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温病——汗出异常
国医大师“论汗”
汗出是人体内常见的生理、病理现象。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计162篇,其中涉及汗的竟达60余篇,原则性地讨论了汗的生理、病理、诊断、等各个方面,奠定了祖国医学研究汗的理论基础。后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首创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剂,以汗法外感热病初期阶段,提出了发汗的具体运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症,并对过汗、误汗所产生的变证、危证的救治有着深入的研究,隐寓了汗证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发展了《黄帝内经》,祖国医学对汗的认识于是大彰。
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祖国医学是通过对人体功能的研究来认识汗的。汗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产物,同时它又对人体的生命活动产生相应的影响。本文试从中医角度探讨汗的生成和作用,汗出异常的原因与危害,及其临床意义。
一、汗的生成和作用
我们不能把汗看做人体内排出的废物。它是人体五液之一,属于清液。《素问·评热病论》说:“汗者精气也”。汗是体内精气,由于人体自稳调节功能活动的需要,或因疾病的原因被迫而出。汗在质为阴精,来源于饮食水谷。汗为津液所化,而津液又与血密切相关,所以说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在人体五脏中,汗为心所主,又与其他四脏有密切的关系。如肺气宣通,人体的卫气才能敷布,津液随卫气而至体
表。卫气护卫体表,司开合。腠理开,玄府通,汗液外泄;腠理闭,玄府不通,则汗不能出。肺主气属卫,卫气调节汗液,故汗与肺脏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津液生化之源,脾土健运,则汗液有源。肝主藏血,肝血充足,肝气条达,汗液才能外出。肾为水脏,统主五液,肾精充足,则水有下源,汗液乃充。
由于汗出涉及到阴阳两个方面,故正常汗出具有调节阴阳,使之恢复平衡的重要作用。
汗还具有宣通肺气,祛除病邪的作用。如外感风寒之邪束于肌表,则腠理闭塞,玄府不通而见无汗,肺气失其宣散,则常见咳喘等症状。发汗后,腠理开,玄府通,肺气宣而寒邪解,因而咳喘自止。可见汗与肺气宣通有关,不但肺气宣通可致汗出,汗出亦促进肺气的宣通。汗出能祛除病邪,故临床常用汗法疾病。汗法常用来驱除风邪、寒邪、风湿之邪及在表之水邪。
此外,汗具有行荣卫,致津液,以营养皮肤的作用。汗液本身具有润泽皮毛的作用,同时汗出能使荣卫气血运行通畅,津液敷布于体表,以营养于皮肤。临床常见到长期无汗或少汗的病人,皮肤失其润泽濡养,而表现为皮肤干涩,皲裂
少泽,甚则产生皮肤病。皮科某些皮肤病,也往往使用汗法。这说明了汗具有行荣卫,致津液,营养皮肤的作用。
二、汗出异常的原因与危害
汗出异于常人,即是汗的病理状态。其表现一是无汗、少汗;一是汗出过多。二者皆与人体正气、致病的邪气两个方面有关。
邪气侵犯人体,即可以导致无汗、少汗,也能造成汗出过多。其所以表现不同,与邪气本身的性质有关。寒邪犯表,多致无汗。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主收引,故寒邪侵犯体表,卫气被遏,腠理闭塞,临床表现为无汗,兼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脉浮紧等证。而风、暑、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多表现为汗出过多。风为阳邪,其性疏泄,故风邪犯表,腠理开泄,多有汗出,并见恶风、发热、头身痛、脉浮缓等证。暑为阳邪,充斥内外,暑热伤人则腠理汗泄,故见汗大出,多见壮热、烦渴、脉洪数等证。湿热之邪闭郁于内,上薰则见头面汗出,下注可见阴部汗出,并见口苦而粘腻,口干不欲饮,小便短赤,脉濡数等证。凡属邪盛而致,多为实证。
人体正气虚弱,同样可以造成无汗、少汗,或汗出过多两种临床表现。正虚无汗、少汗者,或由于阴虚无以为汗,或由于阳虚不能蒸化而成汗。阴虚无以为汗的,有阴、血、津液不足的分别。
汗出异常对人体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无汗、少汗则影响肺气之宣通,致气机升降失常;阳气不得泄越,郁积而见发热;卫气不能布于体表而见恶寒;荣卫不行,津液不布,则皮肤失养。汗出过多对人体的损伤约有如下几个方面:
1.津由汗脱。津液出于腠理为汗,汗出过多则损伤人体的津液。如《灵枢·决气篇》说:“津脱者,腠理
开,汗大泄。”临床常见津伤口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津脱危证。
2.血因汗减。血汗同源,汗出过多,则人体内的血液因之而减少。《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就是汗出伤血的意思。《伤寒论》疮家、衄家、亡血家禁汗的原因,也是汗出会伤血。仲景以桂枝新加汤伤寒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既以芍药益不足之血。汗出伤血,临床常见身体疼痛、麻木、手足抽搐、心悸目眩昏花等症。
