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棺,分布于中国南方许多地区,已知有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13个省区,内蒙古阿尔山市也被传出存在悬棺,此外,在东南亚及太平洋南部岛屿上也有发现。
那些安静的躺在悬崖峭壁之上的古木棺材,却吸引着古今中外人们无尽的猜想。它们起于何时?古人又是通过如何将笨重的棺材弄到悬崖上?中国不解之谜
悬棺葬址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之上,常人几乎难以企及。而棺木的悬置方式分为木桩式、凿岩式、自然洞穴式等数种。悬棺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在20-50米之间,其中有甚者可达100米。科技不发达的古人究竟是如何将棺椁运送到这种险境之地,至今都是一个谜。
对于悬棺,研究人员对其也有过无尽的猜想。时至今日,有“绞车”、“洪水涨落“、“云梯栈道”、“筑土架台”、“地址变迁”等数十种猜测。然而这些方法似乎都无法合理地解释这个谜中之谜。
最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在民间比较普及的悬棺葬法,他的真正方法应该是用一种比较便捷、实用且安全的方式。
但是这种不为人知的方式是什么?对此,专家研究已知的那些猜测,并又逐一排除。那些方式可能在某个特定的棺葬中用过,但若作为通用之法,却都有一定缺陷。
之前我看到了一篇关于破解悬棺之谜的文章,作者的猜想是:古人是靠竹篾楼梯及竹篾绳吊装棺材。
竹篾楼梯是拉吉人猎取岩蜜采用的一种很原始的狩猎方式,攀岩的主要工具是由两根粗大的竹篾条绳和短木板编织而成的一架巨大的竹篾绳梯。
竹篾绳梯轻巧,由老青竹篾条织成,用前放在溪水里浸软,竹绳和做踏板的木桩是分开背负的,便于翻山越岭携带,到达目的地后再就地组装,木板长短一致,两端的凹槽,把木板两头插入两根竹篾绳之间,篾绳嵌套在木板凹槽中,即成一架成百上千米长的竹篾软楼梯。绳梯上端固定在崖顶大树根部上或用巨石压住,下端由力大之人抓稳固定,这样绳梯的晃动程度大大减少,众多猎蜜者携带着竹、弯刀、火把等能沿着晃悠悠的绳梯上下自如。
虽然此法巧妙,但是其中有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棺椁的重量。
以龙虎山悬棺为例,那些棺木都是独根的楠木制成,有房形棺、船形棺等多种样式,大的有一千多斤重,最轻的也有300多斤重。放置悬棺的地方,上至峰顶、下距水面或者空谷,都有数十米甚至一百多米,而且上下左右都是异常陡峭的石壁。
三百多斤,寻常人就算在平底都不一定能抬起来,更别提在悬崖峭壁之上了。
以我个人观点,悬棺之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将笨重的悬棺运送上去。所以我只要能够解决棺椁重量问题,那悬棺之谜也就能够迎刃而解。
我的灵感源自于农村的篱笆。在农村里,农民在制作一片篱笆的时候,一般不会一次性做完。而是会编制数个小篱笆,然后在拼接成整体。这种化整为零的构建方式也多用于现代建筑的建造。但是此法古人是不是也会呢?
我们是否可以将一具完整的棺椁分成至少六部分,尸体为第七部分。棺椁本身也就可以视为一个长方体,分成六个面正好。
以木桩式悬棺为例,最先让人将木桩钉好,然后将棺椁底面运送上去。由于棺椁底面重量只有总体的五分之一左右,所以无论是“绞车”“云梯栈道”还是“竹篾绳梯”都可以轻松的运送
上去。
将底面安放好之后,那里也就形成的一个工作面。之后再将其余的几个部分运送上去,一块块装钉好。就像搭积木一样,给一块儿,搭一块儿。等棺椁完成后再将尸体放入其中,最后封棺。如此一来,悬棺也就成了。
理论而言,化整为零的方法适用于多种猜测和棺木的悬置方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