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三维二轮专题:拉分考点三 必考文言文概括分析(4...
拉分考点三⎪⎪⎪
必考文言文概括分析(4分)——题目虽稍难,但4分需保全
2017年江苏卷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取消了概括分析选择题,顺应全国卷的大趋势,增加了1个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选择题,以促进考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至此,在江苏卷中,主观简答题和客观选择题并行考查文言文概括分析的局面已终结,主观简答题成为江苏卷考查文言文概括分析的唯一形式;因此,在二轮复习中,把握文言文概括分析简答题的题型特点与解题技巧至关重要。
题型研究——6大题型剖析
题型一 概括主要情节
情节是作品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就文言文而言,要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准确厘清相关人物在不同时段(一般为任职的不同时期)依次做了哪些事情,要按照题干的指向概括相关情节。
[例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
大司马桓温欲有事中原,使尚(谢尚)率众向寿春,进号安西将军。初,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时康献皇后临朝,即尚之甥也,特令降号为建威将军。初,尚之行也,使建武将军、濮阳太守戴施据枋头。会冉闵之子智与其大将蒋干来附,复遣行人刘猗诣尚请救。施止猗,求传国玺,猗归,以告干。干谓尚已败,虑不能救己,犹豫不许。施遣参军何融率壮士百人入邺,登三台助戍,谲之曰:“今且可出玺付我。凶寇在外,道路梗涩,亦未敢送玺,当遣单使驰白。天子闻玺已在吾许,知卿等至诚,必遣重军相救,并厚相饷。”干乃出玺付融,融赍玺驰还枋头。尚遣振武将军胡彬率骑三百迎玺,致诸京师。升平初,卒于历阳,时年五十。谥曰简。
(选自《晋书·谢尚传》,有删改)
根据文中内容,简述谢尚获得传国玺的经过。(4分)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概括主要情节的能力。答题时,应明确题干具体要求,在文中认真筛选相关信息。注意与获得传国玺事件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交代清楚,相关人物做了哪些事情,要叙述得准确简明。
[参考答案] 谢尚派戴施据守枋头,冉智与蒋干前来归附,并派刘猗到谢尚处请救兵。(1分)戴施向刘猗要传国玺,刘猗回去将事情告诉蒋干,蒋干犹豫不决,没有答应。(1分)戴施派何融率领一百名壮士进
入邺城,登上三台帮助防守,骗得蒋干的信任。(1分)蒋干交出传国玺,谢尚派人迎接传国玺并送至京师。(1分)
[参考译文]2016江苏高考时间
……
大司马桓温打算北伐中原,让谢尚率众进兵寿春,进号为安西将军。当初,苻健的部将张遇向谢尚投降,谢尚没能
安抚关切他。张遇恼怒,占据许昌反叛。谢尚讨伐他,被张遇打败,被拘捕交给廷尉审理。当时康献皇后摄政称制,她是谢尚的外甥女,特下诏令降号为建威将军。当初,谢尚出征时,派建武将军、濮阳太守戴施据守枋头。适逢冉闵的儿子冉智与他的大将蒋干前来归附,又派使者刘猗到谢尚处请救兵。戴施留住刘猗,向他要传国玺,刘猗回去后告诉蒋干。蒋干认为谢尚已被打败,担心他不能救自己,犹豫不决没有答应。戴施派遣参军何融率领一百名壮士进入邺城,登上三台帮助防守,骗蒋干说:“现在可以把传国玺交付给我。强寇在城外,道路不通,也不敢运送传国玺,应当派使者单骑奔告朝廷。天子听说传国玺已在我处,知道足下等人的至诚之心,一定会派遣重兵来救援,并将会有重赏。”蒋干就拿出传国玺交给何融,何融带着传国玺就奔回枋头。谢尚派振武将军胡彬率三百骑兵迎接传国玺,送至京城。升平初年,在历阳去世,终年五十岁。谥号为简。
题型二概括形象特点
概括形象特点是江苏高考文言文简答题考查的重点,从命题实际来看,可分为人物形象特点和事物形象特点。2015年江苏卷考查“治学方面的特点”,2017年江苏卷考查“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考查的都是人物形象特点;2016年江苏卷考查“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考查的就是事物形象特点。
[例2](2016·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蓘②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
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臵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臵高等。
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寀多名下士。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
袴子。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满六载,考卓异第一。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 [注]①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②藨蓘:耕耘。
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4分)
[解题指导]本题要逐段阅读原文,明确每段的主要内容,并到符合题干要求的关键语句。由“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可知,科举考试中书法的重要性;由“遂输粟入太学”可知,当时可以以捐纳财物的方式进入太学。由“友人以经书题相商”“《易经》以大父拟元”可知,经书是考试内容;教谕认为“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但是主考官“一见,抚掌称大妙”,结果“《易经》以大父拟元”,可见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
[参考答案]考生书法的优劣对考试成绩有影响;可捐纳财货进入太学;考题出自经书;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我的祖父名为张汝霖,号雨若。年幼时便喜欢古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年少时不愿意刻苦练习书法,字体丑陋笨拙,参加科举考试,总是考不中。于是向官府捐纳财货进入太学读书,艰难窘迫、坎坷不顺长达二十年。曾祖父张文恭去世,家族的灾难逐渐到来。祖父在龙光楼读书,撤掉楼下梯子,让人用轴轳传送食物,三年都没有下楼。江西邓文洁来到越州,凭吊张文恭,张文恭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邓文洁攀折枝条哭泣,悲伤呜咽着离开。祖父在驿馆为他送行,邓文洁面对祖父闷闷不乐,因为文洁听到嫉妒祖父的人说的话,谣传祖父打算开酒馆,不从事读书写作已经很久了,所以看到祖父就长吁短叹。这一日将要分别,(邓文洁)回头对祖父说:“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持住先人的事业。”祖父哭着说:“侄儿命运坎坷,只是耕耘却没有收获罢了,读书学习不敢不勤奋。”文洁说:“有这回事吗?我姑且当面考考你。”于是命制了“六十而耳顺”的题目,祖父挥笔疾书,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文洁惊喜地赞赏道:“你的文章应当在世上扬名,怎么就被阻于科举功名之外了呢?你的父亲大概后继有人了!”
