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0国防概述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国防含义、类型、特征及功能,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现代国防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显对抗,而是大国防、社会国防、全民国防,增强大学生现代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观念,强化大学生了解国防、关注国防、建设国防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国防的含义
2.国防的类型
3.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4.国防的功能
三、 教学时间:30分钟
四、 教学方法:案(战)例分析、理论学习引导、问题思考
五、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国防概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可靠的国防,就无法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就会在政治上、经济上受制于人。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人民的生死,也是国家存亡的根本之道,因而是不可不深入加以考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有国必有防,国不可一日无防”。国防与国家的关系明确了,那么国防与我们个人的关系又是如何呢?《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引用了古希腊著名的首席将军伯利克里在的一段话:“一个人在私人生活中,无论怎样富裕,如果他的国家被破坏的话,也一定会陷入普遍的毁灭中;但是只要国家本身安全的话,个人就有更多的机会从私人的不幸中恢复过来”。大阅兵几年举行一次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形象地阐述了国家安全与个人的密切关系。南京大屠杀30多万累累白骨昭示着如果国家被破坏的话,人们一定会陷入普遍的毁灭之中。因此,这句朴素而又深刻的名言告诉我们:“国防系你我,家国不可分”。
明确了国防与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以后,那么什么是国防?国防有哪些特点和功能?带着这一
系列问题我们来与大家共同探讨。这堂课我主要讲述四个问题:
1、国防的概念;2、国防的类型;3、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4、国防的功能
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国防的概念
(一)国防的概念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国防的。有国才需要防,国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国防”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孔融向汉献帝提出的“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范晔的《后汉书.孔融传》),当然这里的“国防”指的是维护国体、严明礼义而采取的防禁措施。
那么究竟什么是国防呢?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对国防的定义如下: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定义:定义告诉我们一个主体针对某个对象为达到某个目的而采
取了某些方法和手段。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构成国防概念的要素为:国防的主体、对象、目的和手段四部分。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因此国防行为是国家行为;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因此国防的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统一和安全。可以这么说国家越发展,对安全的需要就越大。国防手段或表现形式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军事活动是国防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它不能离开军事活动相关的其他活动而孤立地发挥作用。
现代国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主要内容由: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国防科技、国防法规、国防工业、国防经济、国防外交、国防工程、战场建设、军事交通等方面组成。其中与我们密切联系的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主要通过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教学、国防教育活动等形式开展。
从国防的概念和内容来看,现代国防是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现代国防绝非单纯的武力较量,是对“守疆卫土”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形式和国防实践活动。
理解了国防的含义以后那么国防有哪些类型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国防的类型:
(二)国防的类型
目前,世界各国的国防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5种分类: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目标分,可以分为扩张型国防防御型国防。按国防力量构成方式分,可以分为联盟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中立型国防。我们分别来看这五种类型的国防:
扩张型国防:也就是奉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侵略、颠覆和渗透。把国防作为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的代名词。如美国为了扩张,把全球划分为六大战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300多个军事基地,在全球各地实行军事力量“前沿存在”的国防,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同时对他国进行侵犯和干涉。如今,美国“重返亚太”或“亚太再平衡”战略就是加强在亚太军事力量存在、强化美日、美韩等军事同盟为重要内容,在围堵遏制我国崛起的同时,谋求在亚太的战略利益。
防御型国防: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
上的同情和支持,维护本国的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比如说我们中国的国防就是自卫型的国防。
联盟型国防:也就是以结盟形式,联合一部分国家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从联盟国之间的关系来看,还可分为一元体系联盟和多元体联盟。所谓一元体联盟,就是有一个大国处于盟主地位,其他国家则从属于他,目前的日本、韩国的国防属于此种类型,都是以美国为盟主建立的国防。所谓多元体联盟,则是各国基本处于伙伴关系,共同协商防卫大计,如北约组织和苏联解体后的独联体组织。在联盟型的国防中,也可以分为扩张和自卫两种情况。
独立自主型国防:强调主要依靠本国自身的防卫力量,坚持不结盟政策,但并不排斥防务合作。我国的国防就是独立自主型国防的防御型国防。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而2013727-815日中俄举行的“和平使命2013”联合反恐军演,中俄海军75-12日举行了“海上联合-2013”联合军演,都是两国防务合作的体现。
中立型国防:主要是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
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如瑞士、瑞典,寓兵于民,大搞全民皆兵的国防。有的则采取完全不设防的方式,如圣马力诺是个无军队之国,只有少数警察来维护社会秩序,就是失火了,也是请邻国意大利的消防队去救火。
了解了国防的类型以后我们来看看现代国防具有哪些特征呢?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现代国防,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对抗。综合国力主要由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精神力和国防力等组成。其中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经济实力是基础,国防实力是支柱,民族凝聚力是灵魂。事实证明,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国防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美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抛开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凭借的是他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现代国防不是单纯的武力较量。而是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以军事手段为主,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多种手段配合下进行的总体较量。现代国防和国家安全的较量不仅仅在军事领域,十八大提出要“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
现代国防的手段具有多元性。现代国防既有“守疆卫土”兵戎相见的“硬对抗”,还有各种意识形态、文明冲突和网络攻击等“软伤害”。因此在手段上既可以有武力对抗,而且也可以有政治对话、外交谈判、经济封锁、心理施压和军备控制等非战争手段。既依靠国家的国防实力,也依靠国家的国防潜力。
现代国防事业具有社会性。现代国防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教育等领域,不仅仅是军事部门的事,也不仅仅是军人的事,而是每个公民的事。所以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现代国防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那么,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以后我们来看看国防具有哪些功能呢?
