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2016·菏泽期末]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不少报纸全文转载。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这表明当时( )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答案 B
解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有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出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这并不是“百花齐放”,故A项错误;题目中老同志的思想仍然是“左”的表现,这
说明人们当时还没有真正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故B项正确;这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故C项错误;“两个凡是”的思想还没有真正消除,故D项错误。
2.[2017·周口期末]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浑身雪白,绒毛轻柔;另一只猫乌黑透亮。这是1984年由人称江南猫王的老画家陈莲涛特意为画的。图中有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理论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A.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答案 D
解析 “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体现了实事求是,故选D项,排除A、B、C三项。
3.[2017·连云港期末]“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制定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 )
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
B.中国长期落后的现实局面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示范
D.人们迫切脱贫致富的愿望
答案 A
解析 这一政策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先富和共富的问题,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太大,迅速实现共同富裕不现实,制定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4.1992年2月10日,参观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时,风趣地说:“这台机器姓‘社’还是姓‘资’?”这句话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要防止西方资本主义的腐蚀和渗透
B.要坚持生产力标准
C.要独立自主依靠自己的力量抓工业
D.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
答案 B
解析 的意思是机器是无法区分姓“社”还是姓“资”的,只要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应该为我所用。故选B。
5.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理论
B.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
答案 A
解析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故A项正确。
6.[2016·江苏模拟]“为人民服务”;“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理解三位伟人的话语所蕴含的本质特征。A项只符合的谈话;C项是对三大理论形成过程的描述,与材料无关;D项是三大理论成果的内在联系;“为人民服务”“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执政为民”都体现了把人民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故B项正确。
7.同志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社会主义。”能够支撑这个观点的材料是( )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③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④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论的相关内容。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决策,逐渐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形成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故选B项。
8.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1992年春天发表的“南方谈话”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概括,而1978年秋天发表的“北方谈话”则是重要的破题。对于这两次谈话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南方谈话前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关键期
B.“南巡”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到了突破口
C.“南巡”是从地方、从社会寻动力的典范
D.两次“谈话”的理论概括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20大召开几天答案 D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北方谈话”中,较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关键命题,实现了破题。当然,此时的概括与“南方谈话”的概括相比,存在着显著区别。从“北方谈话”到“南方谈话”,社会主义本质论逐渐形成,故D项说法不正确。
9.[2016·贵阳一模]《时代》记载:“1978年,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最具远见的是( )
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
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
答案 B
解析 材料仅涉及对外开放,不能体现对内改革问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对华投资”“购买技术”“获得经验”能体现中国积极利用外国资金、技术、经验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同时,根据材料“允许市场逐步发育”“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可知,积极主张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故B项正确;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与中美正式建交没有必然的关系,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是解决港澳台的问题,而非对外开放的问题,故D项错误。
10.[2017·天津和平模拟]现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先后打破“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每一次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下列与打破“计划经济崇拜”相关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答案 C
解析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束缚,打破了个人崇拜,与问题中打破“计划经济崇拜”不符,故A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指导思想,没有涉及打破计划经济的内容,故B项错误;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先后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错误认识,打破了“计划经济崇拜”,故C项正确;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所有制崇拜”,与材料中打破“计划经济崇拜”不符,故D项错误。
11.史学界对中共某次会议评价道,“这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实现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突破”,“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对该会议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基本国情:生产力不发达,商品经济落后
B.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 B
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可知该会议是中共十三大。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故选B项。
12.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90年代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本质问题”,以上措施都是针对国情和具体情况制定的正确政策,都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故选D项。A项与开创的革命道路不符;B项说法错误;C项强调了伟人的作用,并非反映的本质问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1985年《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不存在根本矛盾》
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吗?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
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1987年《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1990年《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材料四 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部署、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的报告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材料三对此又有何发展?这一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2)据以上材料指出,上述言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材料四讲话中的“它”是指什么思想理论?强调的这一思想理论具有什么历史地位?
答案 (1)基本思想:否定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是否是社会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