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皖韵话名⼈】历算第⼀名家梅⽂⿍
梅⽂⿍(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汉族,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清初天⽂学家、数学家,为清代“历算第⼀名家”和“开⼭之祖”,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顿和⽇本关孝和齐名的“三⼤世界科学巨擘”。
梅⽂⿍毕⽣致⼒于复兴中国传统的天⽂和算学知识,并且推进中西天⽂学的融合。梅⽂⿍在著作中,再次阐明了已失传的古代历理。传统天⽂学中的许多⽅法,他⼜写了《交⾷》《七政》《五星管见》等书介绍第⾕式的西⽅天⽂学。梅⽂⿍在另⼀部著作《历学疑问》中,论述了中西历法的异同,并将许多西⽅天⽂知识纳⼊中国古代学术体系中,如他称西学的“地球寒暖有五带”,即《周髀算经》中的“七衡六间说”。他⾃撰的《勿庵历算书⽬》有天⽂数学著作七⼗余种,包括数学著作⼆⼗余种。《梅⽒丛书辑要》六⼗卷,其中数学著作⼗三种共四⼗卷等。
清初西⽅科学知识的传⼊,对梅⽂⿍产⽣了巨⼤影响。⼀⽣博览书,著述80余种。⽂⿍从⼩受家学熏陶,后从师学习天⽂历算知识,不仅能懂其历理,且能“发所以⽴法之故,补其遗缺”。他⼀⽣著述正多,绝⼤部分是天⽂、历算和数学著作。他之天⽂历算和数学著作⼤致可分为五类:⼀是对古代历算的考证和补订,⼆是将西⽅新法结合中国历法融会⼀起的阐述;三是回答他⼈的疑问和授课的讲稿,四是对天⽂仪器的考察和说明;五是对古代⽅志中天⽂知识的研究。总计达66种。其数学著作达26种,冶中西数学于⼀炉,集古今中外之⼤成,总名之⽈《中西算学通》。
安徽名人录梅⽂⿍专⼼致⼒于天⽂数学的研究,他系统考察古今中外历法,⼜介绍欧洲数学,综合研究中西历算,梅⽂⿍介绍和发展来⾃西⽅的数学知识⽅⾯起了重要作⽤。对后世颇有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