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管理问题的研究
作者:石海洲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第05期
作者:石海洲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第05期
摘要:社会保险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福利制度,养老保险又是社会保险项目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就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管理问题做出一些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养老保险关系 跨省转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人越来越重视自身福利建设,近年来频发的“社保可以跨省转吗退保潮”和“十七大”提出的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都将社会保障推向了舆论的焦点。
1 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管理问题的研究意义
1.1 探索农民工退保原因,提高养老保险参保率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之所以近年来广受社会的关注,从表面看,是因为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农民工“退保潮”问题,尤以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为甚。而农民工退保的直接原因是他们缴存的养老保险不能随身转移,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参保热情。据统计,由于养老保险关系无法异地转移接续,农民工的基本养老保险总体
参保率仅为15%[1]。
1.2 依据“蒂布特选择”,对长远经济产生正面影响 “蒂布特模型”是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模型,跨区域流动的劳动者具有消费者和投票者的双重身份,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的养老金待遇及养老设施的配置等资源的差异比较大,这些信息能够为人们所了解,在户籍制度放开和养老金可转移的条件下,劳动者能做出最优的“蒂布特选择”,即会在经济、社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养老待遇较好的地区居留并度过晚年。
根据上述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达的东南部地区可以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并可以因此获得长期稳定的养老保险基金积累,而养老保险制度有待发展的中西部地区,可以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集中资源发展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的流动在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环境下,有利于养老保险资源全国性优化配置和全体国民福利的改善。
2 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的管理问题解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