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规划发展史
上海市
上海市简称沪。地处我国东部海岸中段,长江入海口。自古为海边渔村,春秋为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1927年设市。现为我国三大直辖市之一,辖14区、6县。为我国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全市面积5800平方千米。人口1415万(1949年503 万入),其中城市人口约869万。是我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端,市西部青浦、松江、金山一带,大约六千年前就己成陆,市区成陆年代较晚,约在十世纪中叶的五代未才全部形成。地势低平,平均海拔4米左右,仅西部松江县有少数残丘,天马山最高,海拔97.5米。长江口的崇明岛面积950多平方千米,是我国仅次于台湾、海南的第三大岛。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一月平均气温3.5℃,七月27.8℃,无霜期8个多月。年降水量1124毫米。6月中起有约20 天梅雨季节。79月有台风雨。主要河湖有源于太湖、流入长江的黄浦江及其支流吴淞江、青浦淀山湖。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近代工业的发展历史有100多年。但旧上海是帝国主义压榨中国人民的据点,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建国以来,上海轻纺工业经改造调整,进一步发展了化纤、塑料、日用化工、耐用消费品、家用电器等部门。而重工业、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部门也发展迅速,航
空、航天、汽车工业正在崛起,已成为能生产高精尖产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和上交税利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化纤、电子计算机、照相机等产量占全国40%以上。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内外贸易额均居全国各大贸易中心首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也在全国四个直辖市中居第一位。服装、毛呢、皮鞋、化妆品、儿童玩具、金银饰品、各种传统工艺品、食品,花品种齐全,是驰誉国内外的购物中心。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近年来上海金融业务迅速发展,在国内外金融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伦敦、巴黎、纽约、新加坡、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设有联行。
上海是西太平洋地区重要国际港口城市,国内外联系广泛,交通、通讯比较发达。黄金水道长江和沪杭、京沪铁路干线,使上海成为贯通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40多条航空线通往国际国内各大城市。上海港被称为上海经济命脉,现有万吨级码头泊位约50个,下设10多个装卸区,港口吞吐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黄浦江可通2 万多吨轮船。上海又是国内国际通讯枢纽之一,全国对外通讯中有三分之一通过上海卫星地面站和中日海底电缆传输。上海是中国工业科技的最大基地。拥有800多所科研机构,55万科技人员,51所全日制高等院校。新型材料、电光源、激光、电子新技术、基础理论、边缘科学迅速发展。上海旅游业发展迅速,开辟了市内外以及至北京、武汉等地的旅游线。本市名胜主要有豫园,玉佛寺,“中共一大”会址,孙中山、鲁迅故居,嘉定孔庙,汇龙潭,古猗园,淞江方塔,醉白池,吴淞口炮台等。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城市合理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上海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较长的历史,而城市规划工作,则是随着近代城市规划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发展,租界分割状况的消除,逐步开展的。
上海原是一个渔村发展起来的沿海集镇。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县,而后筑城。城厢大小街巷数十条,形成小方格的道路网,设有县衙、县学(文庙)、同业公所、会馆等;沿黄浦江一带,形成商业贸易较为集中的地区,万商云集,享有“东南名邑”美称。具有传统建筑艺术特的民居、园林以及城隍庙的市集形成了“庙、园、市”三位一体的布局,颇具特。战争后,上海被迫开埠,相继辟设了英、美、法租界。整个城市遂由华界地区和租界地区连接而成。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布局结构混乱,分割畸形。租界地区的建设和扩张,加速了上海城市化的进程,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成为远东最大的城市和工业、金融、商贸中心,在全国领先建设了近代较为先进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城市的建筑具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显示出城市的重要标志和某些特风貌。租界内制订有较为完整的道路红线规划、建筑规则和土地使用的局部区划规定,据以实施营造管理。这些为以后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所承袭和借鉴。
民国16年(1927年),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确定在江湾一带建设新市区。民国18年,成立上海市中
心区域建设委员会,负责制定《大上海计划》、《全市分区及交通计划》和《市中心区域计划》。这些计划吸收了若干欧美城市规划思想,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组织方法,是近代上海城市总体性规划的开端。市中心区域计划的小方格与放射路相结合形式的道路网和轴线对称的公共建筑,部分付诸实施。现被列为上海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和风貌保护区。
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上海。这时租界已经收回,上海人口增至500万人,城市畸形发展积累的许多矛盾,更趋尖锐化。为适应战后重建和复兴,上海市政府责成工务局筹备都市计划工作。民国35年8月,成立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开始制定《大上海区域计划总图初稿》,民国36年2月和6月,分别完成了大上海都市计划二稿和三稿。这是第一次编制上海整个城市的都市计划方案。运用西方“有机疏散”和“卫星城镇”理论,规划了城市布局结构形态;运用“快速干道”理论,将道路按功能分类,规划了城市干路系统。随后,还运用“邻里单位”理论,规划了闸北西区改建方案作为示范。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市工务局设立营造处,制订了《上海市建筑规则》和《上海市建成区营建区划规则》,对各类建筑工程进行建筑设计审查、核发建筑施工执照的管理,逐步开展了工厂设厂等的区划管理。
