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 第5课时 唱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 ||
主备人 | 宁忠臣 | 授课日期 | 2017年月日 |
教材 分析 | 这是一首歌颂民族团结的儿童歌曲,学生从小就从多方面接受民族团结的教育,是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四二拍,词曲关系基本上是一字对一音,易学易记。第一、第二乐句与第三、第四乐句基本相同。扩充的结束句具有总结性和抒情性,由于结束在主和弦的三音上,给人以余音未尽的感觉。 这首歌曲节奏鲜明,具有跳跃感,非常适合边唱边舞,同时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
设计 理念 | 本单元教学内容由读童谣《朋友》、唱歌《好朋友》《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欣赏《洋娃娃之梦》、歌表演《两只小象》、学乐器“三角铁和铃鼓”、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组成。其主题是增进友谊,培养合作精神。 本单元的设计安排是在第一、第二单元学习和积累的基础上,着重激发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的兴趣。 读童谣《朋友》、唱歌《好朋友》、歌表演《两只小象》都是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进行音乐节奏和节拍的学习;欣赏钢琴独奏《洋娃娃之梦》,感受洋娃娃纯真可爱的音乐形象和奇幻梦境;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是通过学习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表达各族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学乐器“三角铁和铃鼓”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三角铁和铃鼓的音特点及演奏技法,并用这两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读童谣《好朋友》,是本套教科书第一次正式出现“声势”。“声势”的运用,是一二年级教材修订的一项主要内容。 | ||
教学 目标 | 1.学唱歌曲,并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能用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为歌曲伴奏。 3.通过即兴表演和伴奏,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与能力;培养热爱集体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 ||
教学 重难点 | 通过即兴表演和伴奏,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与能力;培养热爱集体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 ||
教学 准备 | 多媒体,电子琴,课堂打击乐器 | ||
教 学 过 程 | 1.复习导入 (1)复习演唱歌曲《好朋友》,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在一起在一起是什么歌(2)从《好朋友》过渡到《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引导学生拓宽好朋友的概念:不仅同学是好朋友,56个兄弟民族也是好朋友,世界各国人民都是好朋友。学生的心胸宽广了,唱歌时的情感才能更加真挚。 2.聆听范唱 (1)教师自己范唱或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学生聆听歌曲内容。 (2)聆听歌曲录音,学生随音乐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第一至第四乐句)。 3.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 (2)分句教唱歌词。指导学生唱好特殊的节奏型,唱出欢快、跳跃的感觉。 (3)教师讲解反复记号的作用,学生试唱。 4.表现歌曲 (1)学生设计休止符处的动作,拍手或呼喊,分组汇报表演。 (2)教师请几个小组各自表演一两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然后随着《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伴奏边唱边舞,各组动作尽量不要雷同。 (3)师生共同评价。 5.合作表演 全班同学分组合作(演唱、伴奏与舞蹈)表演,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投入。 | ||
板 书 设 计 | |||
教 学 反 思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