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乐赏析之九⼤传统民族乐器,感受国乐之美
中国是⼀个礼乐之邦,⾳乐⽂明源远流长。数千年的⾳乐⽂化陶醉了⼀代代中国⼈,同时也留下了较为完备的⾳乐理论,如三分损益法等理论的出现早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中国⽂化的精华,也是世界⽂明的瑰宝。
在接下来的⼏天⾥,艺⼩编将为你呈现中国古典⾳乐之美,与我⼀起,探寻传统乐器,品味古典⾳乐之美。
宫(gōng)、商(shāng)、⾓(jué)、徵(zhǐ)、⽻(yǔ),古乐五⾳,我国五声⾳阶中不同⾳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1(Do),商2(Re),⾓3(Mi),徵5(Sol),⽻6(La)。
最早的“宫商⾓徵⽻”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地员篇》中,有采⽤数学运算⽅法获得“宫、商、⾓、徵、⽻”五个⾳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乐记》中表述:宫为君,商为⾂,⾓为民,徵为事,⽻为物。
《史记.乐书》记载:⾳乐者所以动荡⾎脉,通流精神⽽和正⼼也。
宫动脾⽽和正圣,
商动肺⽽和正义,
⾓动肝⽽和正仁,
徵动⼼⽽和正礼,
⽻动肾⽽和正智。
⾳乐在古代代表着⼀个国家的兴衰,⼤家可能不理解,怎么⾳乐能左右⼀个国家呢?其实,乐器与⾳乐会传播⼈们内⼼世界,也会反映当时社会特定的⽂化背景,也反映出了当时⼈们的内⼼感受和思想状态。⾳乐有很深的内涵,从⼀个⼈弹奏的乐曲中可以体会到这个⼈的个性和修养。
宫商⾓徵⽻的演奏离不开乐器,中国⾃古就是⼀个器乐艺术⼗分发达的国家,乐器按照各⾃使⽤的物质材料分为⼋种类别:⾦,⽯,⼟,⾰,丝,⽊,匏,⽵,称为“⼋⾳”。乐器分为五类:吹,拉,弹,唱,打击。表演⽅式主要包括两个⽅⾯,⼀是合奏,⼀是独奏。
中国⽂化源远流长,传统乐器包括少数民族传统乐器远不⽌这些,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下⾯为⼤家列举⼏种⽐较有代表性的乐器及奏乐,让⼤家在百忙之中感受⼀下中国古典⾳乐的洗涤,陶冶⼀下情操。
吹管乐
埙是中国最古⽼的吹奏乐器之⼀,⼤约有七千年的历史。埙是闭⼝吹奏乐器,⾳⾊朴拙抱素独为天籁,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埙的早期雏形是狩猎⽤的⽯头。有的⽯头上有⾃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这样的⽯头投击猎物时,⽯上空腔由于⽓流的作⽤⽽产⽣哨⾳。这种哨⾳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于是早期的埙就产⽣了。
埙在古代⽤陶⼟烧制的⼀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孔,九孔,⼗孔,双⼋度等,六孔埙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制和⾻制等。
笛⼦,是古⽼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乐中常⽤的横吹⽊管乐器之⼀,中国⽵笛,⼀般分为南⽅的曲笛、北⽅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笛。⾳域⼀般能达到两个⼋度多两个。笛⼦
中国民族器乐的分类器之⼀,中国⽵笛,⼀般分为南⽅的曲笛、北⽅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笛。⾳域⼀般能达到两个⼋度多两个。笛⼦常在中国民间⾳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乐中运⽤,是中国⾳乐的代表乐器之⼀。在民族乐队中,笛⼦是举⾜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笛⼦常在中国民间⾳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乐中运⽤,是中国⾳乐的代表乐器之⼀。在民族乐队中,笛⼦是举⾜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
排箫,传统吹管类乐器,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排箫,是距今3000年的中国西周初期的⾻排箫。排
箫是把若⼲⽀同种材质的⾳管,⽤粘接、捆绑、或框架固定的⽅式把它们结合成⼀个整体乐器,在⾳管的内部⽤蜂蜡或软⽊塞堵住,吹奏时,⽓流从吹⼝上⽅滑过,撞击对侧的内管壁,⽓流在⾳管的内腔震动,产⽣了乐⾳,由于蜂蜡、软⽊塞的位置不同,⽓流在⾳管内的震动周期不同,所以⽓流的震动频率不同,因⽽就产⽣了不同的乐⾳。
弹拨乐
古琴,⼜称瑶琴、⽟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中的丝。古琴⾳域宽⼴,⾳⾊深沉,余⾳悠远。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王增⼀弦,武王伐纣⼜增⼀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化的源远流长,博⼤精深。
琴曲存世3360多⾸,琴谱130多部,琴歌300⾸。2003年11⽉7⽇,联合国教科⽂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化遗产。2006年被列⼊中国⾮物质⽂化遗产名录。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考古发现最早的古琴,为2016年在湖北枣阳郭家庙,出⼟的周朝曾国春秋早期的琴,距今2700年左右,将我国有实物佐证的琴史提前约300年[10]。
中国古琴⽂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世上的声响有五⾳。传说
炎帝在沁源景凤⽺头⼭下“⿉定黄钟”,发现了⾳乐,炎帝神农⽒⼜“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
琵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今形制已经趋于统⼀,成为六相⼆⼗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域⼴,演奏技巧、表现丰富的乐器。演奏时左⼿各指按弦于相应品位处,右⼿戴赛璐珞(或玳瑁)等材料制成的假指甲拨弦发⾳。琵琶采⽤⽊制或⽵等制成,⾳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丝线,现多⽤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板上设⽤以确定⾳位的“相”和“品”。
