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舆论中的体动力与规避措施——以“小学老师被举报体罚...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
130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9期
一、事件发展中受众的多元心理立场
(一)信息感知
固有的社会图式造成受众的倾向性解读:
在社会认知中,人们的头脑里存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图式。这些社会图式可能是从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的,也可能由拟态环境所致。[1]当人们接触到新的信息,固有的社会图式就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感知、记忆和推理。近年来,由于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很多人都会抵触老师体罚学生的事情发生。这种话题只要出现在网络上就被很多网民讨论,引起网友之间极端的交流。甚至很多自媒体如营销号都会利用这些话题来骗取流量,该事件中,家长刘某在微博发布一则消息:广州市方圆实验小学一名教师涉嫌体罚学生,称其孩子从小患有哮喘,今年6岁,孩子病情事先已告知班主任,但当日班主任不顾孩子身体疾病,罚孩子在操场跑了10圈,致使孩子吐血住院,生命都受到威胁。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矛头纷纷指向该名班主任。此事件一经微博爆出,人们鲜少用理性的思维框架来解读,而是倾向于以“体罚”“学生”“没有师德”的标签来接收与传播。
(二)观点传播:网络匿名化带来人性的放纵
匿名化是在网民看来可以随意发表言论的一个极大优点,人们在使用手机上各个软件,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互动时,处于一种不被他人知道身份与地位,年龄与姓名的状态,这就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血缘、地缘和业缘限制。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敢宣泄的情绪,或是由于真相不明说出来会降低自身道德水准的言论,在网络匿名的掩护下都可以得到宣泄与满足。整体来说,在网络环境中,人们的行为呈现出“去抑制性”的特点,自我约束水平降低,自我揭露水平升高,更容易表露出自己的人格特征和相应的弱点。
除了匿名性以外,法不责众的心态也是导致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在网络暴力事件中,“”等行为都需要众多的人一同完成,这会给参与者造成一种感觉,即使出现问题,也会是众多的人一同承担,那么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则会大为减少。正是在匿名性与“法不责众”心态的共同作
用下,网民的观点经过初期的形成之后,便会肆无忌惮地发表出来,无论言词是否恰当,无论是否有违事实真相。责任感的缺失是偏激观点产生与传播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此次事件中,真相还没有水落石出,一些网友就敢于轻下定论,并进行广泛地传播。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有所顾忌的刻薄言词,在网络评论中却十分常见,当事人也受到了恶毒的言语攻击。
(三)体极化
网友的推波助澜使情绪极端化;
“体极化”由美国法学教授凯斯·桑斯坦提出,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倾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终形成极端的观点。”[2]与现实生活相比,体极化现象在网络环境中出现的更为频繁,而且极化程度相对较高。一方面是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为人们到志同道合者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网友的不理性与易激动的特点极易造成盲目跟风。在众多网络事件中,网友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却具有高度的参与积极性。在事情真相尚未明了之时就以各种激烈的言辞抒发自己的情绪,并对持有相同观点的网友大力追捧,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具有相同意见的网络体,一边倒地对事件某一方进行谴责与攻击。
(四)沉默的螺旋:少数正义的声音被压倒,多数人的暴政形成
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指出:“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习惯从周围的环境中去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3]而在网络环境中也是一样,人们为了解除自身与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通常在发表观点时会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如果自己的意见与多数人契合,则会更加大胆地表现出来;如果发现自己处于“少数”意见,那么极有可能迫于环境压力而选择沉默或附和。由此,优势意见越来越壮大,而劣势意见越来越沉默。最终体现在网络暴力中就是少数正义的声音被压倒,多数人的暴政形成。在此次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尽管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这些网友一边小
浅谈网络舆论中的体动力与规避措施
——以“小学老师被举报体罚学生”事件为例
◎明国华
(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2020年5月30日,“小学老师被举报体罚学生”事件在网络爆发,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从事发初期对“涉事教师”充斥暴力言词的“一边倒”局面,到警方将造谣家长刘某刑拘后网络舆论渐趋理性,这一过程体现了网络暴力中受众心理的一系列特点。本文试从随着网络暴力的衍生、扩散和爆发,受众心理立场的演变过程。关键词:网络暴力;受众心理;匿名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9-0130-02
收稿日期:2020-10-7
作者简介:明国华(1999—),男,汉族,河北邯郸人,本科在读,现就读于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网络传播
第 4 卷 总第 113期 131
