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家的100个法律常识
作为一名法律专家,熟知法律常识至关重要。以下是100个法律常识,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一、基本法律常识
1.法律规范涵盖和保护的对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法律的效力发生的时间,是自法律规定的期间开始,直到法律的效力终止之日止。
3.法律的效力受到国民法律的制约和限制。
4.法律规定的期限,是从法律规定的期间开始,依法定规则计算。
5.法律规定的内容,被视为强制性的。
二、民事法律常识
6.民事法律行为需具备合法的客体、目的和方式。
7.民事法律行为应当遵守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8.民事主体的行为力以法律规定为准。
9.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在民事主体行为力上具有特殊法律地位。
10.未成年人不具有合法性,其自行处分的财产需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三、合同法律常识
11.合同是一方要求完成某项行为,而另一方同意或者接受支付报酬的行为。
12.合同行为的合法性以法律规定为准。
13.合同行为的目的应当是合法的。
14.合同行为的方式应当合法。
15.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应当遵守法律的规定。
16.合同各方应当遵守合同的约定,不得违反合同规定。
四、劳动法律常识
17.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18.单位或个人应当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19.劳动者应当遵守单位或个人的单位制度和劳动纪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制度。
20.劳动者享有劳动报酬、工作休息、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权利。
21.单位或个人应当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
五、知识产权法律常识
22.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
23.专利权是独占权,获得专利权之后,他人不得擅自使用或者盗用。
24.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对其商标的使用权。
25.著作权是作者对其创作作品的独占权。
26.商业秘密是企业对商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保密权。
六、刑事法律常识
27.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公民利益的行为。
28.犯罪主体必须是刑法上的人。
29.犯罪行为必须具备法定的构成要件。
30.犯罪行为必须具备犯罪的主观方面,即故意或者过失。
七、司法程序法律常识
31.司法程序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一种方式。
32.司法程序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
33.参与司法程序的人员应当遵守法律,不得有违法行为。
34.司法程序中的证据应当合法、真实、准确。
35.司法人员应当采取法律依据,公正、客观地处理案件。
八、民事诉讼法律常识
36.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法律程序。
37.民事诉讼是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的。
38.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诉讼的基本原则:公正、公平、公开以及依法审理。
39.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诉讼程序的规定。
40.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证据的合法、真实、准确原则。
九、刑事诉讼法律常识
41.刑事诉讼是解决刑事案件的一种法律程序。
42.刑事诉讼是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的。
43.刑事诉讼应当遵循诉讼的基本原则:公正、公平、公开以及依法审理。
44.刑事诉讼应当遵循诉讼程序的规定。
45.刑事诉讼应当遵循证据的合法、真实、准确原则。
十、行政法律常识
46.行政法是规范国家行政权行使的法律规范体系。
47.行政法律规范的对象是行政机关行为。
48.行政机关行为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商标常识49.行政法源于法律,但是法律并不是唯一的行政法,还包括法规、规章等。
50.国家行政机关行为应当强制性执行。
十一、纪检监察法律常识
51.纪念监察是执法监管的一项重要职能。
52.纪律检查委员会是监察机关。
53.反腐败斗争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任务。
54.纪检监察机关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履行职责。
55.纪检监察工作有反贪、查处失信、整顿工作作风等方面的任务。
十二、宪法法律常识
56.宪法是最高的国家法律。
57.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职能、权限等方面的事项。
58.宪法确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59.宪法规定了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法治等方面的规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