演奏时竖抱,左⼿按弦,右⼿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字中的“珏”意为“⼆⽟相碰,发出悦⽿碰击声”,表⽰这是⼀种以弹碰琴弦的⽅式发声的乐器。
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技法⽽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法的名称,琵是右⼿向前弹,琶是右⼿向后挑。
古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它的⾳⾊优美,⾳域宽⼴、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因此它深受⼴⼤⼈民众的喜爱。古筝是⼀件伴随中国悠久⽂化,在这肥沃的黄⼟地上⼟⽣⼟长的古⽼民族乐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它就盛⾏于陕西、⽢肃⼀带,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他上书秦始皇时,曾描述了中国传统筝歌的⽣动场⾯:“夫击瓮叩⽸,弹筝搏髀⽽歌乎呜呜,快⽿⽬者,真秦之声也。”结构由⾯板、雁柱(⼀些地段也称之为琴码)、琴弦、前岳⼭、弦钉、调⾳盒、琴⾜、后岳⼭、侧板、出⾳⼝、底板、穿弦孔组成。
筝的形制为长⽅形⽊质⾳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由移动,⼀弦⼀⾳,按五声⾳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三根,后增⾄⼗六根、⼗⼋弦、⼆⼗⼀弦等,⽬前最常⽤的规格为⼆⼗⼀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S163-21,S代表S形岳⼭,是王巽之与缪⾦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拨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乐使⽤外,在民间也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箜篌三种形制。从⼗四世纪后期不再流⾏,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些箜篌的图样。
从古代⼤量演奏图像中所绘的竖箜篌和⽇本奈良正仓院保存的我国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残件看,它的⾳箱设在向上弯曲的曲⽊上。凤⾸箜篌形制似与竖箜篌相近,⼜常以凤⾸为装饰⽽得名,其⾳箱设在下⽅横⽊的部位,向上的曲⽊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以紧弦。正如《乐唐书》所载:“凤⾸箜篌,有项如轸”,⼜杜佑的《通典》:“凤⾸箜篌,头有轸”。有轸或⽆轸的图像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凤⾸箜篌⾃印度传⼊后,⽤于隋唐燕乐中的印度乐,⾄宋代隋炀《乐书》中仍绘有当时存在的多种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后失传。
拉弦乐
⼆胡,始于唐朝,⾄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是⼀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胡,即⼆弦胡琴,⼜名“南胡”、“嗡⼦”,⼆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拉弦乐器之⼀。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胡。半个多世纪以来,⼆胡演奏⽔平已进⼊旺盛时期。刘天华先⽣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乐器的演奏⼿法和技巧,⼤胆、科学地将⼆胡定位为五个把位,并发明了⼆胡揉弦,从⽽充扩了⼆胡的⾳域范围,丰富了表现⼒,确⽴了新的艺术内涵。由此,⼆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进⼤雅之堂的⾳乐厅和⾳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打击乐
编钟,⼤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夏朝,盛于春秋战国直⾄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乐钟最早的国家。它⽤青铜铸成,由⼤⼩不同的扁圆钟按照⾳调⾼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个巨⼤的钟架上,⽤丁字形的⽊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因为每个钟的⾳调不同,按照⾳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架上悬挂⼀组⾳调⾼低不同的铜钟,由侍⼥⽤⼩⽊槌敲打奏乐。
根据⽂献记载和出⼟⽂物,发现中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般是由⼤⼩3枚组合起来
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组的和13枚⼀组的等等。1957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的第⼀套编钟13枚演奏的东⽅红乐曲随着我国第⼀颗⼈造卫星唱响太空。
谁家⽟笛暗飞声,散⼊春风满洛城,
是笛⼦的思念;
昆⼭⽟碎凤凰叫,芙蓉泣露⾹兰笑,
是箜篌的倾诉;
嘈嘈切切错杂弹,⼤珠⼩珠落⽟盘,
是琵琶的缠绵;
⼀声雍门泪承睫,两声⾚鲤露帑祝,
三声⽩猿臂拓颊,
是古筝的传情……
那么,说到古典名曲你能想到那些呢?
是伯⽛⼦期的《⾼⼭流⽔》
还是疏朗开阔的《平沙落雁》?
明天,艺⼩编将为您盘点中国古典⼗⼤名曲。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本⽂⽂字、图⽚来⾃于⽹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