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世界》解说词第二集
《三国的世界》  解说词  第二集
第二集  星落秋风五丈原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诗人李白被流放夜郎,在白帝城得知大赦的消息,于是他顺流而返,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淋漓尽致的表达了他重获自由的欣喜之情。就在李白到达这里的五百多年前,刘备兵败猇亭退守白帝城,却是忧愤不已沮丧之极。
公元223年春,临终前的刘备对诸葛亮说: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你的才能远胜曹丕十倍,一定能安邦治国,完成我兴复汉室的愿望。你要辅佐刘禅,但如其不才,你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人。
刘备的托孤之言让诸葛亮泪如雨下:
臣尽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君臣之见的信任与承诺,就这样最终成就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刘备死后,诸葛亮花了五年时间发展生产恢复国力,重新与东吴结盟,平定南中的叛乱,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诸葛亮开始率领大军一次又一次翻越秦岭向曹魏发起攻击。就是要实现“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的夙愿。
当蜀汉大军集结汉中,准备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向诸葛亮提出分兵五千出子午谷,十日内便可直抵长安城下,诸葛亮则认为此举太过冒险,他选择最远的一条线路,也就是出祁山,夺取陇右三郡,再相机进攻关中。结果因为马谡失守街亭,使得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
许多人认为因为没有采纳魏延的建议,诸葛亮失去了“北定中原饮马河洛”最为有利的一次机会。也有人因此质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说他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这样的说法似乎更是印证了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的评价。
李俊恒      教授      许昌学院
魏延的这个出奇兵走子午谷,第一它没有变成历史的事实行动;第二你后人推断说,魏延说不出十天我一定拿下长安,怎么证明?
朱子彦      教授      复旦大学历史系
从子午谷出兵,当时担心的就是曹魏是不是在子午谷有伏兵,其实我认为魏延是已经经过实地调查,子午谷虽然地形比较险要,但是并无伏兵,如果诸葛亮放手一搏的话完全可以。
苗怀明      教授      南京大学文学院
应该说这个计策确实是像诸葛亮说的带有冒险性,但是我们都知道战争本来就是赌博,本来就是一场冒险,那么诸葛亮反对的理由就是说如果在山路上有人埋伏怎么办?那其实魏延完全可以反驳诸葛亮,如果没有埋伏怎么办?
陈寿认为诸葛亮: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这个观点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很多论者据此分析诸葛亮的军事谋略比较欠缺,而五次北伐最终劳而无功则是明证。
奇谋为短”是指欠缺出奇制胜的谋略,那么如果真如陈寿评价的那样诸葛亮还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的那个智计百出稳操胜券的诸葛亮吗?那个“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的主角,不是手摇羽毛扇的诸葛亮又是谁呢?
张靖龙      教授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火烧博望坡”是《三国演义》描写的诸葛亮初出茅庐以后指挥的第一场战斗,而且大获全胜。其实历史上这场战斗是刘备指挥的,刘备与夏侯惇、于禁他们在博望坡那边“烧屯伪遁,设下伏兵,大获全胜”。那个时候诸葛亮他还在隆中躬耕,还没出山呢。
胡阿祥      馆长    六朝博物馆
草船借箭真的跟诸葛亮没关系,草船借箭这完全是一个小说的创作,它有历史的典故,本身是什么呢?是孙权木船借箭,孙权驾了一艘木船去观曹军的营寨,曹军发现了以后,不说万箭齐发起码百箭齐发,这个箭都打在木船上面,然后打的太多了,船一边太重了,船
要翻了,孙权灵机一动让这个船掉了个身子,以另外一边受箭,两边平了孙权说回去吧。
可以看出这些经典的情节,并非罗贯中凭空虚构的,三国之后人们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在历代文人和民间艺人的共同作用下,赋予孔明的传奇彩越来越浓重,小说的作者罗贯中根据这些野史传闻,特别是《三国志平话》的相关情节对史实进行了移植或者是重构,即使纯粹虚构的情节,也编排有度大致符合情理,正是采用了这样的艺术手法,达到了美化和神化诸葛亮的艺术目的。
张三夕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学和历史联姻,使得诸葛亮的形象不断地被拔高,乃至于在某种程度上被神话,所以他成了中国人智慧的化身。
胡守钧      教授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个智慧的神,智慧之神,所以人们把很多故事都附加给他,那也不会去求这个故事真和假,老百姓不会讲这个事。到底真和假怎样样?借东风怎么样?空城计怎么样,他不会讲这个事,而且包括戏剧演义这个故事也不会讲到底真还是假,到底有
没有草船借箭这个事,有没有借东风这个事。有没有空城计这个事,他也不考证,他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这个故事有意思为什么?在宣传一个关于智慧的故事。
清代毛宗岗在评点《三国演义》有三绝,其中他称诸葛亮为:
古今来贤相第一奇人,是为智绝
毛宗岗把小说中的诸葛亮概况为智慧绝顶之人,既准确又深得人心。但是离开小说回归历史,诸葛亮还是那个靠锦囊妙计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人吗?诸葛亮的智慧又到底体现之哪里呢?
