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7篇)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7篇)
人民币的认识 篇一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相同的。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个位、十位、百位的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编排这部分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验数学服务于生活。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而人民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正确使用人民币是现实生活对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把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确定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按照人民币的票面面值点清钱数(以角和分为单位的钱数不超过1元,以元为单位的钱数不超过20元).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应把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确定为教学难点,因为学生没有乘除法做基础,进行
单位换算要靠抽象的推理来完成。
    这个单元共安排了8个例题和1个练习,其中例1—例4主要认识一些常见的人民币,了解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例5和例6教学元、角、分的换算,例7和例8教学的是元、角、分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例5—例8的教学要求不是很高,主要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来理解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在摆学具的过程中算出加减法的结果。
    例1是借助实物图或实际的人民币来使学生认识分币,再通过1个1个地数1分硬币引出1角,知道1角=10分。进而学习例2,认识各种面值角币,了解不同面值角币之间的兑换关系,通过1张1张地数1角的纸币引出1元,知道1元=10角。进而学习例3,认识各种面值、不同版本的元币。接着学习例4,初步了解不同面值的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通过这4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对人民币产生一定的认识。
    教法建议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节时,教师可以从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观察学生购物的画面,了解
人民币的作用,进而引入新课,认识人民币。通过兑换游戏和模拟购物等活动加深对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创设“小动物买冰棍”的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参与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2、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处理教材。如:认识人民币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分一分手中的人民币,有的同学可能会分成纸币和硬币,也有的同学可能会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接着安排学生分组交流自己认识的人民币。最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认识分币、角币和元币。
    3、充分利用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实物图和实际的人民币的直观作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受到爱祖国、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在操作人民币的过程中,理解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学会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认识人民币幼儿园教案 篇二
    一、活动目标
    1、认识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特点。
    2、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1元、2元、5元、10元面值的仿真人民币各1张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你们吃的食物,玩的玩具,穿的衣服是用什么买来的?
    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请幼儿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了解它们不同的面值。
    (二)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请幼儿观察1元、2元、5元、10元人民币,说说上面有些什么图案,哪些地方不一样。
    幼儿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纸币的颜、图案和大小的不同。
    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纸币的大小、颜和图案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引导幼儿按照面值的不同,将自己手上的人民币进行分类。幼儿相互检查分类的结果,并进行纠正。
    (三)认识钱币的作用
    请幼儿说一说人民币的用途,如:妈妈给我买衣服的时候会用到它;去餐馆吃饭的时候会用到它,说一说还知道哪些人民币面值(10元、20元、50元、100元)。
    教师:这些都是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钱币,钱币可以用来买我们需要的东西。
    (四)“超市购物”游戏
    幼儿每人1套1元、2元、5元、10元面值的仿真人民币,请幼儿根据商品价格用相应的人民币进行购买,然后说一说买了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价格是多少,钱币使用情况如何。
.5.1 认识人民币|人教课标版 篇三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第46页、47页、48页及练习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教学难点:理解元、角间的进率关系及互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民币、物品若干件。
    学具准备: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一只玩具,让学生猜一猜它是用多少钱买来的。教师:像刚才同学们说到的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叫人民币。
    2、教师:请你说一说,我www.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3、课件出示第46页的主题图。
    ①、购物图。教师:小朋友和妈妈在干什么呢?我们买东西要不要用钱呢?
    ②、教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对,买车票也要用到钱。)
    ③、教师:钱除了可以买东西,我们还可以把它怎么样呢?(出示第3幅图),(对,存起来。)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存钱的习惯呢?有钱有什么用呢?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
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办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教师:看来,人民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课件全面出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教师: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
    ⑴、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元、角、分。说明: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⑵、教师: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种面值的人民币?(如:颜、大小、图案、图案中的数等。)课件出示人民币上的国徽,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渗透思想教育: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不要故意损坏它。
    ⑶、小组合作:请同桌的小朋友拿出学具人民币,在小组内摆一摆,认一认,说说它们的面值各是多少。
    ⑷、教师手中拿着人民币,让学生再认一认它们的面值各是多少。
    ⑸、教师:同学们看,桌面上这么多零零散散的人民币,多不整齐。老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这些人民币按规律进行分类。你们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六人一小组进行交流、汇报:
    ①、按单位分:元、角、分
    ②、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③、按新版、旧版分。
    ④、按数大小分。
    请各小组派一代表到展台上展示。
    ⑺、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47页,观察、比较我们刚才在摆弄的人民币和书上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老师说明:像这样,在人民币的下角有一道红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用来买东西的。
    唱游活动--歌曲《一分钱》。
    2、教学例2。
    ⑴、教师出示一张2角币。提问:老师手里拿的是面值多少的人民币?用1角硬币来换老师手里的2角币,你应该用几个呢?哪位同学想来试一试呢?(师生互换)
    ⑵、教师出示一个5角硬币,提问:可以换几个1角硬币?让学生先在组内互换,再上台跟老师换。
    ⑶、教师出示一个1元硬币,提问:你应该拿几个1角的硬币才能换老师手中的1元硬币?先在组内互换,再跟老师交流。
    教师重复上述过程,先在左边摆一个1元的硬币,再在右边将10个1角硬币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得出:1元=10角(板书)。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教师出示1张1元币,指名学生跟老师换;再出示1元纸币,让学生用5角硬币来换。最后,老师出示一张价值5角钱的卡片,提问:你得拿几张1角和几张2角才能买到它?(学生讨论后上台买。)看看有几种换法。
    2、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课件显示四种商品,让学生带着1元钱上台买,要求把1元钱用完。
    四、知识应用,体验生活。
    教师:这里有个“小小商店”,欢迎小朋友们带着刚学到的知识一起来买东西!
    1、出示实物及其单价,由3名学生当售货员,学生自由进行购物。
    2、活动采访。
    五、全课总结。
10元人民币歌词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发现呢?
    2、看人民币质疑。
    六、作业设计。
    练习九 第1、2题。
    [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提高文化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自由与快乐还给学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争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作性,我对“认识人民币”这一教学内容做了这样的安排:
    1、体现“四主”意识,实现两个“转变”。
    本课的设计立足于体现“四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
    实现两个“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①动手操作学习。在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换钱游戏的环节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能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进而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索,并在参与过程中形成知识。②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全教学过程。在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这部分里,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知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2人一组或6人一组。而此时教师成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