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名英国人写的文章,我有三点感慨要发:第一,他对中国不甚了解,比如他说是美国的衰退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殊不知这是我们主动调整的结果,是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需要;第二,英国人永远是美国人的亲密小伙伴,但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第三,他很可爱,但是他的观点我无法全然赞同。
在我看来,把美国的衰退理解为“危机”最好。的确,美国在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非自愿地降低了影响力,对中国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因为它永远玩着“转嫁危机”的把戏,但用一句中国哲语来说“祸兮,福之所倚”,美国的“危”对中国来说,换个角度,也许就是“机”,机会,机遇。
第一,美国是不可能允许真正出现“美债违约”,对驴象两党来说,他们不敢在涉及美国国家命运和全球影响力等事务上,一味顽抗到底,毕竟,他们还是要维护国家利益和自己的民调。正如我们所见,17日,提高债务上限,美债危机解除,联邦政府重新开门运作,美债持有人送了一口气。这次的联邦政府关门事件,虽然也确实让财政部长朱光耀担心了一把,但是,从中国并没有减持或者抛售美国国债来看,我们对美国可能无法偿还债务的担心并没有外界渲染的那么强烈,反而我们从中获得了些许好处,比如正在东南亚访问的李克强总理,
就收到了越南方面示好的橄榄枝。这些小国,如菲律宾、越南,依仗着美国的撑腰与中国在岛屿主权纠纷中叫板,现在,连惠誉、标准普尔等评级公司都把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列为负面观察对象,他们又怎么能寄希望于美国的信守承诺呢?这样,那些与美国没有实质盟友关系却去抱美国“大腿”的国家就至少不会与中国作对,甚至可能促成合作,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一个较为平和的环境。
第二,美元的确具有全球霸权,美国也的确可以借此优势继续“量化宽松”,通过增发货币来使美元贬值,使以美元计价的美债“缩水”,同时它持有的外币资产升值,冲销债务。本来这个逻辑很好,但是考虑到大量的货币增发带来的物价上涨、通胀预期上升强烈,原本就复苏缓慢的美国经济不可能能够轻易承受,加上美国民众手中的“选票”压力,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有一定限度;此外,虽然我国持有其1.28万亿的国债,但是它的小伙伴日本也持有1.1354亿美元的国债,还有第四大美债持有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美国就算要想中国的财富大幅“缩水”,也要考虑到它和小伙伴们的盟友关系,毕竟,如果美国以牺牲它们的利益来打击对手,恐怕它们的国民不会轻易答应,而且,日本已经在减持美债了。所以,我们的第二个威胁至少现在还不用过分担心,相反,美元霸权地位因这次“违约”风险受到动摇,为人民币走向世界提供了机会和警示,对中国来说,人民币国际化很有可能,也具有可行抛售美国国债是什么意思
性。许多专家都预测,中国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届时人民币必为大多数双边贸易国家所接受;中国现在也在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而努力,据Breaking views大中华区记者赋理(John Foley)所说,中国与贸易伙伴签订了3600亿美元的合同,并鼓励它们用人民币结算。一旦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必然也会如美元一样,凭借“傲慢的特权”可以从急于积累储蓄货币资产的国家获得廉价贷款,但是也要警惕“债务累积”的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第三,把美国退出所谓的“自由秩序”说成是中国最大的威胁是很不科学的说法。美国作为开放经济的担保人,它担保的都是它自己还有它的盟国的利益,与其他处在边缘的国家或者是除开几个主要新兴经济体之外的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关系呢?在我看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关系中没有美国的搅局反而会促进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美国搞的什么《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就是一个用以打击中国的工具。那些本来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太平洋岛国,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加入了一个实质上把中国排除在外的贸易协定,那些有强烈意愿要和中国贸易的国家也碍于美国处处中国的麻烦,如“反倾销”,这样的“开放经济”体系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相反,当美国忙于债务危机和政府关门事件时,中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在不断增长,如德国、泰国
、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尤其是中泰两国取得的重要贸易进展,还有那体验北京地铁、亲自骑着折叠式自行车的伦敦市长,不也跑来中国推销宣传英国的商品,要和中国发展贸易吗?
所以,在我看来,美国的“退”正好是中国的“进”,美国的“危”正好是我们的“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坚决和美国“斗争”,敦促它放开对我国贸易的限制,维护我们的经济利益;同时抓住机会,发展区域性和多边贸易机制,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趁势推进中国崛起,实现“中国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