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开放四⼗周年系列之⼀,中关村创业40年的那些故事
这⾥,是不断迸发全国重⼤前沿科技成果的策源地,承载着时刻瞄准全球科技创新最前沿的重要希望;这⾥,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建设的主阵地,引领着⼀代⼜⼀代天下英才书写创新创业的辉煌;这⾥,已成为引领我国创新发展的⼀⾯旗帜,肩负着先⾏先试、引领发展的历史使命。这⾥,就是中关村。
以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为原点;⽽以中国第⼀家民营⾼科技企业在这⾥诞⽣算起,中关村已经在风雷激荡的改⾰开放⼤潮中⾏进了近40年。
今天的中关村已经成为⼀个品牌、⼀个符号、⼀种象征,是北京担当全国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依托,是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前沿阵地。
中关村40年风云创业路,那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鲜为⼈知的故事,引⼈探寻,更值得铭记。
初⼼——
天⾏健君⼦以⾃强不息
提起中关村的发展史,陈春先是⼀个旗帜般的存在。1978年,时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的陈春先被评聘为中科院第⼀批教授级研究员。此后的两年间,陈春先三次出访国外,思想观念发⽣了转变。
“我看到美国⼀些⾼科技企业的条件,他们给我们的理念叫做技术扩散。”思想观念转变后,1980年10⽉23⽇,陈春先带着纪世瀛、崔⽂栋等同仁,来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间⼗⼏平⽅⽶的仓库,占⽤⼩半间房⼦,借了200元启动资⾦,北京等离⼦体协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就这样成⽴了。
1980年,中关村第⼀家民营科技机构创始⼈陈春先(右)
不久之后,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出台了中关村办公司的政策,陈春先和他的团队将服务部升级成为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此后⼀⼤批毕业于中科院、北⼤、清华的知识分⼦纷纷下海创业,京海、四通、信通、科海、联想等民营科技公司如⾬后春笋般破⼟⽽出,1985年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条街初具雏形。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电⼦⼀条街的基
如⾬后春笋般破⼟⽽出,1985年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条街初具雏形。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电⼦⼀条街的基础上建⽴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从此之后,中关村以震惊世界的步伐,⼀路⾼歌向前。到1999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新技术企业达6690家,企业从业⼈数24.3万⼈,实现总收⼊1049亿元,⼯业总产值763亿元,利润67.5亿元。
2009年3⽉3⽇,国务院明确中关村的新定位是国家⾃主创新⽰范区,⽬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科技创新中⼼,中关村的发展进⼊历史新时期。
截⾄2017年,中关村国家⾃主创新⽰范区有⾼新技术企业21746家,总收⼊51157.9亿元,出⼝2909亿美元,实缴税费总额25939亿元,利润总额4670.8亿元,企业申请专利数73838项,其中,发明专利数43696项,专利授权数43383项。
接⼒——
江⼭代有⼈才出
站在钓鱼台国宾馆的签约桌前,明朔科技创始⼈陈威有些激动。落笔后,他率队研发的“超级灯”将⾛出毕业十周年
国门,率先在⽇本冲绳码头公园点亮。
“超级灯”即⽯墨烯LED灯。由于采⽤⽯墨烯复合材料导热和散热,“超级灯”体积⽐传统LED灯缩⼩75%,节电率却提升30%,还可具备WIFI热点、智慧监控、应急可视报警等功能。
攻读硕⼠博⼠学位期间,陈威在北京理⼯⼤学的实验室⾥,熬了5年才把⽯墨烯成功融⼊胶体⾥,到最关键的导热胶复合材料,最终让“超级灯”⼤放异彩。
40年来,中关村仿佛有⼀种魔⼒,吸引着⼀代⼜⼀代创业者倾注激情和汗⽔。去年,这⾥平均每天成⽴80家科技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次突破8万件,创新之⽕越燃越旺。
这些⾬后春笋般涌现的创业公司,90%会在3年内死亡。即便如此,⽆数创业者还是前赴后继,在九死⼀⽣中,寻觅赶超世界先进⽔平的宝贵机遇。
⽬前,中关村已经在⼈⼯智能、原创新材料、⽣物科技等领域涌现出⼀系列重⼤创新成果,累计创制国际标准307项。
来到北京西北,海淀区⽩颐路,这条因连接⽩⽯桥与颐和园⽽得名的路,还有⼀个更为⼈所熟知的名字——中关村⼤街。这条路,这两年正愈发见证着创新给中关村带来的巨⼤变⾰。
全球⾸个深度学习专⽤处理器架构指令,中国⾸款嵌⼊式⼈⼯智能视觉芯⽚,国际领先的神经外科机器⼈,2018年以来平均每天新设⽴科技企业89家……如今,众多科技创新成果从中关村孵化诞⽣,集聚众多科技公司与创新技术的中关村,正以强劲的创新实⼒释放经济新活⼒、新动⼒。
⼈们说,中关村是中国“最强⼤脑”。这⾥是我国最⼤的、世界上少有的智⼒密集区——仅中关村核⼼区所在地北京海淀就坐拥数百家⾼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江⼭代有⼈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中关村在“创新答卷”上成绩斐然。2018年第⼀季度,中关村⽰范区内共发⽣股权投资案例584起,是全球风险投资最活跃的区域之⼀。2018年1-5⽉,中关村企业总收⼊达到1.9万亿元。
坚守——
为有源头活⽔来
是什么成就了中关村?
是改⾰。如果说创新创业是中关村永恒的主题,那么改⾰就是筚路蓝缕的“第⼀推⼒”、披荆斩棘的动⼒源泉。40年来,从先⾏先试的“试验⽥”,到改⾰发展的“先⾏者”,从探索企业制度破冰、呵护科技⼈员下海创业,到构建适于创新创业、与国际接轨的整体性制度设计,中关村在管理体制改⾰、科技体制改⾰、企业服务创新等⽅⽅⾯⾯实现着⾸创性突破。
是开放。如果没有改⾰开放,没有⼀批批打开视野看世界的先⾏者,就没有中国在新科技⾰命浪潮中的乘势转⾝,也没有中关村的轰烈肇始。40年来,从模仿硅⾕起步尝试打造“技⼯贸⼀体化”,到融⼊全球产业链参与国际竞争,从搭乘“信息⾼速公路”,到跻⾝全球创新第⼀阵营,中关村紧紧抓住了新⼀轮产业⾰命的历史机遇,逐步摸索出⼀条国际化发展之路。
是奋⽃。解放思想的春风⾥,陈春先、柳传志等⼀批科研⼈员以敢为⼈先、敢冒风险、敢闯敢试的精神,率先打破“铁饭碗”,宣告着第⼀代“中关村⼈”投⾝市场、拥抱改⾰的决⼼。40年来,这种精神的⼒量感染着中关村⼈,也塑造着中关村⼈。⼀个⼜⼀个闪亮名字的背后,写满了勇往直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这便是“中国的活⼒”。
是创新。《华盛顿邮报》曾做过这样⼀项调查——“美国真正应该害怕中国什么?”最终答案为:不是单纯的GDP增长,⽽是⽆限的机会与希望。40年来创新⽂化的积淀,成就了中关村强⼤的资源吸附⼒,⾼成长企业集聚、创客⼤军荟萃、各种要素碰撞、创新孵化机构勃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