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游戏——双陆
【稽古】The Archaic to Now
双陆,又称“打马”“双六”,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双陆者,投琼以行十二棋,各行六棋,故谓之双陆。”①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明了双陆的性质和下法,表明它是我国古代一种流行的竞技类棋艺游戏,它和围棋一样深受中国历朝历代人们的喜爱。但是,最终双陆这种竞技棋艺游戏却消失于历史长河,没有流传下来,棋盘、棋子的样子以及下法都成了后人研究的对象,直到考古资料的出土,才让今人一窥全貌。
1 双陆的流传历史
目前学界关于双陆的诞生地点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外来说,一种是本土说。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无可辩驳的是双陆在诞生之后就被曹魏时期的贵族迅速接受。随着朝代更迭,南北朝时期双陆进入快速传播期。双陆游戏在隋唐时期更受吹捧,广受贵族的喜爱,在传播上达到顶峰。如唐代女皇武则天喜爱双陆,连做梦都在与人竞技,甚至对于梦中“双陆不胜”之局困惑不解,竟到了日间忧思难解的地步,召来当时的宰相狄仁杰帮忙解决梦中的双陆残局。唐史中关于双陆竞技的记载有很多,最典型的莫过于唐中宗,“帝(唐中宗)在房州时,常谓后曰: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及得志,受上官昭容邪说,引武三思入宫中,升御床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丑声日闻于外。”②由此可知双陆在当时已成为唐朝宫廷风靡的棋类游戏,而且高手众多。狄仁杰很可能就是当时一位出名的双陆竞技高手,否则武则天不会特意召他来给自己解答双陆
赤峰娱乐困局。甚至《朝野佥载》中还记载了一个唐时对双陆痴迷至极的棋痴:“(唐)咸亨中,贝州潘彦好双陆,每有所诣,局不离身。曾泛海,遇风船破。彦右手挟一板,左手抱双陆局,口衔双陆骰子,二日一夜至岸,两手见骨,局终不舍,骰子亦在口。”③此人爱双陆已成痴,落水逃命都手不离双陆,连骰子都不舍得丢掉,真是可笑可叹,但这个故事也从侧面表明在唐时双陆的流传很广,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否则不会有潘彦这样的棋痴。双陆在中原王朝广为流传的同时,契丹人则怀着吸收先进文化的思想在与中原地区接触中广泛吸收中原的文化和科学技术,自然也将双陆这种竞技类的棋艺游戏学了过来。到了契丹人生
活的草原地区,双陆因为具有“博”的性质很快就被北方的草原民族迅速接受,并成为契丹贵族阶层热爱的游戏之一。
2 契丹人对双陆的热爱
双陆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博弈游戏,所以属于博具的一种,双方各执十五子对弈,玩法类似于围棋。对弈双方相向而坐,中间有棋盘,盘中有“马”即黑、白棋子,分列其中。双陆棋还需要用到骰子,以骰子掷出点数,然后“行马”即“走棋子”。双方相向而行,“马”先出完的一方为获胜者,赢得筹码,再按约定的赌注算清即可,最后看双方留存的赌金即可知道哪方为最终的获胜者。也许双陆的这种下法更符合契丹游牧民族豪迈竟胜的天性,所以契丹人在接触到双陆之后迅速喜爱上了这种棋艺游戏。【作者
简介】李悦(1984—),赤峰博物馆文博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辽文化。①司马光:《资治通鉴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87页。②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72页。
③刘餗:《隋唐嘉话·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5页。
辽代游戏
   —双陆
李悦
(赤峰博物馆,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 要:契丹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在其逐渐壮大之后,尤其是建国前后秉承着兼容并蓄的开放胸襟,不仅发展自身的思想和文化,也在吸收周边国家和部族的先进文化。与其地域相连的中原地区因为地缘关系也顺势成为他们主要的学习对象。“双陆”正是在契丹人对中原文化的吸收过程中传播到了契丹人生活的草原地区,并在这里生根发展,以至于辽代很多契丹贵族都与双陆结下了不解之缘。
关键词:双陆;契丹;游戏
050Vol.18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