这一时期的都市计划和营造管理,积累了一些调查研究资料和建筑档案资料,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程序和规范,为建国初期开展城市规划,进行城市建设管理,奠定了初步基础。
民国38年(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恢复和发展生产,关心众生活,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市政建设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首先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方针,开创了上海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1950年3月,市人民政府邀请苏联专家希马可夫和马莱尼柯夫等来沪对上海市改建和发展前途进行研究并作了专题报告。1953年9月,政务院城市建设总局委派该局顾问苏联专家穆欣来上海指导城市规划工作。在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指导城市规划与有关部门编制了《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并作专题报告,引进了苏联城市规划理论和工作方法,推进了上海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这个规划方案提出,用社会主义改造城市的方法,在保留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城市基础上,加以彻底整顿、重新规划,贯彻实用、经济和美观的基本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城市的性质和特征。这个规划方案,运用苏联城市人口劳动平衡法则,规划城市人口规模为550万,城市用地规模为550平方公里,布局形态呈团块状集中发展。规划了海港、铁路和文教区,调整工业区的分布,将居住用地划分成二三十个居住区,每区设有区中心及文化休息公园。规划了市中心、分区中心以及包括铁路客站、海港客运站等专业社会活动中心,以环状和放射道路相互通连,构成环状放射的城市干道和广场系统。在保留外滩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规划了自外滩沿福州路经人民广场、规划的市政府大夏、伸延至延安中路向西的城市建筑艺术布局的中轴线,突出强调了城市规划中建筑艺术布局。提出城市规划中的土地使用分区、社会活动中心、主要道路、广场、河岸、公园绿地等,在建筑艺术上加以组织,运用现代
建筑中一切技术成就,结合城市特点,综合形成统一的艺术形式,构成新的城市面貌,使上海成为体现富强、壮丽面貌的社会主义城市。
建国以后至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期,上海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除了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外,经济建设主要是挖潜改造加强工业薄弱环节。同时为维护城市安全,将混杂在居住区内的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工厂迁往郊区。于是规划辟建了闸北柳营路地区、徐家汇裕德路地区和卢湾龙华路地区3个小型工业区以及桃浦有害工业区。在改善棚户简屋地区生活环境的同时,对住宅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按照“六统”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分配和统一管理的办法,规划建造了曹杨、控江、鞍山、天山等9个居住新村。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主要反映在按照城市规划功能分区调整相互间的组合关系,并通过水、电、煤气等的环网、环流工程和建设沪东、沪西工业区之间以及工业区与铁路站场之间的干道等,使整个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城市布局形态则在原有单心团块状的基础上,在原有行政区划范围内,采取“填空补实”和“由内向外”的方针,适当发展。
1955年4月,上海市规划建筑管理局成立,集中统一了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但面对工农业发展和经济改组的新形势,存在被动应付的局面。1956年6月,国家城市建设部部长万里来沪调查研究,在城市建设工作干部会上,对上海
旧城市改造的规划思想和方法、当前城市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城市规划要
促进生产发展;注意实事求是,原则性与灵活性要很好结合;要集中力量抓紧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在此基础上考虑远景发展要求。1956年,中共中央主席《论十大关系》发表以后,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的战略转变。市规划局在新形势下编制了《上海市1956~1967年近期规划草案》,以适应上海工业按照“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方针及对工业布局和结构进行调整、改组的需要。彭浦机电工业区和漕河泾仪表工业区就是据此规划开辟的。
1957年12月,中共上海市第一届第二次代表大会作出“在上海周围建立卫星城镇,分散一部分工业企业,减少市区人口过分集中”的决定。1958年,国务院先后决定将嘉定、宝山、川沙、松江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根据市计划委员会提供的上海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资料,编制城市建设初步规划,开展对上海郊县发展卫星城镇设厂条件的调查研究,编制闵行总体规划。由此,上海开始第一个卫星城——闵行的建设,引导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的重大调整。
