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
作者:***
来源:《科学大观园》2021年第03期
2020年11月26日,官方放出消息,《流浪地球2》定档2023年大年初一。
《流浪地球》推出续集,甚至发展成系列,都不令人意外。毕竟最近20年间,国产科幻
电影能够做到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就只有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
从现在到公映还有两年多的时间,《流浪地球2》会以什么样态呈现在大银幕上?又是否会得到观众的认可?这其中都存在众多的变数。
无论作为小说《流浪地球》最早的一批读者,还是电影《流浪地球》的第一批观众,笔者对这部堪称封神之作的科幻作品一直有着特殊的喜爱之情,不妨对《流浪地球2》可能的样子来一场“无责任大猜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要想分析出《流浪地球2》可能长什么样子,就得先从《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和电影《流浪地球》改编呈现入手。
星际2剧情 既然《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续集,那么照道理说,其也应该依据《流浪地球》原著小说改编。但遗憾的是,作为原著小说的《流浪地球》,很可能没有办法给《流浪地球2》提供充分的情节改编参考。这是由于《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自身的时代性所决定的。
《流浪地球》小说原著发表于2000年,可以看作是刘慈欣的成名作。《流浪地球》本
身的故事布局是非常恢宏的:作者将地球逃离太阳系进入比邻星系的步骤分为五步,称为(1)刹车时代,(2)逃逸时代,(3)流浪时代Ⅰ(加速),(4)流浪时代Ⅱ(减速),(5)新太阳时代。按照以上的“五步规划”,小说《流浪地球》其实只写到了第三步,也就是“流浪时代Ⅰ”的开始阶段。而电影《流浪地球》仅仅是展现了前两个阶段,而且电影对小说的一个关键改编就是——在小说中地球利用木星进行加速时是有惊无险,而電影中木星引力险些把地球捕获撕碎。这点不同,其实就注定了小说和电影必将走向完全不同的故事线。
在小说中,“乘坐”地球进行这趟流亡之旅的地球人,对于灾难本身已经有了一种日常感。再加上小说中一个并不为大多数读者所注意的设定:“记忆遗传技术使这样的小娃娃具备了成人的智力水平,这是人类的幸运,否则,像地球发动机这样连神都不敢想的奇迹,是不会在4个世纪内变成现实的。”
这里提到的“记忆遗传”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为解释种记忆而提出的一个假说。而在小说中,作者将其技术化,并把它作为提升人类科技发展速度的手段。只要人类作为一个种不消亡,记忆遗传技术就可以帮助剩下的人类重新掌握人类已经获得的全部知识和技能。
因而,对于小说中的人类来说,“有人牺牲”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延续人类种族”的大义名分下,只要损失在危及种存续的底线以上,任何程度的牺牲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毕竟求生和延续种族到底还是人的生物本能。而一旦这个大前提受到质疑,愤怒的洪水必将摧毁一切理智的堤防。
“同4个世纪前相比,太阳没有任何变化。”曾经被视为拯救人类最后希望的“流浪地球计划”,瞬间变成了史上最大的阴谋和,所有的牺牲和苦难都失去了正当性。所以,才会有叛军,才会有占领地球驾驶室,才会有冻死5000名顽固的“地球派”。但作者最后给出了一个黑幽默味十足的结局——太阳氦闪就在人们赞美太阳的歌声中发生了。留在最后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或者人类因为流浪地球计划失败而灭绝,或者人类继续执行了流浪地球计划最终获得了新的稳定恒星。
但是,如果电影仅就小说现有的剧情进行改编,显然无法获得足够的情节张力。这也就意味着,《流浪地球2》就算保留原著中叛乱、占领地球驾驶室、处决地球派和太阳氦闪等关键情节,也必须对整部电影的故事线进行补强。换句话说,只有太阳发生氦闪这个内忧是不够的,甚至只有这一个单一的内忧可能也是不够的。要让已经下了决心去星际流浪,
而且已经经历过木星浩劫的地球人,质疑流浪地球计划本身,甚至发生叛乱,需要更多的内忧外患。
如果排除“突然有外星人造访正在流浪中的地球”,这种极端突兀的剧情,那么有4条新故事线,可以作为《流浪地球2》新剧情发展方向的参考:
第一,“失踪”的月球。在《流浪地球》原著中,月球作为地球的伴星(我们习惯上称月球为地球的卫星,但从天体体量的角度上看,称呼月球为地球的伴星更为合适),因为无法跟地球一起带走,所以被人类安装上行星发动机,推离了原有轨道,以免它在地球减速和逃逸时,与地球相撞。但在电影中,对于月球的去向似乎并未明确交代。实际上,不管是原著还是电影,在地球开启流浪计划前,都存在一个逻辑漏洞。那就是为什么人类能如此迅速和统一地达成带着地球去流浪的共识?当然,这对于原著来说,只是整个文本逻辑成立的前提,是不证自明的。但是,对于电影改编来说,却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完全可以设想,为了推动流浪地球计划,全世界分裂成两大阵营,并进行了残酷的战争。最终,支持流浪地球的一派获胜,而坚持反对流浪地球计划的残余分子被流放到月球上。支持流浪地球阵营的一派本来是要让他们在月球上自生自灭。但是,这些反对派反而将月球
