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10.4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
关键能力·融会贯通
能力1 矿产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
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  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
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析】第(1)题,风能属于清洁能源,所以与煤炭相比,风能对环境
污染小,并且是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占地少,不产生
库区淹没等问题。第(2)题,从材料可以看出瓜州号称“世界风库”,风能资源丰富,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瓜州周围沙漠、戈壁广布,地形
平坦。第(3)题,瓜州地处西北,人口较少,能源需求量小,离中国东
部的市场较远,当地基础设施、交通落后,技术水平较低,资金实力
也不足。第(4)题,风电场受气象条件影响比较大,风电极不稳定,配
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
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为什么限电限产2021瞄准方向提高效率
【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A.资源条件评价
(1) 突破1、2
B.开采条件评价
C.市场条件评价
D.风能特点分析
(2) 突破1 A.资源条件评价
B.开采条件评价
C.市场条件评价
D.交通条件评价
(3) 突破1 A.资源条件评价
B.开采条件评价
C.市场条件评价
D.交通条件评价
(4) 突破2 A.风能资源特点
B.风能开发分析
C.风能资源分布
D.水能资源特点
答案:(1)D (2)AB (3)CD (4)A
突破1 区域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
(1)框图整体分析法。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到发展的优
势条件,然后利用该区域的优势条件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
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2)案例迁移法。
以山西煤炭资源开发为例,其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分析如下:
山西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基础好(资源和开采条件)、拉动强(区位和市场条件)、有保证(交通条件)三大方面、五小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突破2 区域资源开发的条件评价
(1)多角度评价法。
评价角度内容
资源条件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
开采条件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
市场条件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交通运
输条件
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2)利弊辩证评价法。
评价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辩证分析。例如: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如下所示:
交通运输能力不足我国能源生产地区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致使出现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现象,使铁路运输的压力进一步加重
水资源短缺一方面,山西省水资源总量贫乏,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另一方面,随着大型能源基地的建设,工业耗水量加大,特别是火电工业和有金属工业
水土流失严重山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如果大面积露天开采煤矿,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土地恢复和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2020·浙江联考)2019年2月18日,北京市发改委等8家单位联合提出将热泵系统作为北京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地源热泵技术
可以充分利用地下蓄能,进行能量季节迁移,冬天供暖蓄冷,夏天制
冷蓄热,用最少的能耗获得最大的效益。下图为“地源热泵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