1959年6月,上海市人民委员会邀请建筑工程部规划工作组来上海帮助编制城市总体规划。10月,规划工作组完成《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意见》,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听取并原则同意这个意见。这个规划在总结上海城市规划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逐步改造旧市区,严格控制近郊工业区的发展规模,有计划地建设卫星城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针。按照城市规划要为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创造条件,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先进城市之一的主导思想,从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文化科学技术中心,最大的港口城市,以及住宅、环境和绿化
建设是上海城市建设中的中心任务出发,对旧市区工业调整与人口规模问题、外围地区(含近郊工业区和卫星城镇)工业与人口分布问题、旧城住宅改建与用地指标问题、城市绿化和城市建筑面貌问题等作了专题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提出了规划意见和方案。旧市区按照相对集中、三级和三类(工业区、工业街坊、工业点和保留、过渡、迁出)处理的原则,进行工业布局调整规划;外围新建与旧区改建同时并举,近期以外围地区新建为主的余额规划建设原则;结合江河水面、公共建筑和干道广场,建立环城绿带、隔离绿带的绿化系统规划;强调结合黄浦江和苏州河面貌的改造,调整岸线使用,并对市内交通和干道系统等方面,包括铁路北站西移、“蜂腰”地区交通、干道宽度和管线综合等,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意见。
1958~1960年期间,上海在规划建设闵行卫星城的同时,相继规划辟建了吴泾、嘉定、安亭和松江等卫星城;规划扩建了周家渡、吴淞和高桥等近郊工业区;相应规划建设了电厂、水厂、煤气厂、公路、铁路等城市基础设施,为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形成大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和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创造了条件。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城市规划和管理受到严重干扰,基本停滞,城市建设发展缓慢。城市发展由市区向外扩充,市区边缘规划控制的隔离绿带遭受蚕食,近郊工业区与市区基本上连成一片。市区内“见缝插针”现象增多。郊区卫星城和小城镇发展迟缓。根据国家关于在上海发展石油化工的决定,经过城市规划部门选址和规划,按照生产与生活设施同时并举的要求,在杭州湾北岸金山
卫地区围滩造地建设一个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同时形成一个配套完善的新型卫星城。
上海崇明岛旅游1978年,国家决定在上海建设宝山钢铁总厂,市城市规划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选址,经报国务院批准,定点在长江南岸宝山月浦机场旧址地区,同时规划建设了一个由大型企业配套建设起来的与吴淞工业区相结合的卫星城。金山卫和吴淞-宝山两个卫星城的建设,引导形成上海城市向杭州湾北岸和长江南岸两翼发展的格局。
1978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认真抓好城市规划工作”,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方针。随后,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规定全国各城市在二三年内认真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1979年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局恢复建立后,即组织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为使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能够建立在科学依据的基础上,首先研究拟定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在市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发动全市各委、办、局、区、县及有关部门进行广泛讨论,反复修改,于1982年6月9日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印发给全市各有关部门,作为编制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的依据。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实行众参与、专家评议、集思广益的作法,于1983年9月完成《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送审稿)》。同年10月,市长办公扩大会议讨论同意,12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1984年2月9日,市人民政府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
这一时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的方针,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先后规划开辟了闵行和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三资”企业,并与外商合资、合作建造高级宾馆、办公楼和公寓住宅等,力争到本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的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等要求。据此,1986年4月2日,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又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报送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汇报提纲》,对编制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指导思想,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结构,作了一些修改和说明。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1986年4月1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了专门会议讨论,对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必须面向21世纪、面向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