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栋大棚杨梅标准化促早栽培技术
陈新炉,胡佳卉,张启
(浙江省兰溪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321100
)
通过多年探索,总结了兰溪市连栋大棚杨梅促早栽培技术规范,包括建棚、建园、温湿度管理、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整形
修剪、防风雪危害、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等技术,为浙江省设施杨梅发展提供关键生产技术
。
连栋大棚;杨梅;标准化;栽培
果,改变杨梅生产的物候期,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一种
生产技术。
1.2坡地连栋钢架大棚
坡度大于15°山地杨梅园大棚,主材采用热浸镀锌圆形钢管,棚体骨架通过连接紧固件固定,覆盖塑料薄膜,形成杨梅保温避雨的独立棚体。1.3标准连栋钢架大棚
坡度小于15°的缓坡地或平地,采用T/ZJNJ 农用连栋钢架大棚设施技术规范建设的杨梅园大棚。1.4主立柱
建设钢架大棚主体骨架支柱的主要材料,管径55mm 、壁厚2mm 、长6m 的热浸镀锌圆形钢管。1.5边立柱
兰溪是中国杨梅之乡,是浙江省中西部最大杨梅杨梅怎么保存能放时间长一点
主产区,2019年栽培面积466.67hm 2,产值3.9亿元。由于成熟期受梅雨影响大,保鲜贮运困难,经
济效益不高。大棚促早栽培既可提早成熟,延长采摘期,减轻集中销售压力,又能提高果农经济效益,被列为浙江省五大主推技术之一。兰溪大棚杨梅促早栽培技术推广面积67hm 2,占浙江省大棚促早栽培面积的80%,成熟期比露天提早11~14d ,采摘期延长15d 以上,667m 2产值4~5万元,经济效益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术语和定义
1.1连栋大棚杨梅生产技术
利用薄膜大棚或其他材料,通过改变或控制杨梅生长发育的局部环境条件,人工调控杨梅的生长和结
4.1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梅州市脐橙无病毒苗木的繁育技术与应用推广实施“科研+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户”的合作方式,由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提供无病毒种苗和栽培技术,由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及种植专业户定点种植,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带动、种植户积极参与”的形式,大力推广脐橙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无病毒苗木种植规模。4.2完善推广栽培技术
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是加强农户和消费者对无病毒苗木认知的有效途径。采用现场观摩会、科技特派
员、百专家联系百企业等多种形式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对县、镇、村、种植户四级技术人员开展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帮助种植户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使广大农民提高对脐橙无病毒苗木的认知水平和种植积极性。大力倡导种植户增施有机肥,不施或合理少施化肥,注意微量元素的配搭,要求种植户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使用农药,引导柚农增强质量、安全管理意识,逐步掌握脐橙无病毒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4.3借助新闻媒体
在各类杂志、报刊上发表专业技术文章推介脐橙无病毒苗木的相关知识;借助电视台、广播电台、、、微博、头条资讯等多种媒体平台,加大开展脐橙无病毒苗木的科普、种植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由政府引导,农业部门和各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密切配合,大力宣传推介品牌,进一步扩大知名度,拓宽脐橙无病毒苗推广应用渠道。
5
结语
综上所述,梅州市建立的脐橙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可有效提高脐橙的质量和产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6],脐橙无病毒苗木的示范推广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相关地市脐橙产业提供借鉴。
(收稿:2020-08-12
)
[1]杜小珍,马瑞丰,李霞,等.脐橙标准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15):111-112.
[2]黄静,钟进良,张雄基,等.梅州金柚无病毒苗木的快速繁育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11):198-200.
[3]钟素娴.梅州市沙田柚无病毒苗的繁育技术[J].南方农业,2017,11(02):122-123.
[4]张雄基,王建,李秋锋,等.无病毒苗在梅州沙田柚产业中的应用推广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0):161-162.
[5]周政华.快速生产纽荷尔脐橙无病毒接穗新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7(08):24-25.
[6]马培恰,吴文,唐小浪,等.萝岗甜橙良种选育、无病毒繁殖及推广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
,2006(03):49-50.
