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之心理分析 (1)
观《肖申克的救赎》
刚刚看完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看完心情挺澎湃的。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见解分析下几个印象深刻的人物的心理变化。他们分别是安迪.杜德兰,老布,瑞德。
首先是安迪.杜德兰。这是个传奇式的人物,虽然他的出场是那样的平淡。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变故,他显得异常平静,入狱的第一个月,他一言不发。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这个月中,外表平静的他一定是经过了内心汹涌澎湃的挣扎。霉运刚刚好就到了他,他自知无力反抗,自己的人生可能就从此完蛋了。无期徒刑。四个字宣判了他。如果还不想死,那就好好活着。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接受了现实。心理老师说,不能改变外界,就只能改变自我认知。这个月正是安迪自我认知发生变化的一个月。于是他向瑞德买了一把小锤子。这是面对生活的表现,“时间有的是,缺的是石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然而牢狱生活并没有那么顺利,各种骚扰和欺辱接踵而来。他反抗,亦承受。转机出现在那次外出劳作,当他勇敢的走向那个长官,我想他的心理变化一定是微妙的。这是拿性命做出的赌注,当然,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是安迪的生活已经是他心理所能承受的极限了,他试图寻一些刺激,为了哪怕一分钟自由的感觉而赌一把,他已经不在乎更糟了。这种不在乎
正是他临近崩溃的表现。命运当然是奇妙的,事情从这里出现了转机。安迪渐渐的在监狱里混的如鱼得水。我想会有这么一段时间,他完全忘记了外面的世界,甘心就此度过余生。监狱成了一个小世界,跟外面没什么两样。他寻各种事情来打发时间,和其他人相比,他有知识,有智慧,他通过各种事情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心理上的满足让他愉悦。和其他相比较而言的微小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他的虚荣感。没有比较就没有优劣。参照系发生了改变,而他渐渐适应了这个参照系。但是当看到他为了给大家放点音乐而被关了两个星期禁闭时,当他说这两个星期一点也不难过,因为有莫扎特陪伴时,我才懂原来有些向往一直在他心底深处,他说有音乐才不会忘记高墙之外的世界。他说,内心,有他们关不住的东西,是属于你自己的,希望。希望。多好的两个字!我知道我错了,他是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没有一刻放弃和屈服。汤米出现之前,他深知自己无辜,却也深知没人相信这一点,于是他不再挣扎于无意义的辩解。但汤米让他从自欺中醒了过来。当然,这也更加说明了安迪心中的希望从未熄灭过,汤米的一点火星让它熊熊燃烧起来。冲动让他失掉了一些理智,他天真起来,去狱长。作为旁观者的我都知道这简直是愚蠢的。可这也正反映了他从未泯灭的对自由的强烈向往。从没有一刻忘记外面的世界。他只是缺少一个爆发的理由。现在,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汤米的死和狱长有恃无恐的威胁无
疑是他冲破最后顾及的动力。要做出一个关乎生命的重大决定总是要有理由的,现在他已经没有什么好顾及的了。“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缜密的完成了自己的计划。我不禁惊叹是不是从一开始他就看到了结局,一切都有备而来。忍耐,坚持,智慧。他是一个心理强大的人。这成就了他的传奇。
老布。这个在监狱里呆了五十年的男人。最终以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关于他的戏份并不多。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瑞德说得好“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这就是体制化。 ”这个“被体制化”的过程正是自我沦陷的过程,他是和安迪截然不同的人,也许只能说他不如安迪幸运,毕竟如果让安迪在狱中呆上50年,谁也不知道结局是什么。对老布,返回现实世界反而成了另一次“入狱”,自由让他不知所措,陷入恐慌。临死之前,他说“当局不会在乎我,一个糟老头算什么”。当一个人的价值无法得到体现,他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没有归属感,没有满足感的生活是没有希望可言的。他甚至想到再犯罪来回到肖申克,因为在那里他还有一份喜欢的事做,还有一丝价值和乐趣。这样的矛盾中老布的心理世界彻底崩溃。他焦虑,恐惧。只能以死亡来解脱。我想老布给我印象深刻的另一原因是他是现实世界很多人的缩影。那些沉迷网络,沉迷赌博,沉迷的人,
他们都是为自己的心灵筑了一个城,于现实世界分隔。在他们的城池中,他们实现了自己。而面对现实,他们却无所适从。因为逃离了太久,再想回去,已经无法适应。
瑞德是整个故事的讲述者。40年的牢狱生涯,这和老布很相像。记得他说,我在监狱里无所不能,出去却一无是处。但是他还是渴望出去。十年一次的保释审核,前三次他都说了同样的话,在第四十个年头里,他有了另一番感触,或许这时候的他也不再期盼什么了。当他真的重获自由,他却几乎重蹈了老布的覆辙。焦虑,恐惧。无所适从。真的是“围城心理”,在狱中他向往自由,在外边他又渴望回去。然而他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安迪,这个又重新点燃了他希望的朋友。带着安迪给他的一个目的地,他踏上了旅程。“我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激动,以至于不能静静地坐下来思考。我想只有那些重获自由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人们才能感受到这种即将揭开未来神秘面纱的激动心情。我希望跨越千山万水握住朋友的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梦中的一样蓝:我希望。 ”是的,当希望被点燃,一切都变得有可能。“记着,希望是件好东西,没准儿是件最好的东西,而且从没有一样好东西会消逝! 
      结语:强者自救,圣者渡人。这部片子很有教育和启发意义。一个人内心的强大需要自己去稳固。没有什么比摧毁一个人的意志更可怕。现实社会的各种压力和纷杂,如何让自
已保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是要不断去探索和努力的过程。而很多时候,给别人一个适时的指引,或许是对一个生命的挽救。
这应该归于心理学中需要的范畴。
关于监狱生活的电影
人的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部分。
电影中的老人出狱后,生理上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他的生理需要受到新生环境——社会的制约,具有社会性。
他脱离了原先狱中的单一环境,更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
长期的监狱生活使老人不能通过社会生产劳动生产出自己需要的对象,当然就不能随着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理性需要。
而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需要。
老人难以适应社会,缺乏社会性需要,他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又有何意义呢?
因此,老人的需要强度极低,活动的积极性就小。
心理学中说,个体是通过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活动,是体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保持平衡的。
老人没有了需要,自然就难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长时间生活监狱里,让他形成在监狱里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一但环境改变了,他需要改变自己习惯。但由于他非常非常长的时间内,在监狱里,所以这种生活习惯很强了,所以改变是很困难的,是很痛苦的。再说去外面生存,要有生活来源,这因为他没有亲人,没有生活目标,没有生活技能,所以感到很失落,更加重这种坏的感觉。所以选择逃避痛苦,选择结束人生。(就好像要饭的,天天不洗澡,你突然帮他洗了澡,他会很不爽,很烦的,这是一种伤害行为,是伤害他的精神行为,因为他习惯了自己脏东西在自己身上磨来磨去的感觉。)
所以,如果他出来之后,能到不错的工作内容,且生活有生存目标,在生活上有处事乐趣来冲击、减少不良的改变习惯的痛感,他就不会选择我们看来错误的方式。
所以老人,也要需活着的快乐,快乐是源于成功处理事情,自己或是他人给予的认可,大脑自动会形成快感的。许多老人,都是在家没有事,去处理,所以感觉生活很无味,或是处理事情不成功,得不到别人及自己认可,而自己去学习新技能,时间与精力都不够,所以更加的失落。所以给予老人一定处理事情难度,是有讲究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