心求证,一边追求真相,主张在未获得详尽信息之前不要妄下定论。然而这些理性的声音毕竟属于少数,而且由于措词客观公正,没有激烈的情绪抒发容易引起关注,很快就被淹没在了网友极端、恶毒的抨击性话语中。如此以往,网络传播语境并非我们所想象的平等与自由的传播平台,只是少数人的意见被忽略,多数人仗着体优势行使的暴政而已。
二、网络暴力的规制措施
(一)新闻媒体:客观报道,谨防贴标签
对于网络舆论的监督管理,网络媒体也应承担起相应社会责任。特别是现在很多新闻炒作、虚假新闻的传播,都是。将当事人家庭父母、亲戚朋友的所有信息都得扒出来,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这些人的隐
私权,造成不良影响。[4]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瞭望哨,对于网络暴力的出现与消除担任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在网络公共事件中,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于任何利益集团之外的立场,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引导舆论向理性方向发展。同时,在语言运用、新闻编排上应最大限度地回避带有倾向性的表达,避免造成受众的误解。
(二)立法机关: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法律相对于其他方式而言是一种他律,就其公平性而言,法律不仅仅约束监督人,也约束被监督人。根据互联网发展特点,建立网络舆论监督的合法参与机制、违法识别机制、惩戒机制,建设良好的互联网法制环境有利于推动舆论监督正面功能发挥,而网络舆论监督的正向功能的发挥同样也离不开法律的保护。[5]网络暴力之所以屡禁不止,与缺乏有力的管理和制约措施有密切的关系。 我国目前已经结合互联网的实际情况,颁布了一些法规与政策,如:《全国人大常委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
护的决定》以及2017年6月即将开始实施的《网络安全法》。这些法律可以满足我国网络管理的基本需求,但离“臻于完善”仍有较大距离。网络暴力行为不仅要纳入法律规制,而且相关的法律条文应尽可能细化,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内涵,厘定网络暴力的边界,切实做到、谣言中伤等网络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可加强网络实名制的实施。
(三)意见领袖:组隔沉默的螺旋过程
在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通常活跃于网络空间,并对网民的认知、传播行为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如:知名微博、等。与一般的网民相比,意见领袖在传播范围及效果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与大众传媒相比,意见领袖又与受众的关系更为密切,更具有号召力。在“小学老师被举报体罚学生”事件中,家长刘某通过利用网民对母亲和孩子的同情心
煽动舆论,并且对舆论回归理性没有发挥任何起重要的引导作
用。以此为鉴,可以特意打造一些细分化的专业、知名微博等。当热点事件发生后,借助其长期塑造的公信力与号召力,通过对事件影响的预判和评估来先声夺人,给出理智、公正、客观的评论,塑造优势意见,正确地引导舆论。
(四)广大网民:提升媒介素养
现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要有手机和电脑就可以上网,在网络上留言包括一些具有攻击性的言语,如果是一个人的留言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互联网中,百姓你一句我一句,各种侮辱性谩骂的言语可能一时之间让网友泄愤但是汇聚在一起就会形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人们通常用维护正义的名义在网络上争当正义使者,但殊不知更多时候这种网络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对
新闻事件当事人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6]网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自净能力”,谣言和误报时常在一段时间之后不攻
自破,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应从根本上提高大众的媒介素
养。此次事件就充分说明了家长刘某的媒介素养缺失,试图通过舆论来误导公众的判断,激起社会矛盾。目前的媒介教
育多侧重于媒介技术的掌握,却忽略了信息识别、自我保护、传播伦理等问题。首先,作为受众,应增强对大众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的认知能力,面对庞杂的信息,高效的接收与分析,充当自己的把关人,进行批判性解读,不盲目跟风。其次,作为传播者,应增强责任意识,清楚自身的言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学会换位思考,、语言暴力等行为现在可能针对的是陌生人,但如果任凭网络环境继续恶劣下去,谁也无法保证将来不会危害到自己以及身边的人。理智传播,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是每一个网友应该承担起的责任。
被举报怎么解除
三、结语
“当下民主社会既迎来宽松的舆论话语空间,也暗含着社会激荡的不安因素。”[7]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传播自由,但若不加以理性地引导,也会带来网络暴力等众多不利因素。构建良好的舆论秩序既需要媒介层面的理性引
导,又需要受众层面传媒素养的提高。相关部门应该继续加强教育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法治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的保障作用,从而构建网络舆论监督有序发展的现实路径。 [1]陈敏利.媒介艾滋病议题建构的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2.[2]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罗兵,李学斌,梁畅.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0.
[5]张依.青年网络舆论监督的本质、逻辑和发展路径——重大疫情下的舆情反思[J].北京青年研究,2020,29(3):64-69.
[6]李帷笳,张波.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引导[J].科技传播,2019(15):157-158.
[7]张斌.浅析当下媒介传播过程中的舆论“反转”——以庆安击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15(1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