(四)国防的功能
我们知道: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国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我把这些功能简单概括为:立国、卫国、强国
首先,我们从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认识国防的“立国”功能。
瑞士作为“中立国”,只有4.12万平方公里国土,人口710多万,常备军只有2万人,近200年没有发生战争,长期和平中立。当有人问及瑞士为何能长期和平中立,瑞士一位外交家对此是这样评价的:“瑞士公民迈出右脚是一位公民,迈出左脚就是一个战士。如果要问我们为什么近200年没有打仗,主要原因就是我们随时都在准备打仗”。让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看瑞士的国防战备情况:首先,瑞士实行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及国防制度。严格规定适龄青年必须服兵役;其次,公民具有强烈的居安思危战备意识,民兵日常训练有素。瑞士村村有靶场,战时人手一支;第三,全民国防动员能力相当强大。二战时瑞士有400万人,但很快就能动员85万人编入军队;如今,瑞士军队平时只有职业兵1500人,义务兵1.85万人,一旦动员,48小时内可动员110万人。第四,瑞士人防设施完备。人防设施能使95%的人口转入地下;第五,瑞士的地理环境有利于自卫。希特勒曾三度准备入侵瑞士,但经过计算至少要伤亡100万德军,权衡再三放弃了入侵计划。而丹麦、挪威、比利时也曾宣布“中立”,但在德国法西斯的“闪击战”打击下很快沦陷,缺乏了强大国防的中立,在希特勒这样无视国际公约的战争狂人面前只能是一厢情愿,所以瑞士的和平中立是建立在国防实力的基础上的。其实《孙子兵法》中提出的备战思想:“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所不可以攻也”(不要寄希望敌人不来,要依靠我们的充分准备;不要寄希望
敌人不进攻,要依靠我牢不可破的防守),真正从实质上回答了上述提问。所以国防是一个国家得以立国的重要基础。
其次,我们来看看国防的“卫国”功能:
强大的国防能有效地起到卫国的作用,卫国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威慑实战两方面。威慑就是威而慑敌,威是慑的前提,通过军事演习、导弹试射、阅兵、国防动员等,展示国防力量的实力和潜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例如:我国成功研制核武器后对世界声明:不率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第一句话就是一种对核威胁的一种威慑,第二句话表明了我们的核武器不是为了对无核国家进行核威胁,拥有核武器就是为了不打核战争;此外,许多国家在重大节日都要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如:俄罗斯是世界上举行阅兵最多的国家,它就是通过阅兵增强国民的国防意识,展示国家依靠国防力量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和安全的决心和意志;我国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举世瞩目,而人家最为关注的就是我国国防科技的实力,通过阅兵我们展示的各型尖端武器装备充分展示了我们国防的实力,展示了我们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和能力,这就是一种和平时期国防威慑功能的体现。
至于实战主要是依靠综合国力,进行战争和军事斗争,捍卫国家根本利益,战而胜敌,也是国防功能的核心。例如建国后我国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每一次的战而胜敌都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卫了祖国的主权,打出了军威国威,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和平很大程度上享受了上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等一系列战争胜利打出的余威,这就是国防卫国功能的体现。
最后,我们来看看国防的“强国”功能:
国防的强国功能体现在增强综合国力(GDP),提高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尊严,扩大国际影响。“强国”,主要是指国防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强国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国防建设本身是国家整体建设的有机组成。只要国防建设是健康的、合理的、与国家建设大局是相适应的,就能产生巨大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国防建设是单纯的“消耗型”投入,如:养军队需要花钱,买装备需要花钱,日常训练需要花钱,军事演习需要花钱等。这些观念都是片面的。国防是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是具有增值功能的,一般来说,一项新技术最先是投入到国防领域,随着技术的成熟,逐步应用于民用,比如INTER网技术。冷战期间,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拖跨了苏联的经济,
但促进了美国的信息化的发展。此外国防建设对于人才培养方面也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