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993232_电影的建构与日常性经验的消逝——《花束般的恋爱》评析_百...
2022
在2022年情人节,一档引自日本的爱情片刷新了同档期爱情片的评分纪录与观众口碑,这档由知名编剧与导演“强强联手”的作品便是《花束般的恋爱》(土井裕泰,2022)。尽管在宣传策略上强调恋爱如花束般新鲜美好,但这部影片的内容却并不如宣传海报上所写“像期待春天的花束一样期待你”,相反,这是一部在展现爱情之美的同时掺杂了诸多生活无奈的影片,男女主人公在快速确定恋爱关系后便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爱情长跑,最终在无可奈何的不舍和徒劳中宣告分手。《花束般的恋爱》突出了都市男女细碎零散、转瞬即逝的内心感受,以碎片化的“小情绪”抒写出两个极度相似的人的生活状态,并在对日常恋爱的描写中揭开了后现代日常表象下的情感经验与生存境况。一、真实感塑造:日常经验的集合《花束般的恋爱》讲述了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山音麦和八谷绢由相爱到分手的爱情故事。两人由错过末班电车开始,在深夜咖啡馆通过聊天发现彼此爱好一致,奇迹般地坠入爱河;两人在毕业后一边同居一边工作,最大的目标就是维持这样简单平淡的日常。但生活与工作的压力逐渐让二人的感情出现分歧,山音麦进入等级森严的日式公司后作为新人终日忙碌,而工作压力相对较小的八谷娟则依然独自保持着当初的爱好。时间流逝,感到爱情不再的两人终于心照
不宣地决定与对方分手。影片建构上最为动人心弦之处,便是没有描述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情感矛盾,也没有出现远离普通人生活体验的情节,却将目光所及落在一粥一饭上,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既写出了情感萌发时的欢快动人,又将一份真挚情感的磋磨刻画得真切细腻、引起共鸣。演员满岛光(Mitsu
shima Hikari)评价他的作品“描写的都是可怜、寂寞又痛苦的人们,台词中有非常多贴近他们的痛苦的暖心话语,努力生活的人一定会喜欢他的电视剧。”[1]不可否认,《花束般的恋爱》中细腻的心理刻画与情感描写在文化根源上呼应着《源氏物语》以来日本叙事作品中特有的、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细腻心理书写的做法。这种“物语”风格的叙事既美又悲,浮现出对生活的敬意
与无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日本文化的底。但
赋予《花束般的恋爱》中的角真实感的,却是其中各
种琐碎日常经验的集合。
《花束般的恋爱》的编剧是以日常恋爱题材著称
的日本顶级编剧坂元裕二(Yuzi Sakamoto)。近年来,他编剧的《四重奏》(土井裕泰、金子文纪、坪井敏雄,2017),《最完美的离婚》(宫本理江子、并木道子、加藤裕将,2013)及其“特别篇”(并木道子,2014),《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中江和仁、池田千寻、泷悠辅,2021)在日本乃至亚洲都是颇具影响力的爱情作品,对人情世故与日常场景深刻而独到的体察构
【作者简介】  高 翼,男,江苏常州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文理学部讲师;
        杨 会,女,江苏盐城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学院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电影艺术与技术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2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中华美育精神的传承与实践研究”(编号:C2022226)阶段性成果;2020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阶段性成果。高 翼  杨 会
电影的建构与日常性经验的消逝
——《花束般的恋爱》评析
