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暑假作业天天练(30)
1.下列叙述中不是我国暴雨特点的是(  )
A.季节性           B.频发性
C.高强度                  D.偶发性
解析:我国暴雨具有频发性,而不是偶发性.
答案:D
2.下列叙述中不是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是(  )
A.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经常下暴雨
B.中游地段河道弯曲,泄水不畅
C.下游为地上河,排水不畅
D.人们围湖造田,使淮河流域湖泊与河流的调蓄能力大幅度下降
解析:淮河下游并不是地上河。黄河夺淮后打乱了淮河原有的水系,淤塞了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淮河水患.
答案:C
3.有关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大西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B.短时间的大暴雨,不会造成洪涝灾害
C.冬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干旱和洪涝是造成我国农田受灾面积最大的气象灾害
解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短时间的大暴雨,会造成洪涝灾害。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答案:D
4.夏季风势力弱的年份,我国易出现(  )
A.南方旱、北方涝
B.南、北方皆旱
C.南方涝、北方旱
D.南、北方皆涝
解析:夏季风弱,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长,南涝北旱;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答案:C
5.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防御洪灾的是(  )
A.在河流上游滥伐森林      B.大规模围湖造田
C.兴修水利                    D.在分洪区种植粮食
解析:河流上游滥伐森林容易使河道泥沙淤积,进而引发洪灾;大规模地围湖造田会使湖泊萎缩,分洪蓄洪能力降低,进而引发洪灾;分洪区种植粮食使耕地占用泄洪区域,也会引发洪灾。
答案:C
6.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A.地势低洼,曲流多
B.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C.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D.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解析:图示为荆江河段,地势低洼,曲流多,排水不畅。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是其易发洪水原因.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荆江是长江干流的一段,有入海河道。另外本地支流不多。
答案:A
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宏伟工程,但防洪是其首要目标.据此回答7~9题。
7.将长江三峡工程的防洪定为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主要是因为(  )
①长江流域地处湿润地带,降水丰富,大雨成灾,小雨也成灾 ②长江流域沿岸人口、城市密度大,常受洪水侵袭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③长江流域能源供应尚处于紧迫局势 ④长江流域荆江河段的泄洪能力弱,采取其他防洪措施效果不明显,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为防洪,防洪效益主要表现为(  )
①处于长江上游出口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可调控长江上游绝大部分的洪水来量 ②长江三峡巨大的库容可调节洪峰,拦蓄洪水 ③避免“悬河”荆江大堤溃决所发生的毁灭性灾害 ④可大大减轻洞庭湖的淤积
A.①②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下列做法不利于避免或减轻长江洪水造成损失的是(  )
A.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B.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上海台风什么时候来
C.荆江河段裁弯取直
D.加固堤坝
解析:长江流域人口众多,是我国工农业发达地区,洪水侵袭势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解决荆江防洪的根本措施就是修建三峡工程.修建水库是洪灾防治的最重要措施,它可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由于上游来沙也会被三峡水库控制,会减轻洞庭湖的淤积.围湖造田会降低洪水期湖泊的蓄洪能力,从而造成严重损失。
答案:7.D 8。D 9.B
10.读“淮河流域示意图"及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6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多1~4倍,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淮河旱灾呈逐年加剧之势,且旱灾重于水灾。1994年淮河流域出现春旱连伏旱、伏旱接秋旱的长期大旱,全流域受灾农田超过1亿亩,淮河干流断流长达120天。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6年6、7月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区为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南方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3)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淮河流域内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4)淮河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建议?
(5)淮河下游的洪泽湖由于泥沙淤积,已成为“地上河",成为此次淮河防洪的重要地段之一。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植树”等措施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
解析:该题以淮河流域自然灾害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运用知识描述事物的能力。(1)题结合①②两河的相关位置,特别是流经的城市即可得出结论。(2)~(5)题结合所学内容,并注意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黄河 长江 北岸支流长而多,南岸支流短而少
(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 暴雨历时长,强度大
(3)自然原因:春季锋面雨带没有到达,往往形成“春旱”;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伏旱”严重;有些年份,当夏季风过强时,锋面雨带迅速北移,淮河流域降水稀少。人为原因:淮河流域垦殖指数高,农田面积大,农业用水量大;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差。
(4)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5)淮河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常形成旱涝灾害.“退耕还湖”“封山育林”可以利用湖泊的蓄水功能和森林的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少雨水补给的比例,增加淮河径流量的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的比例,从而减小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利防洪抗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