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经典童话选简介
王尔德经典童话选简介
王尔德童话散发着不一样的美,那么它具体的特点又是什么呢?喜欢的朋友们也可以下载这部童话来看一下。
1.诗意的童话语言
ps字 王尔德认为,“形式就是一切”,“真正的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不是从感情到形式,而是从形式到思想和感情”。在他看来,形式远大于内容,内容只是材料,因此王尔德童话具有明显的形式美,文采华丽,诗意浓郁。周作人认为王尔德童话“纯粹是诗人的诗,非小儿说话一样的文体”,“因此他的童话是诗人的,而非是儿童的文学”。
1.1富有诗意的人物描写
在传统童话中,人物外貌、服饰的描写大都十分简洁,而王尔德童话却用具体且富有诗意的语言对人物进行描述。《西班牙公主的生日》这样描写小公主:“她的衣服是灰缎子做的,衣裾和胀得很大的袖子上绣满了银花,硬的胸衣上装饰了几排上等珍珠。她走动的时候,衣服下面露出一双配着浅红大蔷薇
花的小拖鞋。她那把大纱扇是淡红和珍珠的,她的头发像一圈褪黄金的光环围绕着她那苍白的小脸,头发上戴了一朵美丽的白蔷薇。”《打鱼人和他的灵魂》对小人鱼的描绘是:“她的头发像是一簇簇打湿了的金羊毛,而每一根细发都像放在玻璃杯中的细金钱,她的身体像白的象牙,她的尾巴是银和珍珠的颜。银和珍珠的颜便是她的尾巴,碧绿的海草缠在它上面;她的耳朵像贝壳,她的嘴唇像珊瑚。”《星孩》中星孩则是:“又白又娇嫩,像上等的象牙一样,他的鬈发又像黄水仙的花环。他的嘴唇像红花瓣,他的眼睛像清水河畔的紫罗兰,他的身体像还没有人来割过的田地上的水仙。”
王尔德用如此华丽的辞藻、瑰丽的语言描绘人物,违背了童话通俗易懂的语言原则,并不符合童话文体的要求。用这种诗意的语言对人物外貌进行刻画,是为了追求一种形式上的美,体现了王尔德这一唯美主义者独特的审美情趣。绥宁县
1.2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
王尔德童话所展现的是一个诗意盎然、华丽多彩的世界,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是其童话的一个亮点。《忠实的朋友》中,汉斯每天都在花园里工作,在这可爱的园子里,“有美洲石竹,有紫罗兰,有荠,有法国的松雪草。有淡红蔷薇,有黄蔷薇,有番红花,有金、紫、白的堇菜……园中永远看得见美丽的东西,永远闻得到好闻的香气”。《西班牙公主的生日》通过小矮人的心理描写呈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的各种跳舞他都知道,秋天穿着红衣的狂舞,穿着蓝草鞋在谷上的轻舞,冬天戴着钱塘湖春行原文
白的雪冠的跳舞,春天果园里的花舞……”[3]112《打鱼人和他的灵魂》中,美人鱼唱出一幅幅美丽的海景图:琥珀造的国王的宫殿,绿宝石盖的屋顶,发光的珍珠铺的地,精致的珊瑚大扇,银鸟似的鱼滑来滑去。王尔德的景物描写彩浓艳、笔法细腻,给读者的视觉感官造成强烈刺激。
这种语言的诗意化倾向是王尔德唯美主义观的外在流露,使王尔德童话透露出浓郁的诗情。这种诗人的童话,不仅读起来漂亮,还增添了童话的美学意味。正是如此,王尔德童话比传统童话有了更多的遐想空间,有了超越传统童话的审美特质。
2.颠覆传统的童话主题
传统童话的主题通常是颂扬真善美,惩罚假恶丑,往往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最终实现为结局。死亡在传统童话里是被视为禁忌的主题,即使出现,多被描写成对恶人的惩罚,作为惩恶扬善的手段。另外,传统童话无法避开崇高的道德主题,多以宣扬美好理想和教诲为目的。然而,王尔德童话的善无善报、死亡主题、超越道德是对传统童话主题的颠覆。
2.1善无善报
王尔德的童话主题大都是揭露世间的冷酷和丑恶,以善无善报的残酷悲剧为结局。在《快乐王子》中,在无忧宫里享尽欢乐的王子死后,被臣子们塑成雕像立在城市中央,雕像王子看到的全是百姓的
稳婆是什么意思艰辛贫苦。在王子的请求下,富有善心的小燕子将雕像王子身上的珠宝衔去送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原本美丽的雕塑王子因失去珠宝而丑陋无比,一颗铅心被丢入熔炉。小燕子也因误了去埃及过冬的时间而被冻死。王子和小燕子的善举却换来悲惨的结局。
