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开发日本市场为参照 来比较分析对欧洲服装
市场的开发 欧洲是世界上发展 最均衡、经济发达程度 最高和人类生活质量最 好的地 区, 拥 有 719 亿 人口, 对服装需求量很 大, 中国作为这个服装
市场的主要供应国, 近
年来出口到这个地区的
服 装 数 量 处 于 稳 步 增
长, 而且增长幅度很大, 欧洲拥有一个庞大的服装市 场, 这个市场对服装的需求来自 两个方面, 一是向欧洲内部国家 进口; 二是向中国这样的发展中 国家进口纺织服装产品。 欧洲是中国三大服装出口地 区之一。 随着加入W TO 后配额 制的逐步取消, 中国销往欧洲的 服装数量会增加。 随着中国服装 进入欧洲市场以及中国服装企业
进入欧洲, 我们也许会产生这样
一个想法: 欧洲服装市场究竟有 多大? 在这个市场上中国的服装 企业究竟开发了多少? 我国服装
在欧洲市场的销售还有多少增长
空间? 本文就带着这些问题对我
国服装企业开发欧洲市场的现状
进行分析。
在 2002 年我国对欧盟的纺织品 服 装 的 出 口 已 经 达 到 了 64117% 。 其中 2002 年我国出口 到欧洲地区的梭织服装达 37144 亿美元, 人均消费中国梭织服装 4174 美元。 对比欧洲, 销往日本 和 美 国 的 梭 织 服 装 的 数 据 见 表 1。
表 1: 2002 年进口中国梭织服装地区情况比较
图 1 2002 年欧洲、美国、日本对中国梭织服装的人均消费 (美元)
作者: 李兰,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α 35
国别 进口额 (亿美元) 人口 (亿) 人均消费 (美元)
与日本的消费差额 (亿美元) 估计市场容量 (亿美元) 欧洲
37. 44 7. 9 4. 74 363. 163 400. 603 美国
23. 07 2. 81 8. 21
119. 425 142. 495 日本 63. 9 1. 26 50. 71 — —
中国服装企业开发 欧
洲市场的现状分析 李
兰
山 东 纺 织 经 济
2004 年第1 期(总第119 期) 图 2 中国梭织服装在欧洲市场比例 (% ) 根据表 1 数据可以得出以下
几点: 11 与日本比较, 欧洲人均消 费中国梭织服装太少 由图 1 可以清楚地看出欧洲 对 我 国 梭 织 服 装 的 人 均 消 费 最 少, 日本最大, 是欧洲的 10 倍之 多。 美国的人均消费额是欧洲的 2 倍。 但是我们比较以下三个地区 的 人 口 会 发 现, 欧 洲 人 口 最 多: 719 亿, 日本人口最少: 1126 亿。 可见我国梭织服装在欧洲市场上 的开发程度还是相当小的, 需要
加 强 对 欧 洲 服 装 市 场 的 开 发 力 21 若以日本人均消费为基 础, 则欧洲的梭织服装市场空间
还很大
欧洲和日本均属于经济发达
的地区, 在这里笔者以日本对中
国梭织服装的人均消费额作为参
照, 计算出欧洲的梭织服装潜在 市场容量 ( 4001603 亿美元)。 但 目前中国梭织服装只进入了该市 场的 9135% ( 37144 亿 美 元) , 还 有 90165% ( 3631163 亿 美 元) 的 市场空间。 (如图 2) (备注: 某国服装市场容量估 算= 日本人均服装消费额×某国
人口) 3. 与日本比较, 欧洲对中国 服装的进口比例差距还很大 根 据 表 1 数 据 ( 2002 年) 笔 者做出图 3。 中国三大服装出口 市场 (欧洲、日本、美国) 对中国服 装 进 口 额 当 中, 日 本 最 大, 为 51137% , 与 之 比 较 欧 洲 少 了
21128 个百分点 (30109% )。虽然
位居第二大进口市场, 但是差距 还很大。
度。 图 3 2002 年中国梭织服装三大进口地区进口比例图
图 4 2001 年中国纺织品、成衣在 E U 15 国、美国、日本三大进口市场中所占的份额 (% )
36
生产经营
山东纺织经济2004 年第1 期(总第119
期)
由图4 可以看出欧盟对中国服装的进口额占了整个欧洲进口额50% 之多, 又一次看出, 欧盟5 国是我国在欧洲市场上的主要出口地区。但是与日本的7017% 相比, 1518% 显得渺小了很多, 又一次证明我国对欧洲的服装市场开发程度还不够, 非常有必要加大对欧洲市场的开发。
笔者认为, 我国出口到欧洲的服装相对数量较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 中国服装在欧洲市场上存在一些强劲的竞争对手。
(2) 中国出口的服装多为中低档服装, 中高档和高档服装非常少。
(3) 中国服装企业对欧洲市场还不够熟悉, 不敢轻易去开发欧洲市场。
二、从服装进入的市场档次来分析对欧洲市场的开发
在欧洲的服装市场上可以看到许多“中国服装”, 这些服装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这些服装是由当地的华人服装商家生产、销售的; 第二种情况是在中国生产, 欧洲的华人销售; 第三种就是在中国生产, 老外销售; 而在中国生产, 中国人在欧洲销售的情况几乎没有。
经营服装的华商大部分来自浙江, 其中来自温州的商人占多数。他们经过资金、技术、市场和营销经验的一点点积累, 逐步在市场上站稳起来, 现在他们在当地拥有自己的服装加工厂, 与当地的其他服装商人竞争生存, 成为欧洲服装市场上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仅巴黎11 区就有大大小小250 家华人时装批发公司。
