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史
1.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中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的一种先在胚胎上绘上花纹,然后烧成的细泥质红陶(或黄陶)
2.黑陶的特点是 黑 亮 薄 细。采用快轮修制,封窑技术烧成,灰陶往里渗炭工艺变成黑陶。
3.仰韶文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的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能够制作出非常精美的彩陶。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彩陶文化,也称为仰韶文化。
4.龙山文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我国中原和西北地区的彩陶工艺衰落后,在黄河中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兴起的另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的出现较多的黑陶器为具体特征,所以称为“黑陶文化”,也称龙山文化。
5.彩陶的成型方式:小型器物采用手捏,泥片贴雕,大中型器物用泥条围筑盘筑。
6.为什么陶器的发明是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1)人类第一次创造的一种新物质。2)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品质。3)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实物资料。4)为金属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7.与彩陶有关的文化有哪些? 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包括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分为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8.原始瓷出现的时间,地点? 商代中期。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9.低温铅釉汉武帝时期出现出现在关中地区,它是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溶剂,大约在700°C左右即开始熔融的一种低温铅釉。
10.现代意义上瓷器出现的时间,地点? 东汉中后期,浙江绍兴上虞一带。
11.婺州窑,最早使用化妆土。浙江金华三国时期的婺州窑青瓷,胎普遍呈浅灰,断面比较粗糙,瓷土处理不细,而且没有完全烧结。玻化程度较差,釉层厚薄不均,常常凝烧成芝麻点状,一般呈淡青,也有呈青灰或青中注黄的,裂纹密布。在胎釉结合不紧密的釉面开裂处,有奶黄的晶体析出。
12.越窑:主要产地为上虞,余姚,绍兴等。胎质坚硬细腻呈浅灰,少数烧成温度不足的胎较松,呈淡淡的土黄,釉汁纯净,以淡青为主,黄釉或青黄釉少见,釉层均匀,极少有流釉或釉层剥离现象。
13.瓯窑:分布在永嘉,温州一带,制品含铁量较越窑低,胎较白而呈淡青,品种与越窑大体相同。
14. 德清窑:德清,余杭等地均有窑址,除了烧制青瓷还烧造黑瓷。
15. 三国时期瓷器的演变特征?
器物造型的发展趋向适合于实用,从‘矮,胖,浑圆’向‘高,瘦,修长’发展
16. 唐代制瓷的基本格局?
‘ 南青北白’南方的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北方的邢窑为代表的白瓷。
17. 唐三彩是唐代制作的一种由多低温铅釉装饰的主要用于陪葬的瓷器。
18. 唐代制瓷业兴盛的原因?
a. 制瓷技术的累积b.商品经济的发展c.饮茶之风的盛行d.铜禁e.陶瓷优良的特性。
19. 唐代制瓷情况概述?
南方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北方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富有创造精神的长沙窑和具有盛唐气派、多姿多彩的唐三彩。越窑产于余姚,慈溪上林湖地区,胎呈青灰或青黄、黄青,颗粒较粗,使用透明青石灰釉,大多没有纹饰,少数有刻画装饰,最求玉的质感。邢窑:产于内丘,造型上有玉璧底和花口,透影白瓷。长沙窑:长沙望城县,用毛笔绘传统纹画形式为装饰,施釉下彩用书法,诗词警语形式,具有装饰题材强烈的西亚风,唐三彩一般出土地点为长安到洛阳,蓝彩中最先使用氧化钴,模印成型为主,施釉加底板或施半成釉。
20. 宋代各大窑特点?
