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的草地》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通过观察发现草地颜的变化并寻原因的过程。课文 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充满童真童趣。本课的教学重点仍在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 所得,增强自己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上的游戏和蒲公英的变上, 要联系实际生活,引领学生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抓住典型语言信息,领悟观察带来的好处。通过设计情境表 演、有感情朗读、对比发现、资料补充、读写结合等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感悟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乡下、窗前”等18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通过观察实践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培养主动观察的意识,积累生活素材。
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乡下、窗前”等18个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描写的场景。
【要点把握】
1.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感悟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说说平时观察到的草地。
导语: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见到草地,公园里、山坡上、操场边、田野里……。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 的草地?用一个词来形容形容。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绿、碧绿、嫩绿、宽广、广阔、柔软、软绵绵、美丽、可爱、有趣、荒凉”等,如 果有学生预习过课文,也会说“金”,教师可进一步追问,有没有见过金的草地,是什么样儿的。
3.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过渡:在读课文之前,大家看到“金的草地”这个题目,会有哪些疑问?(草地怎么会是金的呢?是秋 天小草枯黄以后的草地吗?草地上的什么东西是金的呢?)预习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是“金的草地” 了 吗?(蒲公英的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的,草地就是金的了。)对,就是蒲公英!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蒲公英的图片,指名学生介绍蒲公英。
蒲公英 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这则谜语的谜底就是“蒲 公英”。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个个白的、毛茸茸的小球,实际上是蒲公英的种子,它的花其实是黄的。每当春 天来临,蒲公英就会开出一朵一朵黄的小花。这种黄的小花有个特性,中午花瓣张开,早上、傍晚花瓣合拢, 特别有趣!
2.教师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3.指导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车:钓(钓鱼)错(错误)钱(金钱)铃(铃声)锄(锄禾)
铅(铅笔)
4,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讨论交流怎么把字写好。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察]注意各部件的摆放位置,写的时候要紧凑些。
[睡]注意“垂”的笔顺,撇、横、竖、横、竖、竖、横、横。第一横最短,第二横最长,横画间隔均匀。
[喜]上下窄中间宽,要把字写紧凑些,下“口”略宽于上“口”。
♦易错提示:
[蒲]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耍]上部是“而”,不要多写一横,注意与“要”区分。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6.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及难句,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点拨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
预设:先让学生根据上下文说说什么是“一本正经”,或是演一演,再用这个词说句子。“一本正经”形容 很规矩,很庄重。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预设:引导学生联系近义词理解“引人注目''的意思,再用这个词说句子。“引人注目”是“吸引人注意,受 人关注”的意思。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预设:做一做“合拢”的动作,或是集体演一演。“合拢”是“合到一起,闭合”的意思。
(2)标出段落序号,分小组接读课文,或指名学生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声音洪亮,尽量读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后说说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汇报草地给人的印象。
预设:先让学生自主归纳出“美丽”“可爱”“有趣”等词,再引导学生从文中到作者直接赞美的语句“多 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听课文朗读音频,体会欢快的感情,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思考:课文中描写的哪些场景让你觉得有趣和 可爱呢?
4.指名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归纳小结。
明确:(1)蒲公英盛开以后,草地变成了金。
(2)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吹蒲公英的绒毛。
(3)草地早上、中午、傍晚不停地变。
(4)蒲公英的花瓣中午张开,早上、傍晚合拢,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上。
(5)草地变是蒲公英的花瓣张开、合拢造成的。
小结:同学们的发现真多!让我们一起按照课文的顺序来理一理。开头介绍了蒲公英生长
的地点,描写了蒲 公英盛开使草地变成金的场景;接着描述了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快乐情景; 然后重点描写了“我”发现草地颜会变化的奇妙现象,通过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蒲公英花朵开闭的秘密,解释了 草地颜变化的原因。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 “有趣”“可爱”!
