589年)将近三百年内逐渐转变。 ——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六】 蛮左 ……聚散无恒 , 不营农业 。 (郭) 彦劝以耕稼 , 禁共游猎。民皆务本 , 家有余粮 。 ——《周书•郭彦传》 【材料七】傍南山 (指汉川以南) 杂有僚户 , 富室者颇参夏人为婚 , 衣服居处言语 , 殆与华不别。 ——《隋书•地理志》 【教师设问】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概括江南区域的开发带来了什么影响? (四)十六国与北朝时期走向交融互鉴 【资源呈现】 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 【材料八】在汉晋华夏帝国旧壤建立的“五胡十六国”政权,随着政治体规模的扩大,普遍袭用两汉魏晋的官僚制度来组织政府,运用华夏式的礼乐制度来进行各种仪式,在论证政权的合法性时,也利用华夏原有的符号系统如祥瑞、图谶、德运等等……可以说这些政权都是采用了汉晋政治文化的帝国…… ——胡鸿《十六国的华夏化——“史相”与“史实”之间》 【教师设问】从表格和材料中可以看出十六国的政治具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概括出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族之间呈现民族交融。这时虽然出现民族交融,但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依然有着比较尖锐的矛盾。 【资源呈现】 【材料九】(苻坚)引臣会议,曰:“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 ,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 ——《晋书》 【材料十】(苻) 融泣曰:“吴之不可伐昭然,虚劳大举,必无功而反。臣之所忧,非此而已。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诸畿甸,旧人族类,斥徙遐方。今倾国而去,如有风尘之变者,其如宗庙何!” ——《晋书》 【教师设问】阅读材料九,分析苻坚为何要出兵讨伐 东晋? 【教师设问】“未宾王化”体现了苻坚怎样的心态? 【教师设问】苻融为何反对出兵东晋?他的担心反映 出什么深层问题? 【教师总结】最终,一场淝水之战就摧毁了貌似强大的前秦王朝,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乱之中。 【内容过渡】 【教师讲授】那么我们把目光再放到南方的刘宋,在元嘉统一天下的之治的繁荣下,刘宋能够完成统一天下的使命吗?辛弃疾的这首词当中已经告诉我们答案,“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是刘裕小时候的名字,因为他曾经寄养在她的姨母家,所以称为寄奴。词中描绘了当年刘裕在建立刘宋政权之前,曾经多次北伐,他征服了南燕,后来又攻克了长安,征服了后秦,因此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描写。到了刘义隆时,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黄河南岸附近。但很可惜刘义隆也曾经两次北伐,但是都失败而归,本想饮马黄河的,却使疆域退到了淮水一线,“赢得仓皇北顾”。元嘉之治繁荣至此却在统一这件事上失败了,刘义隆是败给了谁呢?正是败给了当时强大的北魏政权。 【资源呈现】 【教师设问】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教师设问】孝子郭巨画像的服饰有什么区别? 【资源呈现】 【材料十一】(北魏后期)稻谷亩产量一般在4斛左右,若精心耕作,可达10斛,大大超出了汉代平均亩产3斛的水平。……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冶铁业也大有发展……酿酒业,制瓷业以及其他供城市消费的手工业,从业人数增加很快。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十二】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庆之因此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竞相模楷。 ——《洛阳伽蓝记》 【材料十三】材料十三: 孝文帝诏曰:“卿便至被(南朝),勿存彼我……不早当晚,会是朕物。” ——《魏书》 【教师设问】结合课本内容,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资源呈现】 【教师讲述】老师继续用之前出示过的北魏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彩画漆屏风来展示,一座胡汉贵族合葬墓中的汉人故事,却融汇了鲜卑特的艺术风格,这既体现了鲜卑民族对汉文化的尊崇,也有汉文化对鲜卑文化的吸收,反映出胡汉之间“双向互动”和“文化互鉴”的与文化格局。 | ·跟随教师讲解,对民族交融产生概念性认识 ·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概括少数民族内迁原因。 ·结合教师讲述感受社会大环境,设身感受古人的处境,感受流民为了躲避乱世渴望生存下生存艰难和生离死别的痛苦。 ·分组解读材料,概括江南区域开发的原因和表现。 ·思考问题,感悟利用考古资料,可以完善文献中对此时期经济特征的叙述。 ·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结合课本认识到江南区域的开发带来了南北经济差异缩小,同时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这些都为统一提供了条件。 ·从表格和提取信息,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普遍采取中原模式的国号。从材料中提取核心观点,内迁的少数民族政权逐渐认同接受了汉族的政治模式。 ·结合课本阅读材料,思考问题,了解前秦统一北方国力发展的史实。在解读“未宾王化”的过程中感受少数民族统治者对大一统的渴望。从符融对“鲜卑、羌、羯,布诸畿甸”的担忧中感悟民族矛盾依然是横亘在统一面前的一个巨大障碍。 ·在教师引导下从平城和洛阳的地理位置,以及民族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探究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结合课本内容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结合课本阅读材料,认识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观察实物史料,出屏风中反映汉族文化的内容,如屏风故事取材于西汉刘向《列女传》中“汉成帝与班婕妤”典故与汉服;以及反映鲜卑族文化的内容,如胡服。 | ·帮助学生进一步厘清概念,有助于民族交融的发展历程的理解。 ·通过材料将学生带到特定的时空范围,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引用课本“西晋颁给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印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神入历史,对西晋末年的民族矛盾产生感性认知。