3.气随汗泄。汗出要通过气化作用,腠理开泄,汗出过多,人体之气亦随汗而外泄。《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暑病气虚,多因暑热开泄腠理,汗大出所致。临床常见喘促气短,少气懒言,周身乏力,心悸等症。
4.阳由汗亡。汗由阳气蒸化,过汗必损伤阳气,甚则亡阳。《伤寒论》“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等例,皆汗出伤阳之证明。汗出阳气损伤,临床常见恶风畏寒,肢厥身冷,心悸,叉手冒心等症。所以伤寒以护阳为主。
5.阴随汗竭。汗在质为阴精所生,汗出过多伤津亡血,终损及阴精。尤其温热之邪多本易灼伤阴液,温病过汗,则更虚其虚。王履所谓“温病误汗,变不可言”,正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温病以保阴为要。汗出伤阴,临床常见头晕目眩,腰痠膝软,五心烦热,抽搐动风等症。
6.卫虚致邪,变生他病。汗出过多,腠理空疏,卫气卫外不固,邪气易乘虚而入。许多病人往往外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汗后正气虚弱,易于复感所致。宜在驱邪的同时,适当扶正,正复邪祛而病愈者,临床屡见不鲜。可用玉屏风散等方。汗出伤正,也可以变生他病。如产妇汗出,喜中风,易病痊;汗出中气虚馁,脾运不健,若饮水过多则易致水饮停留,造成痰饮;汗出心虚液耗,易病消渴等。
汗出过多对人体的损伤,因人体质不同而产生差异。如人平素血虚,则过汗损伤的表现为伤血。进而言之,过汗对人体的损伤往往不是单一的,可以相兼出现,并有所转化。如亡阳之后,亦见阴液随之而亡的现象。
三、汗出部位对认识疾病病机具有特殊意义。
半身汗出:《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半身汗出,或半身无汗,是气血运行不周的表现,常为中风等病之先兆。
心汗:独膻中一片聚而有汗,别处无汗,多由思虑过度,损伤心脾所致,治宜养心血益脾气。
阴汗:至阴之处,或两腿夹中,行走劳动则汗出腥秽,是下焦肝肾湿热所致,治宜清利肝肾湿热。
液汗:两腋之下,动则汗出,多属肝虚有热,或肝经湿热,治宜养肝血以清虚热,或清肝利湿。
鼻汗:凡遇饮食汤饭,则鼻上多汗,是肺虚有热,治宜益肺气而清热。
动物的汗藏在哪里手足汗:手足心多汗,遇天冷更甚,多属阳盛阴虚,或脾蕴湿热,或心阴不足,治宜分别,或清利湿热,或养心阴。
头汗: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辨证较为复杂,多属胃热、湿热、或为戴阳证。属胃热者,口干而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宜清胃泻热;属湿热者,口苦而粘腻、口干不欲饮、小便不利、舌苔腻、脉濡数;凡戴阳证,汗出如珠,面赤如妆,肢厥身冷,脉沉而微,是阳气上脱之危证,急宜镇摄亡阳,引龙火以归源。小儿头汗,俗称“蒸笼头”,非为病态,不必。
汗出部位不同,对认识疾病病机上虽有特殊性,然而上列诸种乃其常见病机,临床应结合其他症状,具体分析,知常达变。
名家简介:路志正,1920年12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出汗异常的辩证
中医认为,这些都是人体阴阳调节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夏季天气热,出汗多,这是人体在体温
中枢自动调节下散发多余热量的正常现象。然而,有的人白天稍微动弹一下就全身冒汗;有的人常是半夜醒来发觉汗湿睡衣;有的人就是呆在空调房内仍流汗不止。中医认为,这些都是人体阴阳调节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自汗多为气虚阳虚
临床表现:白天常自汗出,动辄尤甚,易感冒,伴头晕、
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多为气虚引起。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
必虚。人体正气虚弱,难以卫护体表,汗液就容易自行外泄。
出汗多,消耗津液,抵抗力下降,易着凉感冒,治宜补脾益气
固表。药用玉屏风散加味: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各30克,炒白术、防风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如果患者汗多易感冒,又十分怕冷,则属阳虚,宜补气温阳。药用桂枝汤加味:生黄芪、浮小麦各30克,桂枝、白芍、当归身各15克,麻黄根、炙甘草各10克,生姜5片、大枣7枚。水煎服。
盗汗多为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夜间汗出,醒后即止。有人即使开着空调睡觉,也是汗水淋漓,湿透睡衣,伴有浑身燥热、面部烘热发红、手心脚心发热、口干咽痛、尿少且黄等症状。这皆是由于阴虚火旺所致。
:中医认为,盗汗多因阴虚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治宜滋阴降火,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生黄芪、鲜芦根各30克,水煎服。若是盗汗,又有头晕心慌,失眠,多为心血不足,以归脾汤加减。
另外,小儿皮肤幼嫩,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出汗多,有利于散热,属于生理性盗汗。
特殊汗出种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