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
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
一、学科简介
1.一级学科简介
(1)学科概况
对外汉语专业介绍“中国语言文学”即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学,指中国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学。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语言文学的研究和教育。1981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科专业点,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多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2)学科内涵
中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以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注重从跨国、跨语言、跨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语
言和文学现象。既正确把握中国语言文学自身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规律,也通过中国语言文学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语言文学的联系和比较,加深对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学共性和个性的认识。
(3)学科范围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现设置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研究方向。这些学科相互联系和渗透,从不同角度考察、整理和研究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学现象,并同相关学科密切联系。
2.学科方向简介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针对外国人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涉及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化学等。该学科旨在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本质特征及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从而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培养目标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通过专业学习,学生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同时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者,能攻读高一级的学位,也能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和现代传媒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以及各级机关和企事业等单位的文字和行政工作。
3.通过专业学习,能够掌握对外汉语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对外汉语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学位获得者应具有优良的学术作风,杜绝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4.硕士研究生要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要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用外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
三、质量标准
1.总体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努力拓展知识面;具有优良的学术作风;能够高质量完成学位论文。
2.具体要求
(1)加强课程学习,掌握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学科的全面、系统的知识;广泛阅读文献,增加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
(2)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优良的学术作风,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研究。
(3)在夯实理论学习的基础的同时,注重培养学术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能够参加相关的科学研究;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能在本学科领域内有所发现。
(4)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5)学位论文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完成。
四、学制与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五年。
总学分为36学分,其中专业基础学位课不少于21学分。
五、培养方式
在培养方式上以课程学习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将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的能力,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强化学习基础,促进全面发展。以课程学习为基础,重点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对相关领域进行自主研究。
2.优化考核方式,鼓励多样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社会调查、方案设计、研究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
六、培养环节
1.硕士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最终由导师审查通过后上报学院备案。
2.在学生的课程考核上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尤其突出培养学生自主课程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对学生选课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
3.充分发挥经典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本专业按研究方向列出硕
士生必读的经典文献,提出阅读和考核要求。硕士生必须在第一学期结束前完成相关研究方向的文献阅读综述报告,系统分析相关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动态。
4.在前期的广泛阅读文献和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与实际项目、课题或需解决的问题相结合,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进行开题。开题时间一般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
5.学院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进行专门的指导,培养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科研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硕士学位论文实行校内外专家评阅和随机抽检盲审制度,通过后方能进行答辩。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