甲午年正月初一,祖父就进入南都,在鸡鸣山读书,日夜不止,患了眼病,在帏下安静地打坐了三个
月。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参加科举考试,还没有到中午,就写完了文章,文章分发到一位老教谕房内。老教谕拿自己选取的文章,呈给大主考官李九我。李九我责骂文章不够好,下令第二次呈上文章,呈上的文章不够优秀,又一次呈上,第四次、第五次呈上文章,房中的文章快要送完了,教谕恼怒地哭泣起来。主考
官检查他呈上的文章还缺少七卷,询问教谕,教谕说:“那七卷文章很不通顺,只能留下来当作笑料罢了。”主考官说:“赶紧取那些所谓的笑料来!”李公一见(祖父的)文章,拍手称赞,认为文章写得很妙,洗掉原来的评分另用丹铅重新打分。《易经》这一科目把祖父划作第一,龚三益第二,其他的都划归高等。
乙未年,祖父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清江令,调任广昌,同僚中有很多享有盛名的人。黄贞父先生喜欢戏谑嘲弄他人,轻视祖父是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巡抚刚下达了疑难案件,下令让五县会同审讯此案。贞父告诉诸位同仁说:“审讯的文书按照惯例应该归我做,我不做,诸位也不要做,我要用这个为难张广昌。”祖父了解他的意图,也没有坚决推辞,挥笔疾书写下几千字,都引经据典作为依据,断案像老吏一样纯熟。贞父惊讶地称赞说:“奇才啊!奇才啊!”于是就和祖父建立了交情,成为意气相投的好朋友。祖父在广昌任职满六年,考察政绩出众,名列第一。
题型三探寻事件原因
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本,应引起重视。
[例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友人论师书
钱大昕
……(第一、二段略)
足下①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②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直、谅、多闻,谓之三益。不识仆之戆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有删改) [注]①足下:指作者友人。②硁硁(kēnɡkēnɡ):形容浅薄而固执,此为谦辞。
请根据第三段文意,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友人”老师的原因。(4分)
[解题指导]题干中已经明确指出筛选信息的标准,即“作者拒绝做‘友人’老师的原因”,同时明确指出了答题区间为第三段。分析语段内容,可提取出关键语句,如“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仆之硁硁自守,不干人以私”“亦何忍以误足下乎”等,然后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①自己的才学品德不足为师;②自己的能力不能引荐友人;③自己性格固执,不愿求人;④不忍心看到友人被世风迷惑。(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您跟我不是一天的交情,却急于想以我为老师。我自己思量,我的文章道德不足以成为您的老师,而权势能力又不足以去引荐提拔您。如果想借助我来结交一两个大人物,我很少能成为援手,因为我浅薄而固执,自己坚持操守,不用私事去求别人,这是朋友们都知道的。我本来不想自己犯错,又怎么忍心来让您犯错呢?如果您认为我粗略通晓经史,可以有浅陋的意见供您询问,以后用平等的身份交往相处就足够了。正直、诚信、见识广博的人,是三种有益的朋友。不知道刚直的我,能不能攀附您当您的一个益友呢?希望您裁断明察。
题型四提炼作者观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最高层次。在一般的记叙类文言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没有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等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还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
对于议论类文言文而言,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内容或阐发观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
[例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定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有膂力,便弓马,议论慷慨。授常州推官,精敏善决狱,称强吏。魏国公徐俌与民争田,文定勘归之民。刘瑾入俌重贿,兴大狱,巡抚艾朴以下十四人悉被逮。文定已迁成都同知,亦下诏狱,斥为民。瑾败,起补嘉兴。
……
寻迁广东右布政使。未赴,而世宗嗣位。上忠等罪状,且曰:“曩忠、泰与刘晖至江西,忠自称天子弟,晖称天子儿,泰称威武副将军,与天子同僚。折辱命吏,诬害良民,需求万端,渔猎盈百万,致饿殍遍野,盗贼纵横。虽寸斩三人,不足谢江西百姓。今大憝江彬、钱宁皆已伏法,三人实其党与。
乞速正天诛,用章国典。”又请发宸濠赀财,还之江西,以资经费;矜释忠、泰所陷无辜及宁府宗人不预谋者,以清冤狱。帝并嘉纳之。
请根据第二段的内容,概述伍文定向世宗上奏并申明了哪些看法。(4分)
[解题指导]题干已经指明答题区间,即第二段,考生从第二段中筛选出关键信息,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即可。伍文定向世宗上奏,提出了多项请求。“曩忠、泰与刘晖至江西……乞速正天诛,用章国典”是伍文定对张忠等人的检举及处臵意见;“又请发宸濠赀财,还之江西,以资经费;矜释忠、泰所陷无辜及宁府宗人不预谋者,以清冤狱”中间是分号,每一分句都可以概括出一个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①检举张忠等人的罪状,并请求杀掉张忠等人;②请求发放宸濠的资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