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15篇_1
中班音乐教案15篇
中班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熟悉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大意。
  2、结合自己的一家,尝试用演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家庭成员。
  活动准备:幼儿已了解并能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活动过程:
  一、节奏练习:
  1、说一说,自己的家里有些谁呢?
  教师:你的 家有 几个 人?
  幼儿:有爸爸 有妈妈 还有我这个 小宝宝(或介绍爷爷奶奶)
  2、数一数,他的家有几个人?(请其他幼儿根据他的回答来数数、猜猜他家有几个人。)
  二、欣赏:
  1、教师清唱歌曲:听一听,老师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
  (掌握节奏××× | ×× ×| ×× ××× | ×× × |)
  2、说说歌里还唱了什么。
  三、熟悉歌曲:
  1、再次倾听歌曲,熟悉歌词。
  2、请幼儿尝试演唱歌曲。(主要唱三口之家)
中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创编不倒翁和小娃娃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进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录音、玩具等。
  活动过程:
  1、复习上节课所学习过的歌曲。
  2、创编动作听第一段,创编不倒翁的动作,表现出不倒翁的摇摇晃晃。
  3、听第二段,创编小娃娃的动作,表现出小娃娃动作流畅的感觉。
  4、展示和分享幼儿分两组,分别扮演不倒翁和小娃娃。
  幼儿合作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单向发挥作用,违背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缺乏了师幼互动的过程。在活动中无论是欣赏,理解歌词、唱歌、表演,虽然教师尝试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吸引和激发幼儿的兴趣,但是反复的播放,重复地练习让幼儿大部分时间花在消极地坐、听、等待上,严重束缚幼儿双手与大脑,禁锢了幼儿的思想与情感,活动过程中幼儿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更谈不上创造性,为了学会教师所教的内容而感到困难,感到苦恼,自然会毫无参与活动的兴趣,更不用说是大胆的表达表现音乐的愉悦感了。
中班音乐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在生动活泼的表演性活动中,了解菜的特点。
  2、感受说唱结合的歌的乐趣学会说唱交替。
  3、学会简单的歌曲创编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二、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音乐视频。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过菜场呢?去菜场是干什么的呀?你们平时都喜欢吃什么菜呢?
  2、欣赏歌曲,熟悉歌词内容。
  (1)有个小朋友早上陪奶奶去买菜了,我们来听听他都买了什么好不好?听听歌里都唱到了那些菜,歌里都是怎么形容这些菜的?
  (2)倾听歌曲后提问。歌曲里都唱到了一些什么菜?这些菜都是什么颜、什么样子的呀?(幼儿讲述后,出示蔬菜图片)
  (3)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熟悉节奏型:×× ××∣×× ×∣)
  3、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再次倾听歌曲,熟悉歌曲中说唱的形式。这首歌和我们平时演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歌曲中念的部分叫做说唱。
  (2)老师示范演唱歌曲。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师来唱一唱,念一念歌词,也可以帮老师打一打节奏。
  (3)反复带着幼儿唱几遍歌曲,边唱边看图片加深幼儿的印象。
  (4)多种形式演唱(小组唱、分组说唱轮流、个别幼儿演唱等)
  4、幼儿创编歌曲。
  (1)平时我们还吃过哪些蔬菜?我们也一起编进歌曲里去唱一唱,注意句式要和歌曲中一样的。(指导幼儿创编)
  (2)请幼儿一起唱一唱创编的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4
  目标:
  1、在游戏中熟悉旋律和节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手会变__x”。
是谁家的姑娘是什么歌  2、在玩玩、动动、唱唱中自然习得歌曲。
  3、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重点: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手会变__x”。
  难点:
  模仿老虎叫声并表现老虎凶猛的样子。
  准备:
  磁带、娃娃(若干)
  过程:
  一、熟悉旋律和节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