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疫情反思600
家乡西安
身在异乡,为家乡祈福,天佑我们大西安早日战胜疫情。盛世长安,长治久安,你我皆安。
一颗漂泊不定的心,只有在家乡亲人那里,才能得到的根。
所谓“家乡”,就是落魄的时候,你不得不被迫离开;事业有成的时候,又不时召唤你回家。你骂它怎么的不好,可就是忍受不了别人说它半点不是。这是一个让你一辈子又爱又恨,始终牵挂的地方。
看到网上那些说西安不是的人,我有时就想怼一下。骂西安,你们不配。说西安的不是,这是我们爱西安人的标配。
三年前,我为了生计,不得不逃离了“家乡”西安,南下拼搏,寻属于自己的人生天地。日子久了,才知道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善待像我这样一个没用的人。只要是高端有用的人才,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欢迎的人才。
我做梦都想回西安教书,这是发自内心热爱自己的家乡。可是,家乡西安不会让我好好的活下去?一种漂泊无奈的虚无感,让我对于家乡的依恋,只能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西安是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她会欢迎高端人才回家。只有自己混好了,西安才会以它包容的姿态接纳自己。
现在自己混的怂样,让西安拿什么接纳自己呢?
文学与抗疫
鲁迅说过,文学是最不中用的,没有力量的人才会讲。当文学遭遇了疫情,也只能是最不中用的存在。干实事的人,不会稀罕文学的伎俩,文学在这时显得苍白无力。
然而,文学的真正力量,却是一种无用而有用的力量。文学可以打破一定的界限,打破阶层、人心之间的界限。它的有用力量,确实不及金钱权利来的迅速猛烈,但直指内心的和杀伤,却是任何东西无法企及的大用。
看到网上那么多歌功颂德的诗歌,让我感到一定的尴尬。第一,我的写作原则,不愿意写歌颂任何人的文字;第二,恰到好处的歌颂,以我的文字功底把握不了,也不敢轻易写什
么。
一些没有底线的写手,写了一些让人作呕的诗歌,快把某些官员捧上了天。这特殊时期,不需要歌颂哪个官员的英明领导,只要他们不再瞎指挥,就是我们老百姓有福了。真正有良知的作家,应该多关心普通老百姓,可以歌颂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那种只会拍领导马屁的奴才写手,真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平庸之恶”
西安几位官员被免,不想多说什么。他们也不是些大奸大恶之人,只是一味按着官场的一套行事,只是没想到疫情有这么的严重。
一个官员,倘若一味盲目服从一个指令的要求,就有可能犯下难以弥补的恶果。套用阿伦特“平庸之恶”的理论,倘若这些领导不盲目按照惯有的思维,能够多思考一点,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终也不至于造成现在这样的局面。
我只希望,新上任的官员,不要再犯低级错误了,不要再搞形式主义,不要再官腔空话了。
“封城日记”。
西安封城的日子里,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西安城里的老百姓,不仅担心疫情的肆意蔓延,更是关心自己家里的菜篮子。西安城外的老百姓,关心城里的疫情真相。
我们不需要充斥着假大空的文章,也不需要满篇谣言唯恐天下不乱的文章。我们需要反映老百姓心声的文章,需要真正关心底层老百姓艰辛生活的文章。
有人说,西安封城竟然没有出现一个像FF那样的作家,这是西安疫情的诡异。
姑且不说FF的是是非非,毕竟此一时彼一时了,没人写像FF那么火的“封城日记”,不代表就没有人用自己的笔记录疫情中的点点滴滴。
西安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一个文明的社会,需要另一种声音的存在。我们需要容忍另一种声音的存在,因为它的存在可以弥补我们不必要的犯错。这次疫情的惨痛,就是一个血的教训。
我所知道的西安好多作家,默默得用自己的笔记下了自己的封城日记。这些文字,不仅仅呈现了关于疫情非官方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持有一种“温情”的态度。
一个温情作家的眼里,看到的是一个个血有肉的人,而不只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面对灾难,作家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杜甫面对官府强行征兵,不是苦口婆心劝年轻人当炮灰,而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面对诗圣杜甫,谁敢说他不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呢?一个作家,要站在什么的立场说什么话,确实相当重要。很难想象,一个只会歌功颂德与溜须拍马的写作者,会成为伟大的作家。
真正的文学作品不是歌功颂德,只是一种共同心灵的个性拷问。
底层的艰辛
陕西铁人三项,笑中都是底层人的辛酸。
三个小伙,冒着疫情管控的风险,私自不远千里跑回“家”。看似滑稽可笑的事件背后,折射的却是贫穷的对于底层人无情惩罚。
当某些人整天还在纠结怎么减肥的时候,殊不知还有一些人整天发愁吃不饱。我们习惯了被平均化的富裕,残酷的现实总是一次次抽打我们肿胀的脸。
贫穷会戕害个人的心灵,舍不得多花一点钱,就回到家里低成本的自我隔离。
贫穷也会撕开了生活最残酷的一面,无休止地折磨一个人的心灵,让人做出一些看似荒唐的事。
贫穷最残酷的惩罚,便是无休止地蹂躏一个人的身心,最终彻底消解我们作为“人”仅有的一点价值。
我们的社会,一味追求整体的更快更高更强,却总是忽略了那些只为生存而掉队的人。
底层视角
我这个人确实有点矛盾,学的东西都是精英的思想知识,却总想着自己能够代表底层的立场。
朋友说,这正是我的思想枷锁,就是过份强化了自己的底层立场,有意束缚了自己的眼界与视野。我想,鲁迅晚年也遇到了这样的的问题,总是想着让用自己的笔,书写底层老百姓的苦痛与欢乐。
钱理说自己走不出鲁迅的影响,因为鲁迅的思想太深刻。我想,自己十年阅读鲁迅,确实他对我的影响太深了。自己的底层立场,是很难改变的,因为自己就一直生活在底层。
于建嵘在《底层立场》说:“我永远站在弱者一方”。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杜甫、白居易、范仲淹、托尔斯泰,哪一个不是心系底层呢?哪一个没有悲悯情怀呢。或许,这些与伟大崇高无关,只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内心良知,只是我们人性之中最柔软的东西。
我不喜欢精英高高在上的样子。自己曾经写过一句话,“有些人总是喜欢将自己与普通人剥离开,喜欢给自己贴上一个精英标签。”朋友说,这样的心态,正是阻挡自己前进的一个思想枷锁。
其实,这样的枷锁很多人都有。我们都是一个个平凡人,不能左右什么,能做的事情太少,我们珍惜眼前的苟且,只是因为害怕失去太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