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通过组织运用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江南区域的开发提出自己的解释,引导学生在历史叙述中将江南区域开发的史实与历史解释相结合,指向史料实证水平2与历史解释水平2。 · 强化学生的“史料证据意识”,考古资料和文献史料互为印证的价值,并体会文献史料的主观性与考古资料的客观性,从而提升史料运用能力。知道证据在历史论证中的价值;运用思辨方式,判断史料得以作为证据的适当性;能够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对所研究问题进行互证。指向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水平3与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水平3。 ·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统一之间的关系,理解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体悟历史的发展是由多方面因素合力构成的。本环节指向唯物史观核心素养水平1、2。 ·深化学生对民族交融的进一步认知。 ·借助史料帮助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过程建立起立体的认知。 ·回扣核心问题“历史如何走向统一”,选用学生语文学习中熟习的古诗为材料,于鲜活历史人物着手让学生体悟历史的温情。 ·通过阅读直观的图片史料加深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印象。 选取考古文物,学者观点,古籍中南朝使者陈庆之的游记,以及北魏孝文帝的诏书多种类型的史料,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利用史料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作出更全面、丰富的历史解释,指向历史解释水平3。 ·从宏观时代的微小人物出发,于细节处理解时代特征,加深学生对当时民族交融格局的印象。 |
课堂小结 | 【教师活动】根据板书归纳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南北对峙的"乱世”,但是乱世中却蕴含着诸多积极的因素。政权更迭是民族交融的一种极端表现,而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民族交融更多地表现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与经济模式改变。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复杂的,甚至是反复的,但是总体趋势不会改变。最终,经济与文化的趋同也为新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设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何作用? 【资源呈现】 【教师总结】从北朝那个“历史出口”,既走出了一个因民族融合而生气勃勃的新生中华民族,同时也迎来了一个更强大完善的专制集权体制,通向了重振的隋唐大帝国。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那么隋唐新局是如何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力量积蓄中发展的,我们下一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起揭晓答案。 | ·回顾所学,总结思考。 | ·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体悟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相辅相成的关系,思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历史推进作用,涵养家国情怀,升华本课内涵。 |
教学反思 | |||
1.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出发,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并基于“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环节。本课紧承初中教材相关内容及高中已学习的部分相关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逻辑紧密的阐述,更加突出整体意识,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2.立足课程标准,关注学习聚焦,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以“历史如何重新走向统一”为核心问题串联起第一子目“秩序崩溃:政权更迭”与“统一重构:民族交融”,以朝代更迭为两个子目的授课顺序,帮助学生厘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迭脉络,揭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的内在逻辑联系,将课程标准落实到教学之中。 3、本课突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理念,紧扣历史学科学科育人价值,注重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在唯物史观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角度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意义,在历史事件的意义分析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推进是多方面合力的作用。在时空观念方面,本课以教师串联朝代更迭的授课顺序为主,朝代更迭示意图以及时间轴为辅,在整体时代背景下讲解特定史事的时空联系,帮助学生梳理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历史解释是史料实证的外在呈现,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表达都具有要求,是学生形成正确历史观的基本能力要求。教师选用多种类型的史料引导学生进行解读,在对史料的解释的过程中贯穿核心素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活动中设置相关探究环节贯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家国情怀方面,本课通过创设情境或从历史人物入手,于细微处引导学生梳理正确的民族观和文化观,弘扬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4、本课知识点较多,内容庞杂,在实际教学的时间安排上需进一步设计。三国两晋南北时期的相关史实学生容易受到电视剧、小说等文艺作品的误导,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规正。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