CRITICISM  ON  FILMS电影评论成了这些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坂元裕二的剧作中,
人物在对话过程中总是毫无征兆地以生活中最为常
见甚至琐碎的物品进行比喻。《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
前夫》中,女主人公的两位前夫在言语中展开争锋,二
前夫对三前夫说:“最终还不是跟你离婚了。无论是前
天腐烂的鸡蛋,还是昨天腐烂的鸡蛋,都是腐烂的鸡
蛋。”这段话充满生活中的小小挫折,都是需要细心观
察体悟才能记住的生活细节,即便是并不友好的言语
机锋也让观众不禁会心一笑。在《最完美的离婚》里,
已经离婚的结夏向前夫的奶奶道歉,奶奶却突然以罐
头打比方,说罐头是1810年发明出来的,可是开罐器却
在1858年才发明出来:“很奇怪吧,可是有时候就是这
样,重要的东西也会迟来一步。”这样毫无关系的两者
被拿来讲述道理,乍听之下是用现实物品随便进行的
举例,但仔细一想又不无道理。《花束般的恋爱》中男
女主人公都无法理解剪刀石头布中“充满矛盾”的规
则——他们默契地认为人生不合逻辑;廉租公寓的信
箱里却有高档公寓的广告,也是非常可笑;还有“吃烤
肉会在毛衣上留下味道”的微妙不适感觉等。在粗心
或一般豁达的人看来并没有什么,但这正是编剧坂元
裕二特有的风格之一:这些细微到无人在意,甚至主
人公也认为“不足为外人道”的内心感受却构成了影
片塑造人物的重要方式。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并非通过
某些具有标识性的事件或重要的行动展现,亦非从开
始就具有明显结果的行动来赋予生活意义。《花束般
2022年情人节是哪天的恋爱》中的真实感,正是依赖这些生活场景中司空
见惯、“可有可无”的独白构成的。这些描述日常感受
的桥段把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建立在生活内部,也正是
日本世情小说及电影吸引人之处。
这些源自日常经验的“金句”常常会在影片后面某处进行解构性的再度利用,不仅达成了一种“人生无
常”的现世感,而且将被各种理性话语压抑已久的个
体价值立场及日常经验重新摆放在主题与本质的位
置。《花束般的恋爱》中,男女主人公作为刚结束学生
生活、进入社会的年轻人,遭到了父母早点去工作
的劝诫。打扮得体的丈母娘劝男主人公:“进入社会
就像泡浴缸,一开始不想进去,进去了就会觉得很舒
服。”这句话由看起来社会经验丰富的丈母娘说出来,
看似十分有道理,但就在影片稍后,山音麦的前辈就因酒醉泡浴缸猝死。此时的山音麦正深陷“新人”身
份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中,由此看来丈母娘的人生经验也并非完全正确。编剧坂元裕二抓住两人的情感关系在不断流逝的时间中逐渐发生变化作为组织故事的重心,在他看来这样的恋爱的日常就是生活本身。“我想要将岁月不断变化、时间不停流逝这一点直接转化为人物的感情变化,用这一点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比起定时爆炸等突发事件来说,恋爱更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而且它存在于每个人的记忆当中。因此,如果登场人物富有魅力,那只要细腻地刻画出他们的日常生活,肯定就会让很多观众产生共鸣,获得他们的认可。”[2]这样的“日常系”的刻画方式并没有与宏大叙事具有的历史主题相结合,其内容的真实性却能与观众的生活体验产生强大的共鸣共振。男女主角先后毕业、自信满满地上班却屡遭打击、在下班后一起去餐厅吃饭、在面见对方父母时谨慎小心等内容,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情绪之间几乎没有任何障壁。
坂元裕二这位在23岁就写下了《东京爱情故事》(永山耕三、本间欧彦,1991)的剧作家并非只会写爱情故事。他涉猎广泛,在创作了《西游记》《我的野蛮女友》等改编剧剧本之余,还以“社会派”编剧的身份参与《我们的教科书》(河毛俊作,叶山浩树,西坂瑞城,2007)、《女人》(水田伸生,2013)、《母亲》(水田伸生、长沼诚,2020)等现实问题剧的剧本创作。这些现实问题剧的内容涉及校园霸凌导致的女中学生自杀、家庭单位中的儿童虐待、单身母亲抚养孩子的压力等现实问题。无论选择何种题材,对现实的关照都是坂元裕二关注的重点。在爱情剧《最完美的离婚》与《追忆潸然》(并木道子、石井祐介、高野舞,2016)中,坂元裕二还加入了有关日本大地震的情节。尽管作