5.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结构梳理:
6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蒲公英的盛开让窗前的大片草地变成了金。
前面一片草地7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以及“我”在草地上的发现。(写草地和蒲公英给 “我们”带来的快乐)
8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蒲公英成了 “我们”最喜爱的花。
9.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金的草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你看到了什
么?听到了什么?
示例:整片草地既像一片金的稻田,又像一张巨大的金绒毯,多神奇啊!原来,那是一朵朵盛开的蒲公 英,舒展着一片片金的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呢!阳光暖暖的,微风香香的,小鸟叽叽喳喳,蝴蝶翩 翩起舞,还有那柔软的白小绒毛,随风拂过你的脸,痒酥酥的……(2)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
过渡: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带着我们刚才的美好想象,把这份喜爱之情融进第1自然段中, 美美地读一读吧!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一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也带来了欢乐!那么在这片美丽的草地 上,我们又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发现呢?下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到草地上去玩一玩,看一看,寻金草地 的秘密。
今天这堂课,老师想着重表扬一下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想一想,今天从老师或同学那里,自己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或新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L观察作业。继续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在“观察记录单”上简要地记录观察所得,为单 元习作做准备。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L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4.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要点把握
L引导学生了解“我”是怎么观察的(选择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
5.结合学生的“观察记录单。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蒲公英 盛开玩耍 叫喊 打哈欠 钓鱼 而是
观察 合拢 有趣 喜爱 睡觉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第1自然段描写的场景。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是呀,蒲公英金的花开了,草地就变成金的了,给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限乐趣!如果你置身于这 片金的草地,你最想做什么?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画面,交流感受。
2.指名学生朗读段落。说一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兄弟俩在草地上快乐玩耍的情形。)
3.自读第2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他们玩耍时“快乐”的感觉,画一画,读一读。
4.师生交流圈画的词句。抓住兄弟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来体会他们心中的快乐。
(1)你能透过对哥哥的神态描写,体会哥哥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吗?
示例:这么多蒲公英,让我来逗一逗谢廖沙,最好趁他不注意,让他打个喷嚏才好!
(2)弟弟为什么“假装打哈欠”?他的心里又在想什么?
示例:哼!哥哥刚刚捉弄了我,看我怎么反击他!我要趁他不注意,打个哈欠,把绒毛往他脸上吹。
5.小组合作,设计表演。
过渡:多么亲热的兄弟俩! 一个跑,一个追;一个闹,一个笑,玩得多开心啊!让我们来演一演吧!
(1)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组内进行分工,有表演者,有文本朗读者。
(2)可以根据文本大胆设计动作、神态等;还可以发挥想象,加入其他用蒲公英玩乐的场面,如比赛用蒲 公英花朵编花环、把蒲公英吹得更高更远,等等。
(3)请一组同学表演展示,师生评价,可以把自己组内的设想大胆说一说。
6.教师小结,集体朗读第2自然段。
小结: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所以作者才会说:多么可爱 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那就把这份快乐融入朗读之中吧,大家一起齐读第2自然段。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自读第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每个时间点草地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填空,引导学生填一填,再按照时间顺序说一说草地的变化。
早上,草地是(绿)的;中午,草地变成(金)的了;
傍晚,草地又变(绿)了。
小结:草地的变化主要是颜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草地的颜是不同的。
3.探究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草地的秘密的?
明确:“起得很早”去钓鱼,无意间发现的。“并不是……而是……”表明过去“我” 一直以为草地就是金 的,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2)当作者有了这样的发现,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明确:惊讶、惊奇,想一探究竟,所以会格外留心,仔细观察。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再读第3自然段,进一步思考草地变化的原因。
小结:正是作者的留心观察,使他很快发现了草地颜的变化:早晨是绿的,中午是金的,傍晚的时候 草地又变绿了。为什么会有这样奇妙的变化呢?作者又有怎样的发现?再读一读第3自然段,在书上画出你到 的答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