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纺布行业生产工艺、市场产量及特点分析
无纺布也称非织造布,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织而通过定向或随机排列,黏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它应用广泛,生活中常见的口罩、尿不湿、桌布、一次性拖鞋、服装里衬、烟过滤嘴等,都由无纺布的成分。
用于无纺布生产的三大纤维为聚丙烯(占总数的63%)、聚酯(占总数的23%)和粘胶纤维(占总数的8%),剩余2%为丙烯酸纤维、1.5%为聚酰胺、2.5%为其他纤维。
无纺布可划分为纺粘、水刺、针刺、化学粘合、热粘合、熔喷等多种类型。纺粘、水刺、针刺为行业三大主流的生产工艺,占比超过80%。纺粘法是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无纺布生产工艺,水刺法无纺布近年来增长迅猛主要是受益于下游医疗卫生、护理美容等需求的拉动。
不同生产工艺具备不同的特点,其下游应用也具备显著差异。按产品用途结构来划分,医疗卫生是无纺布的第一大用途,占比达到41%。近年来,伴随着下游消费升级意识的提升,棉柔巾、擦脸巾、面膜等品类渗透率提升,是无纺布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和消费大国。2018年我国各类非织造布年产量达593.22万吨,较2008年增长196.31%,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47%。我国的无纺布产量未来5年仍能维持高个位数的增速。在新冠肺炎疫情带动下,无纺布的增长必定会超过之前预计,除了本次疫情带来的医用需求,无纺布需求增长比较快的领域包括,卫生巾、婴儿纸尿布、成人失禁用品和其他清洁擦拭类产品。
《2020-2026年中国无纺布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熔喷法无纺布生产能力为83240吨,实际产量为53523吨,熔喷布实际产量占到整体无纺布市场仅约1%,产能相对有限。从行业格局看,对医用口罩类更为重要的熔喷布,能够提供的企业较少,经营范围涉及熔喷布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23.53%)、浙江(13.73%)和河南(11.76%)三省,占全国的49.02%。
由于收入、消费水平等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无纺布消费量处于较低水平。从消费结构来看,中国无纺布最大的应用领域为医疗与卫生护理,而美国市场中60%~70%的无纺布用于医疗卫生及生活用品,在日本,工业、医疗及卫生用品消耗的无纺布占需求量的57.4%。由于使用成本偏高,中国一次性防护用无纺布产品使用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医用无纺布消费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从产业格局看,我国产业所处位置较为低端,格局较为分散。中国的无纺布产业起步较晚,依靠从海外引进技术设备,凭借劳动力优势在无纺布制造端构建起竞争力,随着无纺布生产技术的不断成熟、扩散,制造端的竞争不断加剧,目前国内无纺布制造格局仍然较为分散。海外无纺布巨头公司大多是化工产业出身,业务和技术往往聚焦在无纺布基材的技术革新以及工业化量产方面,而中国无纺布龙头企业则更贴近消费应用端,以下游消费者为导向,在如何将无纺布更好地应用在下游产品方面有很多技术创新。
在发展过程中,无纺布制造行业也形成了五大特点:从地区上看,区域发展失衡;从技术先进性来看,各种工法水平不等;从产品的品种,品种单一,重复建设严重;从产品的质量来看,质量有待提高;从产品的加工能力,总体水平较弱。
1)区域发展失衡,东部地区无纺布工业力量较强,西北部,华北地区发展偏落后。
2)各种工法水平不等;如水刺法的第三代无纺布技术还在完善。
3)品种单一,重复建设严重,缺少新品,出落不宽,尤其纺织非织造部方面。
4)质量有待提高,如我国无纺布企业热风粘合法生产线不完善,产品质量难与发达国家
产品相比。熔喷布和无纺布有什么区别
5)总体水平较弱;从无纺布后加工能力看,后加工的品种较少,多数企业仅专注于无纺布的粗加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