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三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作业三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1.空间观念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素养。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从历史空间上来看,这里的是指(  )
A.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
B.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
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
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
【答案】A
【解析】元朝时期设立行省管理地方,中书省负责腹里管辖,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山东
以及大都附近,故A项正确;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主要是岭北行省管辖,故B项错误;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主要是辽阳行省管辖,故C项错误;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主要是江浙行省管辖,故D项错误。
2.宋词被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当其时,词坛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关汉卿      D.柳永
【答案】D
【解析】婉约细腻指的是宋词中的婉约派,柳永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故选D项。苏轼、辛弃疾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排除AB两项;关汉卿为元曲作家,与宋词无关,排除C项。
1.史载:合户部、度支、盐铁为三司,各设使、副,分案办事。又设三司使、副以总之号为计相这一制度变革(  )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始行于元朝初年
C.增加了财政收入      D.导致了宦官专权
2.北宋中期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主持变法的王安石认为北宋贫困的症结在于(  )
A.冗官冗兵导致冗费
B.中央集权过度导致地方无权
C.生产少及土地兼并
D.长期战争费用及缴纳岁币
3.对下图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
1005
1038
1044
1125
1127
1140
1141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
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
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未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4.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
A.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
B.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C.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D.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
5.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剧中主要人物之一。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  )
A.耶律阿保机                B.赵匡胤
C.元昊                      D.耶律德光
6.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猛安谋克制度。有关猛安谋克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契丹族的民族管理系统
B.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C.保证了金灭南宋
D.适用于金统治下的所有民族
7.《元史·地理志》记载: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有效地管辖这些地区,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郡县制度  B.设置中书省
C.实行监察制度  D.实行行省制度
8.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进步性的表现?(  )
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民族融合
C.推行行省制度        D.实行四等人制
9.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里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也有人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这主要反映出(  )
A.古代中国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制瓷和丝织属于家庭手工业
D.英国人大量贩卖瓷器和丝绸
10.宋朝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代,涌现出大量的才子、才女,他们在地域分布上都呈现出
东南最盛,京师其次,蜀地第三,其他地区则相当稀疏的特点。这表明(  )
A.宋代才女与才子艺术成就相当
B.宋代女子与男子社会地位相同
C.文化盛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D.“重文抑武促使社会文风兴盛
11.如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天龙八部漕运路线.自然经济解体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
D.经济重心南移
12.宋代大城市设有金银铺和兑房专门买卖金银和兑换货币,都城出现了专向客商出租铺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
A.开始出现商业服务机构    B.经商方式灵活多样
C.官府积极鼓励商业发展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13.“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理由。材料强调(  )
A.程朱理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B.理学成为正统观念,儒家退出历史舞台
C.科举制导致社会僵化不断增长
D.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内容
14.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15.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
A.两族均与鲜卑同源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
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局限性,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便逐渐走向反面。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行省即行中书省的简称。……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宋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元的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的设置,是由当时境土辽阔、交通不便,以及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内地原来深刻的矛盾没有缓和,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
——摘编自周良霄、顾菊英著《元史》
(1)依据材料,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原因。
1【答案】A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