与华人服装商不同的是国内的服装商是实行国内生产服装, 然后再销往这些市场。并且其中大部分的服装是替国外的服装商加工生产, 国内服装商家根本不接触国外市场, 加工的服装也没有自己的服装品牌。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在欧洲人眼中中国的服装
“价廉物美”; 从市场上来看“中国服装”处于低、中低档和中档层次, 没有高档服装; 服装价格也很便宜; 款式一般, 做工算不上精致。这些服装的消费主要是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即使是在巴黎这样的时尚之都, 也是有许多生活在帄均线以下的人。目前, 在法国, 中低档服装几乎就是华人的天下。
他们选择经营这种层面的服装原因主要是: (1) 中高档服装销量不大, 而中、低档的服装销量大。一天中低档服装可能卖出上千件, 而中高档的服装也许只能卖出几件或十几件。所以在这些商人眼中销量大, 赚钱最多还是中低档服装。( 2) 根据消费来说, 大多数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穿着随便、舒适, 他们更愿意选择中低档服装; ; 而能够消费高档的人毕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3) 这些商人当中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 对于服装的设计和创新没有自己独到观念, 这也很大程度影响了服装的档次。
由此可见, 目前,“中国服装” 只进入了欧洲服装市场的中低档次, 而在这块市场也不是完全由我们的服装充满, 对中国高档和世界级的名牌服装则是一个空白档。在欧洲服装市场的中低档服装层面的经营, 我国的服装是具有很大竞争力的, 但是当消费者的要求逐步提高的时候, 我们这样的服装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呢
可见, 要想在欧洲服装市场上的开发取得“质”的突破, 必须要从服装的“质”着手, 提高服装的附加价值, 拓宽服装的档次层面, 经营多个档次层面的服装。因此, 目前我国那些有能力设计、生产中高档服装的企业应该积极考虑开发欧洲的中高档服装市场。
三、从服装进入的地区来分析对欧洲服装市场的开发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服装的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中国香港和欧洲。日本一直遥遥领先, 和中国香港处于第一的位置。
虽然从图 5 不能看出欧洲整体所占的比例, 但是我们很清楚欧洲在我国服装出口市场中所占的位置。下面我们就要讨论在欧洲整个地区我国服装主要出口到哪些国家。
欧洲拥有一个庞大的服装市场, 对服装需求的满足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通过欧洲内部国家供货满足; 二是来自向欧洲以外的国家进口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销往欧洲的服装主要集中在欧盟国家, 2002 年我国销往欧洲的梭织服装为37144 亿美元, 其中销往欧盟( 15 国) 国家为23177 亿美元, 占了销往欧洲市场服装总量的63149% , 而这些国家的人口只是欧洲总人口的4811% 。在欧盟这些国家中, 进口量排在前面的国家主要是: 英国、
37
生产经营
山 东 纺 织 经 济 2004 年第1 期(总第119
期)
图 5 2002 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国家及地区
法国、芬兰、意大利、德国等几个
国家。 这些国家每年都要进口大 量的中国服装, 中国成为了他们 的主要服装供货国。 1、英国进口中国服装情况 根据英国海关统计: 1999 年 英国从中国进口服装 4147 亿英
镑, 2000 年英国从中国进口服装
5137 亿 英 镑, 一 年 间 增 长 了
20% 。2001 年英国服装进口额为
94 亿英镑, 其中从中国进口的金 额 为 6157 亿 英 镑, 增 长 了
22135% , 占了英国进口服装总额 的 7% 。 可见我国对英国的服装 出口额在稳定增长。 2、法国进口中国服装情况 中国服装大量出口法国,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呈迅速增长 趋势。但是, 服装中标明中国品牌 的不多。目前, 我国服装约占法国 服装进口总量的 10% 左右。根据 法国海关统计资料显示: 2001 年 法 国 总 计 进 口 服 装 12213 亿 欧 元, 其 中 从 我 国 进 口 服 装 13169 亿欧元, 占法国服装进口总额的 11119% , 居法国服装进口国的第 二位。
3、芬兰进口中国服装情况