改造成了宇宙要塞。在探知地球遭遇了木星浩劫,同时因为他们距离太阳更近,更早察觉到氦闪迹象的情况下,他们开始了旨在夺回地球的“作战”。
第二,“飞船逃离派”与“地球逃离派”的争论。原著小说中,在认可太阳氦闪即将发生的前提下,对于如何逃离实际上还分为“飞船派”和“地球派”。只是在此后的小说情节发展中,这条线上的故事情节没有继续发酵。在电影改编中,可以重新挖掘这条叙事线。比如,可以设想在木星浩劫前,就有一部分“飞船派”在地球途经小行星带时,就秘密脱离流浪中的地球,利用小行星带的资源开始建造恒星际飞船。但是,“飞船派”很快意识到,小行星带的资源并不足以满足他们建造飞船的需要。于是,他们决定利用已经造好的一些飞船袭击刚刚经历过木星浩劫的地球。从而达到控制地球资源,用以完成恒星际飞船的建造。在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在小说《流浪地球》创作发表的2000年前后,“比邻星系没有行星”还属于一般科学认知范畴,这也是人们必须带着地球去流浪的重要原因。但2016年,欧洲南方天文台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与地球最近的人马座比邻星周围发现一颗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并将其命名为比邻星b,它的质量为地球的1.3倍,距离比邻星700万公里。如果加入比邻星系内有可改造,甚至宜居的行星存在这个设定,那么飞船派对地球派将形成压倒性优势。就此一点,就可以生发出众多的剧情。
第三,木星的恒星化。在天文學研究的历史上,一直有一派观点认为,木星作为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只要它的质量再大一些,就有可能在其内部引发核聚变,使之成为太阳系内的小恒星。以此作为创意点的科幻作品在世界科幻历史上也并不少见。那么,在经历了木星浩劫后,会不会有人提出,与其面对未知的前景,为什么不干脆点燃木星,让地球在恒星化的木星星系里成为一颗行星呢?
第四,随着人类深空探测的展开,在木星、土星等大质量的气态行星周围,存在着一
些可能有机会成为人类定居点的岩石卫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可能有水冰覆盖的木卫二——欧罗巴,而且欧罗巴的冰层下可能存在海洋。与之相似,可能存在液态水的还有土卫二——恩克拉多斯。对于经历过木星浩劫的地球人来说,就算无法让气态大行星成为新的恒星,但是依靠这些气态行星周边卫星的资源,是否也能支持地球人类的生息繁衍?更何况,木星和土星这些气态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比人们想象的要遥远得多,以至于,即便太阳发生氦闪,虽然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可能迅速被毁灭,但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这些气态大行星所在的区域则是未知数。这与刘慈欣在《三体3:死神永生》中设想,人类为了应付歌者文明用光粒炸毁太阳,而实行“掩体工程”——在气态大行星周围建立太空城,意图在地球毁灭后,保存人类文明的科幻构思是相类似的。那么,在《流浪地球2》中,会不会有人提出脱离流浪中的地球,到这些气态大行星的周边去建立太空城呢?
除了以上4条“外患”故事线,内忧的部分也大有文章可做。说到底,就是要给地球一个必须马上重新回到宜居带的迫切理由。这方面的剧情,倒是可以从生态的角度去好好做做文章。因为当初选择带着地球一起去流浪的最大理由,就是只有在地球纬度上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保证人类生存的生态循环。但如果地球在宇宙航行的过程中,这个生态循环出现了当时人类科技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疫病、辐射、基因变异等等。需知,木星外核
的液态金属氢产生的电流和木星的快速自转赋予了它强大的磁场,木星的磁场强度大约是地球的 14 倍,是太阳系内强度仅次于太阳的磁场源。在地球和木星进行过亲密接触后,会不会通过对地磁场的影响,造成地球生态出现致命问题,乃至崩溃?这都是编剧可以好好着墨的地方。
《流浪地球》作为中国商业科幻大片的突围之作,其意义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在好莱坞已经全面转向“超级英雄”漫改电影的情况下,《流浪地球2》这种面向星辰大海,讴歌命运共同体的太空科幻大片,也有着超越国界的时代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说《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一场中国电影的突围战,那么《流浪地球2》就注定是一场遭遇战,是对中国电影整体制作能力和水平的全面考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