《夜莺与蔷薇》里,为了使青年学生获得真爱,夜莺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蔷薇花。可是当青年学生将红蔷薇送给女孩时,却遭到无情的拒绝,因为女孩接受了御前大臣侄子送的珠宝。伤心气愤的青年将红蔷薇扔到沟里,红蔷薇最终被马车碾碎。夜莺用生命换取的蔷薇没有换来爱情,付出的挚爱被权势和物欲扼杀。夜莺代表了唯美主义者理想中的不被现实肮脏玷污的完美形象,夜莺为爱而爱的无私做法体现了唯美主义的美不带功利性的观点,折射出了唯美主义者对功利主义者冷酷自私的憎恶和批判。
《忠实的朋友》中富有的磨坊主自诩是穷苦的小汉斯最忠实的朋友,但是他所宣扬的“友谊”仅仅是无偿剥削小汉斯的借口。诚实的小汉斯为了报答磨房主的“友谊”,拼命地付出、为磨坊主服务,最后因在恶劣的天气里给磨坊主的儿子请医生而丧命。然而为了友谊而牺牲的小汉斯却丝毫没有打动磨坊主自私的心。
在读传统童话时,我们看到故事的开头大致就能猜想到结局,但是在读王尔德童话时,我们绝不会想到主人公会经历怎样的惊险与故事。王尔德童话缺少安徒生童话的温情,也没有格林童话的大团圆
式结局,试图用善无善报的悲剧结局让人们认识到人世的残酷与凄凉。它颠覆了传统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固定模式,打破了传统童话皆大欢喜的结局,留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和启示。
2.2死亡主题
王尔德对死亡的描写情有独钟,他的九篇童话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死亡:《快乐王子》里快乐王子和小燕子为帮助百姓而死;《夜莺与蔷薇》中夜莺为爱情而死;《自私的巨人》中“他们看见巨人躺在一棵树下,他已经死了,满身盖着白花”[3]34;《忠实的`朋友》里善良忠诚的小汉斯最后死在了沼泽地中;《西班牙公主的生日》中小矮人在意识到自己的丑陋和西班牙公主不是喜欢他而是在嘲笑他时心碎而死;《打鱼人和他的灵魂》中,打鱼人经不起诱惑离开了小人鱼,最后因小人鱼的死亡而伤心致死。《星孩》里的星孩在悔悟后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但是最后也没有一个好的结局,“他治理的期间并不长久,他受的苦太大了,他受的磨炼也太苦了,所以他只活了三年。他死后继承他的却是一个很坏的国王”[3]194。
在传统童话中,作者一般都会避开对死亡的描写。对正面人物的死亡,为了使读者仍然对生活抱有美好的幻想,作者通常会运用复活、进天堂等方式削弱死亡的悲剧彩。然而,唯美主义者认为现实是丑陋的,所以王尔德并没有用童话这一载体来逃避现实,他直视死亡,以自己的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抗。在他诗意华美的文字背后,总是透着死亡的冷意,使得他的童话读起来“透明,漂亮、轻松,但又
有苦的回味”[4]。王尔德童话里的人物无论有什么样的经历,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这些死亡让读者感到不公和愤慨,通过这种震撼,从而实现唯美主义者拷问现实、超越现实的审美理想。
幼儿园老师个人总结 2.3超越道德
《打鱼人和他的灵魂》里打鱼人为了和美人鱼相恋,想方设法将自己的灵魂送走。灵魂为了重新回到打鱼人身上,依次用智慧、财富、美、恶和善来诱惑他。但是打鱼人爱的力量太强大了,甚至超越了善与恶的界限,最后打鱼人抱着小人鱼的尸体心碎而死。在王尔德笔下,灵魂是一个多余之物、无用之物,是打鱼人极力想摆脱的,为的是能够和没有灵魂的美人鱼在一起。打鱼人对自己说,对神父说,对商人们说,对女巫说:“我的灵魂对我有什么价值呢?我不能够看见它。我不可以触摸它。我又不认识它。”[3]127这关于灵魂无用的言论在故事中出现了四次。传统的童话故事一般都会有鲜明的惩恶扬善的道德立场,但是《打鱼人和他的灵魂》抛开了童话的道德教化意义,着重宣扬美和爱,用爱代替善恶,超越了道德。