品题材虽不尽相同,这些爱情或社会主题的作品中却都形成了一种贯穿始终的独特的“坂元裕二”风格。[3]虽说《花束般的恋爱》中有很多社会性的话题,但如今的坂元裕二已经不会直白地告诉观众哪些内容是相对沉重的“社会派”,哪些又是局限在爱情主题中、可以令人开怀大笑。即使单纯描述山音麦和八谷绢之间的恋情,他也让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元素撒落其间,在编剧创作中尽量平衡着“日常”与“非日常”的关系。例如《花束般的恋爱》中,公司前辈的意外死亡让山
2022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海报音麦深感悲伤并怀念,而八谷娟因知晓学长在醉酒后
对女性恶劣的骚扰行为,因此并没有表现得格外悲
伤。这一错位的理解加剧了两人之间的隔阂。观众再
一次看到,生活元素和社会元素在坂元的笔下如此水
融、难解难分。即便是在两个人的恋情中也有社
会因素在起作用,两个人的恋情也对社会发挥着某种
作用。日常经验是当下时代中普遍存在的东西,因此
必然和时代一起发生变化;每段感情、每个角都不
可避免地要在社会中遇到普遍的障碍。《花束般的恋
爱》描述的正是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二、情感探讨:原子化的生存困境
对于人生来说,比起“结婚”,“离婚”是更加复杂
的主题,关于这一主题的创作也更加困难。一般的纯
爱类影片往往将青年男女克服障碍最终走入婚姻殿
堂为描写对象,《最完美的离婚》的编剧与导演这对
搭档却坚持描述爱情消失之后、陷入纠纷之中的两个
人不得不共同面对的一件事。但从2013年的《最完美
的离婚》到2017年的《四重奏》,再到2021年的《大豆
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坂元裕二与土井裕泰这对组
合多年来一直创作关于“离婚”的影片。《花束般的恋
爱》也是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展开了对恋爱故事的描
绘,男女主角之间明明默契十足却不得不分开。即使在
再次遇见的时候,两个人依然像当初相遇时那样不约
而同地背对着彼此挥手再见,他们之间的默契从来没
有变过,只是爱情的激情已经不在了。在催人泪下之
外,《花束般的恋爱》带给了观众更多思考:这段堪称
“天作之合”的感情为何会“无疾而终”。
影片从山音麦和八谷绢分别和伴侣讨论是否可以
通过一对耳机分享同一首歌曲开始,他们认为立体声
声道的歌曲像恋爱一样是完整的、不能分享的。导演
用了中景镜头的正反打分别拍摄了两组对话中男女主
角在自己伴侣前的发言;然后景别逐渐缩小到近景,
并以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方式突出两个陌生人之间的
默契感与冥冥之中的联系;最后在全景镜头中表现二
人忽然同时站起来并注意到了对方,尴尬之下又分别
坐了回去。几天后两人又因为错过末班车重逢,他们
素昧平生却神奇地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经历:都在餐厅认出了日本动画大师押井守;都喜欢读同一批诗人和作家的书,书里夹着电影票根;两个人穿的鞋子是同款等等。这两个21岁的年轻人在同一个城市中萍水相逢,相同的爱好让他们很快成为对方眼中独一无二的有趣的人。理所当然的美好开端会让山音麦和八谷绢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并就此开始了长达5年的恋爱。在《花束般的恋爱》的情感关系中,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共同喜欢的作家、游戏、私藏爱好,对这个世界莫名其妙准则的费解,对生活浪漫主义的遐想与追求所维系的。二人以相似的生活方式在理性社会中重设了感性的生存价值,并自觉地将对方的生存镜像作为自己的观照领域。换言之,与其说两人的相爱是被对方身上的特质所吸引,不如说是被对方与自己的共同点所吸引。
山音麦和八谷绢爱上
CRITICISM  ON  FILMS
论的与其说是对方,不如说是另一个自己;两人的交往也
只是基于对方与自己的相似性实现的。从生活习惯到
