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观后感范文7篇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范文7篇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1
  20x年是马克思诞辰x周年,为了向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致敬,单位组织观看了影片《青年马克思》。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马克思都是政治课本上白头发、大胡子老头的形象,然而马克思主义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成书于1848年,也就是马克思30岁的时候,在电影《青年马克思》里,我们会看到一个真实的马克思,也会拖稿、会为生计奔波。
  影片以1840年前后的欧洲为背景,着重讲述了马克思1843年至1848年的生活,为了更好的观影,我提前做了一些功课,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马克思却将大部分学习焦点放在哲学和历史上,这使他成为了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马克思,而不是律师马克思。
  影片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马克思,其中有两条线,一条是与妻子燕妮的感情线,燕妮出身名门望族,为了跟马克思在一起,放弃了原本优渥的生活,跟马克思在困境中相互扶持,成为马克思最重要的“秘书”。他们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两个人仍然不忘初心,为无产阶级发声。另一条是与恩格斯的友情线,马克思与恩格斯是互相欣赏的,一个被驱逐,生活艰难却不改其志,一个家境优越却满怀抱负,两个人都有改变世界的想法,而改变的方式是通过手中的笔,他们两人的相识,让全世界风云变。
  影片中无产阶级领导人的坚定信念,恩格斯的妻子说为了奋斗,自己必须保持贫穷,还有共产主义领导人慷慨激昂的演讲,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也要像马克思一样不忘初心,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2
  《青年马克思》讲述了1844年,年轻的马克思在巴黎与恩格斯相识,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一起,合作撰写《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由于立法机关偏袒林木所有者,因此将他人拾捡林木的行为定义为盗窃,影片开头将拾捡林木的底层贫苦人民和冷酷的执法者之间的对立冲突呈献给观众,由此引出马克思写下批判当局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最终导致《莱茵报》被查封的背景,简单的情节却使青年马克思嫉恶如仇、观点犀利、直言不讳的形象烙在观影者的心间,而当时社会的残酷现状,也让人明白了马克思想要理解这个世界、阐述这个世界、改变这个世界的原因。
  随后,本片围绕几位与马克思关系密切的人物,将马克思青年阶段的重要事件串联起来。这其中有理解支持马克思的妻子燕妮,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恩格斯,有敢爱敢恨、热爱自由的玛丽等等等等。身为名门之后且美丽高贵的燕妮却爱上了平民阶层的马克思;资产阶级生活富足的恩格斯却和为无产阶级发声、困苦拮据的马克思成为挚友。他们的爱情、友情看似充满了矛盾和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却合情合理。燕妮虽为贵族,却讨厌条条框框充满压迫的旧世界,她希望逃离希望打破这些窠臼,因此她理解马克思的抱负,赞同马克思的思想,是马克思生活中的夫人,工作上的助手;恩格斯虽然是工厂主子弟本应代表资产阶级但他却同情无产阶级,爱上了纺织女工玛丽,与贫苦的工人打成一片,想要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所以他欣赏马克思的主张,赞叹马克思的学识,他是马克思现实中的挚友,也是马克思思想道路上互相鼓励的战友,正是他们共同的理想,让他们惺惺相惜、凝聚在一起。
  哪怕经历了再多的苦难、挫折,遭受到了再多的驱逐和离别,马克思和燕妮不渝的爱情、和恩格斯真挚的友情,都因他们共同的理想信念而闪耀着动人的光辉,历久弥坚。同样的,他们共同的理想信念也因为爱情的呵护、友情的扶持,孕育出更多更伟大的结果:引领历史唯物主义走向舞台,推动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转变,提出无产阶级改变现状不是靠善良和妥协而是靠反抗和斗争……曾经在历史书上所学的内容逐一在影片中具象化,《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是影片的高潮也是结尾,看着荧幕中和《共产党宣言》相关的一个个句子印刷出来,一篇篇内容呈现出来,让人不禁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却又怅然若失、不忍散场。
  马克思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此按下不表,本片仅通过讲述他的身边人和事,使观众了解青年时期的马克思。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也如同我们每个青年人一样,有直率、也有骄傲,获得过成功也遇到过坎儿,谈过恋爱也交过朋友,玩过小花招也怼过人,让人觉得没有距离感,让人觉得马克思不再是书本上的大胡子,而是如此的有血有肉,如此的鲜活有趣。但除此之外,扪心自问,同样是青年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自己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如马克思恩格斯般伟大的人物有几何,如他们一样朝着远大的理想而迈出坚定脚步的人又有几何,为什么他的爱情和友情如此令人羡慕、他们的人生如此的熠熠
生辉。
  网络上最近有一句话很出名——“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但是作为青年人,在观看本片时,脑海中浮现的不是这些“小确幸”,而是后面一句“愿你路上有良人相伴,愿你所有快乐无需假装,愿你此生尽兴、赤诚良善”。上面自问的问题或许隐约有了答案,想来应该以祝愿来回答,愿你我都如同马克思那样,不再迷茫彷徨,心中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身边有良人相随、朋友二三,仗剑天涯、红尘作伴,快意江湖、不负人间!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3
  《青年马克思》讲述伟人卡尔·马克思在过去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艰苦奋斗经历的电影在影院播出。为深度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精神,纪念马克思诞辰x周年,我院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校学生会组织干部,干事作为代表参与观影。
  首先这部电影中的青年马克思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坚持不放弃,对事业、生活
、朋友的热情,看准目标,砥砺前行,锲而不舍。其次这部电影十分真实,不是将马克思恩格斯推上神坛,而且从一个近乎平凡人的视角去讲述了最朴实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片中的青年马克思积极奋斗,与资本主义势力对抗到底即使受到资本阶级的迫害,也不改初心。马克思也曾叛逆过、迷惘过、苦恼过,但他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坚持梦想、敢于批评、勇于实践、不畏苦难,一步一步朝着那个最初的梦想靠近。我想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更需要这种为幸福努力奋斗的精神。
  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更可以提高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
  我们青年大学生应该有自己想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前方尽管布满荆棘,但我们也要勇往直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名合格的青年大学生。为了真理付出自己的一切。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4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篇5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x周年,我同大家一起怀着对马克思崇高的敬仰,上午赴影院观看了电影《青年马克思》。
一边是友情一边是爱情
  马克思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奠基人。马克思是他那个时代的巨人。为了革命理想,为了科学革命,他舍弃了个人生活的幸福。为了工人的八小时工作权利,他自己却长期每日工作十六小时。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他都加以批判地继承,都批判地考察。所以,x0年他被英国媒体评选为千年思想家,是当之无愧的。
  与现在研究理论的学者和科研工作者不同,马克思的一生是贫困的一生。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理论创作岁月里,不是在平静的书房和优越的条件下度过的,而是经历无数艰难和坎坷的。正如恩格斯说的“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 诅咒他。”马克思侨居伦敦的许多年里,经济上常常贫困到没钱买面包,付房租的程度。然而病痛的折磨和生活的贫苦并没有动摇马克思创作的决心。他在1859年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道:“我必须不惜任何代价走向自己的目标,不允许资产阶级社会把我变成制造金钱的机
器。”马克思对于理论真理的探索和求知的热情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宣誓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信念。
  我们要深入学习马克思理论,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并根据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作为单位的青年职工,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以影片中的青年马克思为榜样。热爱事业,立足岗位,在工作中锐意进取,顽强拼搏,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以坚定的信念迎接挑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