唯美主义认为,艺术不是生活的镜子,也不是教化的舞台,宣扬“艺术至上”,“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艺术本身。艺术不应该涉及功利性的实用价值和道德教化,它的目的仅仅是用完美的形式把美表现出来。作为唯美主义的忠实倡导者,王尔德在童话主题上超越道德正是其唯美主义文学主张的反映。
3.反义运用的童话意象
在传统童话里,作者会用一些公认的、普遍接受的意象表达美好的情感,如花朵、心。然而,王尔德童话里的传统意象被赋予了反义的内涵。
3.1凋零的花
长期以来蔷薇在文学作品中是美的象征、爱的化身,然而在王尔德的《夜莺与蔷薇》里却成了爱情被扼杀的重要意象。认为爱情比生命更重要的夜莺为了青年学生,甘愿用自己的鲜血染红蔷薇。可是这来之不易血染的红蔷薇先是被教授的女儿拒绝,接着又被青年学生丢弃,最后被车轮碾碎。《西班牙公主的生日》里公主从头发里取下一朵美丽的白蔷薇,抛给表演节目的小矮人。公主的这一举动并不是表达对小矮人的爱意,而是戏弄他,让他能够尽情地表演,供她取乐。传统意象中白象征纯洁,白蔷薇则象征着纯洁的爱情,但公主抛给小矮人的白蔷薇却是对爱情的戏弄和玷污。当小矮人知道真相后,“热泪留下了他的脸颊,他把白蔷薇撕碎了”[3]119。不管是被车轮碾碎还是被撕碎,凋零的蔷薇都象征着爱情的死亡、美的破灭。美的破灭让读者产生的一种悲观苦闷的情绪,从而渴望到出路,以此改变丑陋的现实生活。
王尔德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和上升的阶段,社会躁动不安,弥漫着腐朽、虚伪和堕落。作为对虚伪冷酷的社会现实的反叛,王尔德积极地宣传和实践着艺术的自主性和无功利
性。除了在国内奔走演说外,他还前往美国进行宣传演讲,并通过文学创作实践自己的艺术主张。然而,他的唯美主义观却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和指责,连他的衣着服饰也被嘲笑为奇装异服。花的凋零不仅表现了王尔德对童话故事里不完满爱情的惋惜,更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对黑暗的现实世界的控诉。
3.2破碎的心
传统意象的“心”,是情爱之源,象征着主人公们纯洁的爱。王尔德童话里“心”的意象却是反义的,意在表现心的破碎。王尔德的九篇童话中,几乎每个故事里都有一颗破碎的心。快乐王子裂成两半的铅心,夜莺失血带刺的心,小矮人被痛苦绝望碾碎的心,打鱼人因伤心过度而破碎的心。王尔德曾提出,文学要使心灵成为人生悲剧的主角。在童话中,他通过破碎的心描绘出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悲剧,将现实中的冷漠和不公一针见血地一层层地剥开给人看。这些破碎的心的意象的建立能唤起读者极大的共鸣,读者仿佛能体会到王尔德悲悯而敏感的心,感受到唯美主义者对丑陋现实的反叛。R.H.谢拉尔德在《王尔德传》(1906)中,就称赞王尔德的两册童话是“控诉社会制度的两张真正的公诉状”[5]。
传统意象的反义运用使得王尔德童话具有因悲而美的唯美主义特质。通过反义运用的意象,王尔德把人性丑陋的一面暴露出来,显露出现实的残酷,让人感受到一种透彻心扉的绝望。王尔德采用童话的形式,以童话为面具,对现实社会的冷酷和丑陋进行揭露和抨击。王尔德在对人类心灵探问、黑暗现实拷问的同时,显露出他试图超越现实的唯美主义理想,这是王尔德童话的重要特点和重要价值。
结语
王尔德通过诗意的童话语言,反义运用的童话意象和颠覆传统的童话主题,表现出明显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审美理念。王尔德用诗意的语言在童话中塑造了凄美的意象和唯美的艺术形象,实现着唯美主义理想。他的童话虽具有悲哀的内容,却拥有美的形式,形式的美加上内容的悲,成就了王尔德童话独特的艺术价值。王尔德推崇纯粹的艺术美,摒弃艺术作品的道德教化意义。他让触动心灵的美破灭、死亡,引起人们惋惜的情感,从而激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其童话所体现的唯美主义理念,表达了唯美主义者渴望通过对美的向往来唤醒人性,改变现实,实现人生艺术化的艺术理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