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料验收及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不投入使用,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料验收、进货检验(或验证)
3职责
3.1质检部负责进行原料验收、进货检验(或验证)。
3.2供应部门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3.2程序
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
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3.2.1采购的原辅材料进厂后,库管员做好待检标识,通知质检部进行检验或验证。
3.2.2质检部按规定对原辅材料进行抽样、检验或验证,填写进货检验或验证记录,记录中要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进货日期等内容。
3.2.3向供货者索取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和与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如检验(检疫)报告、进口原辅材料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证明文件等。
3.2.4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3.2.5检验或验证合格的物资,有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检验或验证不合格的物资由供应销售部按《不合格管理办法》执行。
3.2.6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进货检验或验证记录由质检部归档保管,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相关记录:原辅材料采购验证记录
二、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1、目的
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生产作业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生产过程各种因素的控制:
(1)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
(2)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
(3)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
(4)运输和交付控制。
3、职责
3.1生产技术部
3.l.1负责制订生产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生产,负责生产计划的落实;
3.l.2负责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现场管理;
生产食品3.l.3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过程的监控;
3.l.4负责收集生产信息反馈到质检部,便于产品质量的改进;
3.1.5负责设备的管理。
3.2质检部
3.2.l负责制定各种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等工艺文件,并监督实施;
3.2.2负责过程产品的检验,卫生规范要求的监督考核;
3.3生产车间
3.3.l负责按工艺要求组织生产,并对工序产品质量负责;
3.3.2负责车间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3.3.3负责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监控;按规程、标准要求进行操作控制;
3.3.4负责按要求把生产出的产品分级后转入下一道工序(入库);
3.3.5贯彻执行食品卫生规范和本企业卫生实施细则的要求,做好设备、设施的清理消毒和环境保持。
4、工作程序
4.1生产准备
4.1.l质检部负责制定《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经批准后下发到有关部门和车间执行。
4.1.2车间根据投料要求填写《出入库记录》,由仓库管理员负责计划发放,领料员对原料、辅料进行验收、确认后在领料单上签字后领出。
4.1.3车间操作人员对原、辅料的质量、数量确认无误后,投放生产。
4.2生产过程控制
4.2.l生产过程分为一般工序和关键工序
4.2.2本企业产品生产的关键工序有:原材料处理、盐渍、干燥、灭菌,除关键工序以外的生产工序为一般工序。
4.2.3一般工序
4.2.3.1人员控制
a、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技能要求和安全知识;
b、质检部根据本企业要求和工作需要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相应培训。
4.2.3.2设备控制
a、生产车间按《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和定期检修。生产车间负责定期清理机械设备、设施中的滞留物料,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b、各工序操作人员负责正确使用本岗位的设备,对设备及环境进行卫生清理,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c、生产操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查体,有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体检合格证。
4.2.3.3环境条件控制
由生产车间负责按食品卫生规范和卫生实施细则要求控制生产现场,确保生产现场的环境满足要求。生产车间协调水、电的供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车间要保持好设施、环境卫生。车间现场禁止存放能产生异味的物质;对生产设备要定期清理,不得留有滞留物料,防止霉变。
4.2.4关键工序
4.2.4.1 关键工序工艺过程控制
a、生产车间根据《作业指导书》组织生产,对生产过程实施监督控制。
b、生产车间负责控制生产操作状态与《作业指导书》中规定要求一致,车间主任负责检查、指导和纠正不规范操作。对关键工序要严格把关,并作好关键工序控制记录,切实实施质量控制;
e、质检部对过程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参数进行监督检查。
4.2.4.2操作人员的控制
a、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后方可上岗。
b、操作人员严格按工艺文件要求操作,对工艺参数和其它影响因素进行监
控,确保符合规定要求,出现异常及时反映、处理。
C、过程出现异常,操作人员能解决的,立即现场排除;不能解决的由车间报质检部会同有关部门解决。
4.3相关记录:生产记录
三、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
一、目的
为验证采购产品质量,保证只有合格品才投入使用或加工,必须对进货质量检验、验证工作加以管理,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目的。
二、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本企业外购产品的检验程序,适用于本企业进货检验的控制。
三、职责
1、质检部负责对购进原辅料、包装物的检验、验证。
2、供应销售部和有关使用部门予以配合。
四、工作程序
1、货到后,由仓库保管员通知质检部进行检验,并对其数量做好登记。质检部依据相应检验标准实施进货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
2、入库过程中,由仓库保管员负责核对并检查到货数量、等级是否与发货单和本企业采购合同一致;验证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
3、质检部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出具完整检验报告,明确判定合格与否,由检验人员签名,检验报告经质检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有效。
4、检验报告报送相关部门,合格的由仓库据此办理入库手续,对不合格品,仓库不予以入库,不允许
投入生产使用。对特殊情况下先入库后检验的产品,仓库要做出待检标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管理办法》执行。
生产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
一、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进行检验,确保只有符合要求的半成品才能转序。
二、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半成品检验的控制要求,适用于本企业过程检验和试验。
三、职责
质检部负责半成品检验和实验的控制。
四、工作程序
1、过程检验包括原料、半成品的检验,车间或小组按检验计划要求取样并进行标识,存放于适宜的环境中,检验人员到指定地点取回进行检验。
2、半成品的检验由质检部按检验计划和检验规程执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