公元207年,屯兵新野的刘备三顾茅庐,结识了比自己年轻20岁的诸葛孔明,二人见面有一段精彩对话,后人称为《隆中对》或者《草庐对》。其中诸葛亮清晰的分析了天下大势,并且制定出具体战略,那就是:
首先夺取荆州,再夺取益州,然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待时机成熟,从荆、益两州分兵北伐,天下响应,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龚留柱      教授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短短数语就决定了一个集团的发展方向,那个时候信息条件都很落后,诸葛亮是个年轻人未出茅庐,在那个时候就能判定将来要天下三分,而且后来历史果真是沿着这条路线发展,这不是大智慧是什么?而且后来基本上是按照这样一个规划来往前走的,这样刘备才能取得立足点,才能够鼎足而立。
赵国华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刘备正是在隆中对的指导下,建立了蜀汉政权,但隆中对的实施有三个难处:
一是跨有荆、益很难,荆州和益州两地隔着崇山峻岭,交通极为不便,很难合成一个政治板块。
二是结交孙权很难,荆州处于扬州的上游,直接关系到孙吴政权的核心利益。
三是两路北伐很难,蜀汉政权在三国当中力量最小。
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并非势均力敌,尤其是曹魏和蜀汉之间的实力对比相距甚远,曹魏占据着经济最为发达的中原地区,户籍人口超过440万,而蜀汉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只占
据益州一地,户籍人口不足百万。两国军力对比更是悬殊,既然如此,诸葛亮却始终坚持北伐的军事战略,其用意究竟是什么呢?
就在诸葛亮去世三十多年后,有人对他屡次北伐却不能建功的原因,依然不能释怀。当时东吴有一个叫张俨的官员,与晋臣袁准在洛阳有过一番讨论,历史上的这次对话非常有名,被后人称作“七问七答”。
张俨问道:以诸葛亮的杰出才能为什么总是劳而无功呢?
袁准回答:诸葛亮以持重为本,而在军事上的应变则非所长,故不敢用其短。
郭善兵      副教授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袁准从七个方面对诸葛亮的一些治国、治军杰出才能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比如他讲:诸葛亮擅长用兵,讲诸葛亮率领军队出征的时候,所谓的蜀军军队军纪严明,有所谓‘进退如风,止如山’,反映出诸葛亮的治军才能是非常杰出的。
袁准说:诸葛亮“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他屡次北伐最终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还是曹魏蜀汉两国实力对比太过悬殊。
袁准也说到,蜀军的长处是轻锐,但是缺乏良将,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其实反应的就是蜀汉的人才、军事力量、国力都弱于曹魏.
后世有论者认为,当时相对弱小的蜀汉应该闭关守险,如果坚守这样的方略,蜀汉不仅江山稳固,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同享太平,而诸葛亮屡次北伐,连年用兵的做法,显然是穷兵黩武,将蜀汉本就不强的国力消耗殆尽。
苗怀明      教授      南京大学文学院
诸葛亮做的事情是什么,是穷兵黩武,这个在中国战争史上很少看到。一般我们见到的都是强大的一方,去讨伐弱小的一方,那么六出祁山你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一个弱小的一方去讨伐强大的一方,而且还是在四川北部在陕西南部,那么险要的地方,那个地方易守难攻,那么诸葛亮作为攻守的一方,那么我们说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上,这个都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所以你看诸葛亮虽然在小的方面取得了胜利,在大的方面他是注定要灭亡的。
谭邦和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一个非常善于打仗的宰相,却去打一场根本没有取胜之可能的战争,这岂不是不智吗?但是又为什么要去打呢?原因在于,这是先主的遗愿啊。
所以这叫知其不可而为之,他必须打,所以说六出祁山与其说是在描写诸葛亮的战争智慧,不如说是在表现他对刘备遗愿的忠诚。
刘玉堂        研究员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百姓首先发言打一三国演义人“他必须北伐,他不北伐无法对自己的理想交代;他必须北伐,不北伐无法圆他的隆中对之言;他不北伐也对不起白帝城托孤。所以我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他为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个精卫填海也好,刑天舞干戚也好,夸父追日也好,有很多是悲剧英雄,他们都不一定知道,甚至知道不能成功,但是他认为舍我其谁也?”
建兴5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向后主上了一道奏表,在奏表的结尾诸葛亮说: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就要告别陛下出师北伐了,我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道奏表就是流传千古的《出师表》。
如果我们要坚持探究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动机,《出师表》应该是最好的切入点,“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应该说这就是他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诸葛亮后半生一切活动的精神力量。
石麟        教授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诸葛亮的这一篇《出师表》它是忠贞的一个结晶品,里面表现了第一对刘备、对知遇之恩的刘备,无比的忠诚,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人到了这个地步了,为了这一个人为了这一个主义,为了这个政权为了这个团体,他可以贡献自己的一切,这就是一种最大的忠诚。
谭良啸      研究员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诸葛亮他是忠,他忠于刘备,忠于蜀国,或者忠于我们这个国家,对不对呢?又对又不对。
我们可以理解为他是忠于他的一种职责,他的一种承诺,因为刘备托孤的时候,叫他要“一统天下,要还于旧都。”他怎么说呢?他说:“臣尽股肱之力继之以死”,来完成这样一个使命。那么出师,他的出师就是对他的这样承诺的一种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