定窑,河北曲阳,白瓷系,造型受银器影响,装饰受丝织影响,采用覆烧、印花工艺。
磁洲窑:河北邯郸彭城镇,观台镇,白瓷黑彩,黑釉剔花,磁洲窑系;
耀州窑,陕西铜川黄堡镇,北方青瓷系,釉姜黄,刻画装饰,画面繁满,刀法宽峻;
钧窑,河南禹县,花瓷系,胎含铁量高,比较厚重,呈灰,釉为二液相分相釉,主要釉有月白、天青、海棠红、玫瑰紫;
景德镇窑:青白瓷系五代开始烧,宋代景德镇瓷称青白瓷,窑址有湖田、湘湖、胜梅亭等。
龙泉窑,窑址浙江江龙家,南方青瓷系,厚釉,用重石灰釉,南宋时有粉青,梅子青。
建窑,福建建阳,黑褐釉瓷系,黑瓷兔毫、油滴、鹧鸪斑、天目;吉州窑,江西吉安,主要特点有黑釉木叶和剪纸贴花;汝窑,河南临汝县,香灰微带粉,采用支钉支烧;哥窑,胎含铁量高,紫口铁足,大开片,墨线染,有“金丝铁线”之称;官窑,北宋官窑香灰,小开片,蟹爪纹,南宋官窑有玉质感,支钉支烧。
21. 宋代制瓷格局
以定窑为代表的白瓷系,以磁州窑为代表的磁州窑系,以耀州窑为代表的北方青瓷系,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的青白瓷系,以龙泉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系,以建窑为代表的黑褐釉系。
22. 元代社会的三种文化?
缘古文化、伊斯兰文化、(古传统)汉族文化
23. 元代景德镇新成就
1)青白瓷 2)枢府瓷 3)黑釉瓷 4)青花与蓝釉瓷 5)釉里红与红釉瓷6)孔雀蓝釉瓷 7)红绿彩瓷
24. 青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花纹的釉下彩
25. 釉里红是指以铜红料在胎上纹绘饰后,罩的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呈现红花纹的釉下彩
26、枢府瓷是元代官府机构(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
27、德化白瓷的特点?
(1)、瓷胎致密、光度极其良好,为唐宋其他地区的瓷缩不及。
(2)、透就釉面来看,德化白釉为纯白釉,而北方唐宋时代的白瓷釉则泛淡黄,元明时代景德镇的白瓷却百里微微泛青,与德化白瓷有明显的区别。
28、元青花的特点:装饰满、层次多
29、元代瓷器的特点:体型硕大、胎体厚重
30、明清彩瓷发展?
彩瓷主要有成化斗彩、清代古彩、新彩和珐琅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陶瓷工艺,釉下青花勾轮廓线,以平涂的方法施彩。康熙古彩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是继承明代五彩的传统技法而发展的彩绘,有深浅层次之分,使用油料,笔力健劲,称硬彩,单线平涂,彩浓艳,有深浅层次之分。粉彩始于康熙,雍正时最发达,雍正粉彩在彩绘画面的某些部分采用了以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绘画中设古画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此古彩更娇艳,调柔和淡雅,笔力精细工整,称“新彩”,珐琅彩是在铜胎上的以蓝为底,掐以铜丝填上红黄蓝绿白等几种釉而烧成的精致工艺品,始于始于康熙,雍正已能自制原料.盛于乾隆、泽晶莹,质地凝厚,用于装饰花没有威凸堆起之感,装饰画法极为精细,追求华美艳丽,颇具宫廷气,具有“雅、薄、坚,细”的特点。
31. 唐英《陶冶图说》最早对陶瓷生产的工艺学著作。恢复了许多工艺、釉及吹釉。
景德镇陶瓷学院是几本
32. 简述景德镇的发展史
景德镇窑始烧于五代,宋代景德镇烧制瓷器称为青白瓷。元代设立浮梁瓷局,成功烧制青花,釉里红,使用碱石灰釉和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逐渐成为制瓷中心。明代设立御窑厂,青花瓷器在元代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全国及全世界的制瓷中心。康熙恢复铜红釉烧纸技术,康雍乾三朝,我国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33. 康雍乾瓷器的特点?
康熙:风格豪放 雍正:工整典雅 乾隆:豪华繁缛(ru)
34.兵马俑艺术特点:1)写实性 2)规模庞大、体积高大 3)整齐 4)板
35.兵马俑成型方法:
1)模塑结合的方法,陶俑、陶马的头、身、腿部都是分模制作,然后粘接。
36. 画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