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
龙门石窟北魏与唐代造像差异研究
姚超景德镇陶瓷大学
摘要:龙门石窟的佛像造像,其造型特征,审美情趣,社会风俗都随着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而发生着改变,龙门石窟的造像兴于北魏,盛于隋唐。本文对龙门石窟造像的基本情况及龙门石窟与佛教文化等进行简要的概述,通过对当时的民族文化、传播方式、社会背景等方面对北魏与唐代进行透彻的分析,研究旨在探讨龙门石窟北魏与唐代佛像造像特征及其差异性。
关键词:龙门石窟;唐代;北魏;造像特征
一、石窟北魏时期典型造像
北魏是龙门石窟的第一个兴盛期,由于孝文帝迁都的原因,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在经历了150的时间当中,每一个朝代都对其都有修复和继续创作,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造像约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一.在这些窟龛中,宾阳洞、古阳洞最为出名,而古阳洞是北魏时期最早开凿的洞窟,其洞窟中所展现的造像题材、内容丰富、装饰多彩,而魏字洞,皇甫公洞等为北魏时期的时候开凿。龙门石窟是云冈石窟的延续,之所以成为延续,是因为虽然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同属与北魏时期的典型石窟,但龙门石窟
中的佛像面孔清新,身材瘦长,颇有一种中国的文士之风,主要原因是因为北凉是河西地区的一个佛教艺术中心,北凉被灭后,工匠大批被迁到平城,平城是今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所在地。十六国时,北魏于439年灭北凉而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而这些工匠直接将早期的造像风格应用于云冈石窟。同样也是因为一种历史原因,才出现龙门石窟的新样式。
二、龙门石窟唐代时期典型造像
唐朝是龙门石窟的第二兴盛期,造像也与北魏时期有明显的不同。盛唐的造像艺术从高鼻深目的梵风胡貌,从印度的犍陀罗和笈多式风格,逐渐变成了中国人的形象,注入了中国人的心理情感和审美观,更是出现了大量的世俗场景和人物,使得造像艺术更加趋于民族化与生活化。唐代时期龙门石窟吸收了汉民族文化,雕凿出了生动、写实、雄健的佛教艺术造像。唐代不仅有专业的工匠创作,连个体工匠也大量制作佛像出售,以致唐太宗认为买卖佛道造像有损宗教尊严,于是下诏禁止,可见当时造像的普及程度,唐代佛教兴盛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统治阶层的倡导。利用宗教信仰,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说明了佛教造像与统治者之间的关系,而唐代的佛教造像的繁荣与佛教的传播也有关系。唐代盛行净土宗,简化了从凡夫俗子修行成佛的过程和形式,造一尊佛像可得无上福报,这种简单的供养佛像的方式能够为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这也是客观上刺激了造像的繁荣。
三、对比龙门石窟北魏与唐代造像的特征
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秀骨清像,后者丰满圆润。北魏时期佛像已被改变为更贴近中国北方民族的面形,袒胸露臂也逐步为褒衣博带式佛装所替代。同时,北魏后期佛教造像追求风雅,秀骨清像,仪态万千。当时审美理想的表现是近乎病态的瘦削身体,不可言说的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摆脱世俗的潇洒风度。这些恰是北魏以来社会上层所追求向往的美的最高标准。至南北朝晚期,随着南朝艺术新风的影响,佛像造型由秀骨清像向丰满圆润转变,产生了大批身圆如柱、薄衣贴体的新式佛像。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昌盛,无疑促进了佛教的繁荣,这使佛造像艺术再迎新高峰。当时的佛像在艺术上追求成熟美,即雍容华贵、庄重典雅。于是佛造像一改南北朝时期的清瘦飘逸,转向丰满端丽,透露着圆润柔和的美。北魏时期的雕像佛像浑圆,雕刻虽也细腻,但变化不多,中规中矩。且雕像的样貌虽慈善安详但不够柔和,还略带着北方少数民族的粗犷,唐代的雕像清秀,平稳,祥和,面部起伏自然,曲线和谐,变化多样,融入了中原民族的特征。
北魏时期由于鲜卑族是民族实体并且建立了政权,导致大多数的部落解体,人民向农业生产开始转变,随着封建化程度越来越严重以及各民族加快融合。到了隋唐时期,鲜卑族开始融入其他民族,渐渐消亡。君王的推崇与百姓的需求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原,必然要经过一番本土文化的排异和撞击,它的发展兴盛需要当朝统治者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支持和推动。所以只有将佛教作为教化民众、巩固统治的工具时,佛教才在中原有了发展的途径和空间。汉魏至两晋时期,朝野更替、社会处于动荡状态,那些暂时位于统治地位的当权者,为了加强统治,同化民心,希望借助于一种文化、精神来使自己“正位”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龙门石窟经历了北魏发展和唐代的繁荣,它灿烂的文化不仅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影响了亚洲及中国周边国家。而佛像造像的产生兴盛、发展,都有其必然规律,或为了满足生活中的需求,或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表达与精神寄托,总之,佛像造像作为人们的一种信仰寄托,在社会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回首过去,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佛像造像的发展,亦是承载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佛像的造型艺术。
参考文献:
[1]董阳.魏晋南北朝佛教造型雕塑特点[J].雕塑,2013 (06).
景德镇陶瓷学院是几本[2]孙少博.龙门石窟北魏期造像本土化特征浅述[J].文学界(理论版),2011 (01).
[3]王丽.宋代佛教石窟造像的世俗化[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 (05).
25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