现代园艺2021年第3期
9
4〇
建设钢架大棚四周主体骨架支柱的主要材料,管径32mm、壁厚1.8mm、长6m的热浸镀锌圆形钢管。1.6横档
建设钢架大棚主体骨架横梁的主要材料,管径55mm、壁厚2mm、长6m的热浸镀锌圆形钢管。
1.7拱杆
建设钢架大棚顶部骨架的主要材料,分为2种:一种拱杆形状为三角形,用管径32mm、壁厚1.8mm、长7m的热浸镀锌圆形钢管型材,冷弯折成弧度130°,高1.8m,底两端相距6m。另外一种拱杆形状为直管,管径32mm、壁厚1.8mm、长6m的热浸镀锌圆形钢管型材。
2建棚
2.1建棚原则
安全、通风、透光、能抵御风雪危害,有利于农事操作。
2.2建棚方法
坡度大于15°的山地杨梅园,采用坡地连栋钢架大棚;小于15°缓坡或平地杨梅园,采用标准连栋钢架大棚。
2.2.1大棚主要材料要求。大棚主要材料主立柱、横档、边立柱、拱杆,要求符合T/ZJNJ农用连栋钢架大棚设施技术规范。
2.2.2坡地连栋钢架大棚结构。①顶部拱形坡地连栋钢架大棚:大棚顶部为拱形的,最中间顶高与肩高距离大于1m,棚顶高5.5m,肩高4~4.5m,下进风口低于2m,上出风口高于4m;顶部拱杆用直管,
间距0.8m;坡度大于15°的山地,大棚长、宽为30m×30m为宜,缓坡或平地每个大棚面积3000m2为宜。②顶部三角形坡地连栋钢架大棚:大棚肩部以下结构与顶部拱形坡地连栋钢架大棚相同,棚肩高4.3m,棚顶高5.5~5.6m,棚肩距6m,每肩1个水槽;顶部拱杆用三角形拱杆,间距0.8m。
2.2.3建棚方法。大棚主立柱间距3m,棚四周边立柱间距1m,入地0.2~0.5m,立柱从中间到两边逐步降低成拱形;主立柱间横档3层,每层横档相距1.5~1.6m;第3层横档和下立柱交叉固定点与下立柱顶点距离须小于0.2m。每隔3个立柱之间用1个米字形主立柱加固,棚四角用人字形主立柱加固。
2.2.4棚膜选择。棚膜可选择聚乙烯无滴膜或聚氯乙烯无滴膜,顶膜薄膜厚度0.07~0.08mm,每年一换;边膜薄膜厚度0.1~0.12mm,可3~4年一换。
3产地环境选择
3.1气候条件
有大山脉或大水体调节温度和湿度,温暖湿润,光照要求中等,年平均气温19℃左右,冬季绝对最低温高于-9℃,年降雨量1300mm左右。杨梅根系较浅,选择相对避风的地点种植。
3.2土壤条件
土质松软,排水佳,含有石块的砂质红壤或黄壤,pH值为5左右,狼蕨、杜鹃花、松、杉等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
3.3山坡条件
以北坡、东北坡方向,坡度低于45°的山地为宜。
3.4水分和空气条件
灌溉水质和空气质量无严重污染,应符合NY/T391《绿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
4建园
山坡地杨梅树一般株行距5m×5m,平地杨梅树一般株行距4m×5m;杨梅园必须配置雄株或高接雄枝,移栽后果园土表铺草保墒。
5温湿度管理
大棚覆膜期间,一般通过增加或减少开、闭膜时间,增加或减少进、出风口面积大小,调节大棚空气温湿度;杨梅采后7~11月,将坡地连栋钢架大棚顶膜与边膜全部揭开,露天管理。
5.1温度调节
11月底~12月初覆膜保温,覆膜前应浇足水,用石硫合剂或矿物油进行全面清园。1~2月气温较低,白天棚内温度保持15~25℃,授粉时棚内最高温度不能高于30℃,最低温度不能低于25℃,果实发育期棚温必须低于35℃。
1~2月份每天9:00揭膜开窗通风,每天开膜时间6~7h,进风口与出风口面积大小比例一般1︰3。开花期8:00揭膜,每天开膜时间8~9h然后封棚膜保温,4月中旬至成熟期进风口与出风口24h全部打开,保留顶膜。
5.2湿度调节
冬季棚内相对湿度保持70%左右,开花期相对湿度60%左右,果实发育期相对湿度70%左右,果实成熟期55%左右。
6花果管理
6.1促花保果
盛花期或采收前,喷施20mg/L赤霉素,减少落花落果。
6.2授粉
在杨梅雄花开花前1~2d,中午湿度较低时采集雄花粉,将收集的雄花花粉密封保存在干净干燥容器内,室温储藏。
第1次授粉,在开花初期进行,选择晴天13:00~15:00,开膜通风,棚内温度须高于25℃,相对湿度低于65%,使用吹风机或喷雾器授粉,或将雄花枝
放
2021年第3期现代园艺
95〇
在盛水的塑料瓶中挂到结果树上部自然授粉。
一般杨梅品种1次,东魁杨梅可授2次,第2次授粉时间与第1次授粉间隔7~10d ,40%~60%雌花进入开花盛期(花瓣紫红)进行第2次授粉。授粉7~8d 后观察坐果率,第1次授粉有40%结果枝以上不结果,可进行第2次授粉。6.3疏花
对花芽过多的杨梅树,10~11月疏除或短截过多的结果枝。6.4疏果