芬兰同其他许多欧洲国家一 样, 国家开始减少对纺织服装行 业的投资, 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 国内对这方面产品的需求。 2001 年 芬 兰 纺 织 服 装 产 品 进 口 额 为 15108 亿 欧 元, 主 要 从 12 个 国 家、地区进口这些产品, 其中从中 国进口的纺织、服装金额最多, 占 芬 兰 纺 织、服 装 进 口 总 额 的 12% , 即 1181 亿欧元。 4、意大利进口中国服装情况 意 大 利 是 一 个 服 装 出 口 大 国, 但同时意大利也是一个服装 进口大国, 而且服装进口的速度 比服装出口的速度增长更快, 形 成了连续 7 年持续增长的势头。 2000 年全年服装进口总额 67114 亿 欧 元, 比 上 一 年 增 长 了 1819% , 其中从中国进口 9117 亿 欧元, 比上一年增长了 3419% 。 5、德国进口中国服装情况 德国作为欧盟人口最多的成 员国是仅次于意大利的欧盟第二 大的服装市场, 人均消费名列欧 盟前茅。同时, 德国还是仅次于美 国的世界第二大纺织品和服装进 口国, 按人均进口额计算, 德国以
190 多欧元位居世界第一。 而我
国已成为了德国的最大服装的供
货国, 约占德国纺织服装产品进 口总额的 1ƒ8。2000 年, 德国纺织 品、服装进口总额为 573117 亿马
克, 其 中 从 中 国 进 口 额 为 66179
亿马克, 占进口总额的 11169% 。 2002 年进口中国梭织服装 5151 亿美元, 比 2001 年增长 2813% , 列为中国 2002 年出口梭织服装 的第 5 大地区。 根据上述内容中的数据整理
得出图 6, 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到 这些国家对我国服装进口的比例 情 况, 几 乎 都 处 于 10% 左 右, 其 中意大利最大 (13166% )。出现这
种情况的原因笔者认为: (1) 与我 国的服装产品的结构有关, 我国 产品档次不高, 价格偏低, 能够充 分满足意大利中低档次的服装消 费; ( 2) 意大利是服装生产大国, 但是该国生产的服装多数是属于 高档服装, 缺乏中低档的服装。由 于这两方面的原因, 所以该国对 国 外 的 中 低 档 的 服 装 进 口 会 较 大, 而中国正好能够满足它的需 求。
38 生产经营
山 东 纺 织 经 济
2004 年第1 期(总第119
期) 图 6 中国服装占该国服装进口比例 此外, 笔者认为我国出口到 欧洲的服装集中在欧盟的一个重 要原因是: 在欧洲, 欧盟 15 国多 数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 国家 对 纺 织 服 装 行 业 的 投 资 逐 年 减 少。 他们开始将这样的劳动密集 型的产业外迁, 对这方面的产品 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 中国正是 他们这样的供应国。 从欧盟国家进口我国服装的 数据和我国出口服装的数据可以 知道, 我国服装在欧洲市场上存 在区域性分布的形式, 主要集中 在欧盟 15 国的一些国家, 而对于 欧洲其他的 30 个国家, 出口
量相 对较少。 我国服装企业应该对这 个情况引起重视, 目光不要只是 注意着欧洲国家, 非欧盟国家也 是一块很大的市场, 它拥有与欧 盟 15 国差不多的人口, 但目前我 国出口到这些国家的服装只有欧 盟的一半而已。清楚市场空白, 确 定好目标市场, 商机也许就从这 里开始。 欧洲是我国的三大服装出口
地区之一, 根据目前我国服装企 业开发欧洲市场的现状来看, 存 在以下三大特点: (一) 欧洲进口中国服装的绝 对数量大, 但人均相对进口量却 较 少, 仅 是 日 本 的 1ƒ10, 虽 为 中 国服装出口的三大市场之一, 但 是与日本的差额还很大, 其潜在 空间还很大, 需加强对该市场的 开发力度。
(二) 目前我国服装企业在欧 洲开发的市场只是处于中低档服 装市场, 中高档和名牌服装几乎 处于空白情况, 这由我国服装产 业的结构息息相关, 也是我国服 装产业目前存在的一大有待解决 的问题。
(三) 在欧洲, 我国服装的出 口地区处于块状分布, 集中在欧 盟 15 国, 出口到非欧盟成员国的
数量只占出口到欧洲市场总额的
1ƒ
3。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非欧盟国 家是一个庞大的服装潜在市场, 开发欧盟市场的同时也要把目光 盯住这些国家, 应该作一个先知 先觉的企业家, 走在别人的前面。 ◆
(责任编辑: 张 玲)
日本钟纺开发出储光纤维
据海外媒体报道, 日本钟纺 化学公司和一家生产涂料的特种 化学公司合作, 开发出了一种新 型储光纤维。 它与普通的储光纤 维相比, 亮度高出大约 10 倍, 在 黑 暗 中 的 发 光 时 间 最 长 可 持 续 10 个小时。
这种新型储光纤维只要在与 办公室使用的日光灯相同的亮度 光照下照射 30 分钟, 就能在夜间 发出浅绿的光。 照射的光亮度 越高, 夜间发光的亮度就越强。所 以, 白天用太阳光照射最为有效。 新型储光纤维用聚乙烯或聚 丙烯制成, 其中添加了一种储光 颜料。 此颜料是一种氧化铝基陶 瓷, 因此在作废弃物处理时, 不会 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9 生产经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