艺术品位过于一致的爱好,以及爱好几乎完全一致的
两人奇迹般地偶然相遇,反而是影片中最“非日常”的
戏剧化部分。它映照出的并非爱情,而是原子化的生
存境况中都市男女在感情方面的一种顾影自怜的自恋
感。“浪漫的爱情,在现代意义上,是一种将(或希望
将)两个漂泊的人联结起来的关系。友谊、团结共同利
益可以把人们联结起来,但人们往依够经验和共同利
益也那样做。人们通常都有经验基础,但是爱记得开
端和起源,最重要的是交往之前的经历,正是这种经
历使爱情在现代具有特殊的意义。”[4]不言自明的默契保持了与他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又保证了交流沟
通的高效率。在疏远的人际间关系与强调自我个性的夹缝间,与一个和自己兴趣爱好几乎完全一致的人相爱是原子化社会中新的理想的感情。因此两人的感情在生
活方式与兴趣爱好出现分歧之后也岌岌可危。两人本
就不够稳固的爱情就是在诸如此类的小事中逐渐失落
的。在发现自身原来并非独一无二的个体之后,原子
化的原本样貌暴露出来,虚无感重新成为主人公的生存经验。原本可以作为身份塑造资源的爱好无人分享亦无人认可,自己也无法凭借这些爱好获得社会上他人的尊重。在同质化的等级社会中,生活与工作的压力层层累加下来,最终导致了这场很大程度上由“兴趣”维系的关系的失效。三、后现代日常生活中“真实感”的消逝与中国青少年观众占据主要影视受众体的现状不同,近年来由于受到少子化趋势与工作压力的影响,日本电视剧与电影的观众主体正在逐渐变成中年人与老年人。这些年龄偏高的观众对描写复杂的人类内心
的题材会渐渐丧失了兴趣,在审美趋向上更喜欢单纯
的事物。在这样背景下,纯爱主题的影视作品取代了解
决案件和拯救生命的刑事主题和医疗主题,重新成了
影视剧中的“新主流”。[5]这种表述立场中的个体趣味和此岸性诉求偏离了宏大叙事中的意识形态化表述,然而与30年前的《东京爱情故事》不同,这批作品讲述的已经并非努力的男性与充满魅力的女性“珠联璧合”的超验价值形态,而是一种在丧失了“真实感”
之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2022
后如两朵浮萍般的短暂相遇。《花束般的恋爱》等作品在配合中老年观众对纯爱题材需求的同时,也着力呈现出浪漫爱情背后日常感触的“不真实”一面。[6]在表演与台词的层面,影片中有大量男女主人公的独白。八谷绢曾说她只有在某些事情上才是“真实”的,例如吐司掉在地上一定是在抹过黄油之后;而抹过黄油的那一面又必定贴在地板上;山音麦则由于偶然间被全景地图拍了下来,由此莫名其妙地受到了朋友们的欢迎,由此感到十分兴奋,还请所有人吃了饭——在此之后则是一种他自称为“燃烧殆尽症候”的疲倦与无力状态。在较为体面的都市生活与难以挑剔的礼仪之后,男女主人公实际上处于对一切事
情都无欲无求,基本不会感到兴奋的“不真实”状态中。在影像的层面,山音麦开口表白的场景尤其具有
症候性:这组正反打近景的对话镜头采用极小的景深拍摄,两人举着手机正对着桌上的巧克力巴菲,手机画面中的对方与巴菲都是清晰的,而手机外的对方则是模糊的;直到八谷绢答应山音麦的告白后,焦点从手机中人物的虚像转移到了真实人物的面部上;在下一个更近的镜头中,山音麦的面部也有了实焦。在虚实转换间,人物的真心在手机的“虚像”或“伪装”中保持着颇具距离感的暧昧状态。摄影镜头展示出了“在对话中绝对无法产生的交流”与“命定或不明所以的
操弄中”传达出真心的偶然状态。在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的后现代都市与日渐零散扁平的后现代文化中,人类多方面的欲望不断被压缩和压抑,取而代之的是针对特定对象的单纯渴望,或被称为“动物化”的欲望。《花束般的恋爱》中的新一代青年男女放弃了强调个性的自我意识,也不再渴望创造社会关系,而是刻意通过对电影、音乐、小说等内容的喜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空间。
结语
《花束般的恋爱》展示了一种由共同爱好而起,在时间中逐渐改变的爱情故事。情感的偶然性连接在重复的日常变化中发生,多重巧合却也揭示出这段恋爱的戏剧性。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生活在原子化的都市中,对彼此的情感需求已然不再是奋斗一代对“真爱”的追寻,而是一种不需要他者也能被满足的“动物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