一般在4月上旬~5月中旬进行人工疏果,分2~3次进行,幼果果径达到0.5cm 时开始第1次疏果,每次间隔7~10天,每个结果枝留1~2个果。
7土肥水管理
7.1水分管理
大棚覆膜后果园每月浇灌3~4次,5月下旬至成熟期一般不灌水,杨梅采后适当控制肥水,减少夏梢抽发量,提高花芽质量和数量。地面可覆盖地膜保墒,土壤湿度低时,地面泼水或畦沟(深30~40cm )过水,开深沟排灌防积水,生长期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转期至成熟采摘期土壤相对含水量55%左右。7.2养分管理
施肥时间比露地杨梅提早1个月,以钾肥和有机肥为主,每年施肥3~4次,100kg 鲜果需肥量4月上中旬壮果肥施3kg 硫酸钾,采后施1kg 复合肥,基肥施6kg 饼肥。在滴灌时可混施浓度0.2%~0.3%含硼
、锌的微量元素肥料,春季667m 2施30~35kg 新鲜石灰改良土壤。
7.3土壤管理
杨梅采前割草覆盖,也可覆反光膜,采后果园浅松土1次,松土深度3~5cm ,每2年深翻1次,深翻深度10~15cm 。8整形修剪8.1整形
树形一般采用自然圆头形,6月中下旬开始整形,由于大棚高度限制,露天成年结果树须将树冠高度控制在3.5~4m 。锯掉以后,树冠下部萌发很多的新梢,要及时摘心,促进侧芽萌发。及时疏剪细小新梢,促进新梢健壮生长,加快新树冠形成。8.2修剪
杨梅采后及时短截结果枝,促发夏梢整齐萌发,当长度达到15~20cm ,及时摘心控梢,促进花芽分化。每个结果母枝留1个强健夏梢,抹除其它新梢。疏除大部分秋梢,剪除强春梢,留中庸枝,以利果实发育。9~10月,及时剪去枯枝、病虫枝、徒长枝和交叉枝。9防风雪危害
9.1防风害
棚内立柱采用米字形支架,四角立柱采用人字形支架,支架采用管径55mm 、壁厚2mm 、长6m 的热浸镀锌圆形钢管,以增加抗拉强度;随时注意灾害性天气预报,大风来时,密封大棚,关闭并加固大棚进、出风口。9.2防雪害
大棚立柱底端用混凝土浇筑基座,使用三角形棚顶,有利积雪滑落。注意灾害性天气预报和大棚密封情况,及时用雪耙除雪,扫落积雪,当冻积雪大于10cm ,用木棒或竹棒绑缚刀片割裂顶膜,将积雪抖落果园内,以防压塌大棚,雪后重新覆盖顶膜。
10病虫害防治
10.1农业防治
选择适合杨梅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增施有机肥,增强树体抗性,清除枯枝烂叶,生草覆盖,果实转后降低空气湿度。10.2物理防治
人工清除害虫卵块和成虫,刮除病斑,摘除病虫枝,集中烧毁;果实硬核期后用30目防虫网物理隔离杨梅园;2~2.67hm 2设置1盏杀虫灯诱杀害虫,高度以3m 为宜。
10.3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瓢虫类、寄生蜂类等天敌,5月初开始3~4天释放1次金小蜂,以晴天早上或傍晚为宜,释放密度为140头/66m 2左右。10.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符合TZNZ 009-2019《杨梅主要病虫防治用药规范》,杨梅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符合DB3302T 165-2016《杨梅矮化早果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1采收及采后处理11.1采收
果实八成熟时采收,采收时以三指握住果实,食指顶住柄部,往下按动,轻采、轻放。11.2采后处理
将新采果实马上降温预冷,3℃左右预冷6h ;在1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分级,轻拿轻放,剔除伤果和病果,分级后果实放入1℃左右、相对湿度90%左右的冷库冷藏;选用不超过2层的包装盒,进行真空包装,将包装盒装入相应尺寸的大泡沫盒,盒内放入冰袋,果实与冰袋重量比例为5︰1,将泡沫盒套上硬纸包装盒,可远距离运输或网上销售。
(收稿:2020-08-20
)
[1]陈新炉,张启,胡佳卉.大棚杨梅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园艺,2019(21):7+9.
[2]朱祖平.大棚杨梅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9(14):90+92.
现代园艺2021年第3期
9
6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