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以惠州学院为例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以惠州学院为例
朱淑仪;陈乔君
【摘 要】选取惠州学院五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作为研究的样本,调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如下:国内就业是主流,专业不对口情况严重,专业能力对就业的影响不大,实践对择业、工作或学习的影响不大.在分析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业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名称】《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5)004
【总页数】3页(P97-99)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就业情况;专业能力
【作 者】朱淑仪;陈乔君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广东惠州516007;惠州学院,广东惠州516007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H195
自从1981年对外汉语专业(现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在全国招收了第一届本科学生后,全国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校从2000年的16所,激增到目前的80多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应届毕业生人数也迅速增长。
但很多顺利毕业的学生并没有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对口就业率非常低几乎是国内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就业前景并没有专业发展前景看上去那么美。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对外汉语培养出来的学生,论教育不如教育学的学生,论汉语水平不如中文系学生,论英语不如英语系学生。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毕业生在求职时常常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从学生的角度看,完成四年学业后,毕业时却不能真正成为一名汉语老师,甚至求职时遭拒,令人感到迷茫。从学校的角度看,培养了四年的学生并没有“走出去”,成为一名汉语老师,工作时还被否定,学校需要反思问题所在。从行业的角度看,“汉语热”和“教师荒”的双重矛盾下,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汉语教师的就业渠道也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惠州学院从07年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目前已经毕业的学生总共5届学生,样本数量相对充足,具有研究和参考的价值,因此选取5届(11届-15届)共120名同学作为研究样本。
问卷总体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基本情况、就业情况、专业对就业的影响。
本次的调查对象是惠州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1届至15届的学生。问卷的发放主要通过在各年级的发放问卷链接,并调动各级毕业生积极填写。问卷回收121份,其中一份多处空白,故实际有效问卷为120份。
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个人基本情况分析
(1)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
本次回收的120份有效问卷中,男性16名,女性104名,这主要是因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数为女生,男生所占比例较小。
(2)选择专业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自己爱好选择本专业的人数接近一半,占43.8%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调剂率较高为30.58%,大部分学生选择专业时都比较盲目,有部分学生在问卷中表示选择该专业是由于老师介绍或想学英语,甚至有些是没有考虑随意填报。 除了13届,其他四届的学生选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原因大部分是出于兴趣爱好,没有考虑其他的因素。他们热爱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想继续学习外语,并且怀着将汉语推向世界的愿望。
(3)对选报专业的前期了解情况
报考专业前多方了解情况,认真研究专业,考虑就业的仅2人,50.41%的人只是稍微了解,没有考虑就业的情况,这可能对毕业后就业有所影响。所以新生在选择报考专业前可多方咨询专业相关情况,避免遗憾。
(4)就业前景评价
在调查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堪忧,认为形势严峻和不太乐观的分别占22.31%和57.02%,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相关工作就业渠道狭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等诸多原因使大部分毕业生对本专业就业前景感到担忧。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相关情况分析
(1)目前工作状态
调查结果显示,在国内就业的占82.64%,目前读研占8.26%(13届4人,14届3人,15届3人)。自主创业的占1.65%,2人均为11届男生。海外就业的占0.83%,1人为10级。未正式就业的占5.79%。总体就业率达94.21%。
(2)国内就业方向
调查结果显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中小学和企业,中小学占36%,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师范专业,故大部分毕业生选择进入中小学成为一名老师。企业占39%,相对其他岗位,企业的包容性强,有更多的选择。培训机构占据份额较少仅6%,进入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分别为8%和6%;其他类型占5%。
(3)从事的行业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联系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从事行业与专业有联系的仅占12.5%,可见专业不对口情况严重,就业对口率低。
(4)选择非对口工作的原因
对外汉语专业介绍调查得知,有50%人选择非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原因是“就业渠道缺乏”,“有更好的选择”占16.67%,转行是毕业生另一个选择;学生觉得自己无法胜任汉语国际教育相关工作的占11.76%。“担心就业前景,认为对口就业不稳定的”占10.78%。
(5)工作的满意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比较高,选择“对目前工作较满意”的占57.69%,大部分拥有良性的心理状态。选择“ 对工作满意度一般”的占35.58%,而对本人从事工作感到不太满意甚至很不满意仅占5.77%。可见对目前工作的态度大都是正面的。
(6)工作的劳动力强度
工作劳动力强度正常占 55.77%,工作劳动力强度基本处于正态分布,可见大部分人的工作压力正常,少部分工作压力大。
(7)薪资水平及其与所从事工作的关系
月收入大于6000元的占12.5%,月收入介于4000元至6000元的占41.35%,月收入低于4000元的占约44%。
(8)对目前自己从事行业的前景持何种态度
50%的人对自己所在行业的前景持一般态度,33.65%持乐观态度,可见大部分人基本看好自己所在行业的发展。
3.调查结果小结
结论一:国内就业是主流。
84.29%的毕业生目前在国内就业,8.26%的人目前正在深造。
结论二:专业不对口情况严重,想要“对口从业”却苦于无路。
调查显示专业对口就业率仅1.92%,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供给和社会的需求是不对应的,即使有海外实习工作经历的毕业生回国后也转向其他行业,汉语国际教育就业前景堪忧。调查数据折线图显示就业对口率有小幅度提升,但将来会否持续向好,仍
是未知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