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右图是我国发行的纪念邮票,它纪念的重大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革命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片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邮票所展示的是一艘船,1921年7月中共“一大”先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2.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中共“三大”的召开
解析:选C。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D.揭开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
解析:选B。在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失败后率部队转入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4.(2012·湖南衡阳高一月考)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这里”指的是( )
A.江西瑞金 B.陕西延安
C.贵州遵义 D.甘肃会宁
解析:选C。注意题中信息:“193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方针路线问题。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
材料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立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解析:本题以诗歌形式考查近代中国发生的社会巨变,要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回答相关历史问题,材料出处是关键信息点。
答案: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以夺取城市为目标。道路选择要符合国情,要实事求是。
一、选择题
1.(2012·江苏南京月考)在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两位人物影响最大,其中有一位被称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此人是( )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大钊 D.
解析:选C。注意题中要求“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1918年,李大钊第一次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对“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
D.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其最终目标
解析:选C。武装斗争的方式早在以前就有了,并非中共的首创。故不能称之为“新”,其它几项是以前中国的“政党组织”所不具备的。
3.(2012·河北沧州高一月考)“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解析:选A。通过材料中的“20世纪60年代”和“40年前”判断时间应是20世纪20年代,再从材料中“恩铭”可知是邓恩铭(王尽美、邓恩铭是参加中共“一大”的山东代表),两个有效信息联系起来可判断是中共“一大”。
4.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巴黎公社革命
解析:选A。本题通过一段誓词来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誓词中的关键词语“土匪军阀”、“帝国主义”,说明了革命要反帝反封建。另一方面提到总理遗命,说明这应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件。五四运动、巴黎公社革命与材料无关。因而正确答案选A。
5.
右边的漫画是1929年漫画家黄文农创作的《大权20大召开几天(拳)在握》,作为大权在握的措施中,发生在1927年的是( )
A.“四一二”
B.“七一五”
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图中所示人物为蒋介石,B项是汪精卫发动的;C项发生于1926年7月;D项是领导的。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后,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6.“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八七会议”
解析:选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共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端。
7.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
解析:选D。题干中所说的“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指红军主力从南方转向陕北的军事行动,这一行动在历史上称为长征。
8.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因为( )
A.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时调整斗争策略
B.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重大问题,政治上走向成熟
C.提出“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解析:选A。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出发,以团结抗日为大局,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请回答:
(1)结合相关历史背景,概括三幅图片反映的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程。
(2)这一历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解析:第(1)问要结合史实,理清基本线索,针对中共探索革命道路的问题思考。第(2)问具有开放性,主要从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曲折艰难等角度思考。
答案:(1)历程: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总结教训,开展武装斗争,但夺取城市为目标的工农武装起义受到挫折。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井冈山道路,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受“左”倾错误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在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说明问题:必须依据中国国情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是经过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经艰难曲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