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后作业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巡游,这也是他第一次北巡,当时燕地方士卢生献上一本书,上面写有“亡秦者胡也”的谶言。秦始皇最有可能以此为由(   
A.定都咸阳    B.北击匈奴    C.控制西南夷    D.南征百越
2.下表所示是不同时期学者对秦朝灭亡原因的分析。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暴政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B.制度文化差异导致秦朝灭亡
C.秦朝灭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    D.秦朝灭亡的原因无法形成定论
3.唐代诗人章碣《焚书坑》写道:“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   
A.对秦始皇的焚书进行嘲讽和谴责    B.说明焚书造成文化凋敝的严重后果
C.揭示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    D.分析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复杂背景
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接受李斯建议,下令非秦国的史书、非博士官掌管的《诗》、《书》等少数著作外,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又因儒生反对秦始皇推行的“分封制”,并在多种场合私议朝政,以至秦始皇认为“诸生在咸阳者……或为訞言以乱黔首”,坑杀460余名儒生方士,这就是“焚书坑儒”。此举意在(   
A.为了加强对思想控制    B.统一文化的现实需要
C.郡县制不符时代潮流    D.旨在传承优秀文化
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
贵。’臣等昧死上□□,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其文中“□□”应是
A.谥号    B.庙号    C.年号    D.尊号
6.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修筑长城,历时五年,动用了约三十万劳动力,这个数字相当于全国男劳动力的十分之一。秦朝有如此大规模的动员和组织能力,主要是由于(   
A.实行思想专制的政策    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C.修筑通往各地的驰道    D.制定完备严苛法律
7.关于“郡”的解释,有说法是:“今郡字,‘君’在其左,‘邑’在其右,君为元首,邑以载民,故取名于君,谓之郡。”按此说法,“郡”的出现反映了(   
A.礼乐制度的瓦解    B.郡县制度的产生
C.民族之间的交融    D.王权加强的趋势
8.睡虎地秦简《语书》中论及“良吏”的判定标准:其一,明法律令;其二,人臣之忠。这种判定标准最能说明秦朝(   
A.治理国家遵循以法治国    B.以品行作为选官标准
C.官员评价服务专制统治    D.重视官员的法律素养
9.战国时期,各诸侯相继称王。秦王嬴政灭六国后,不再称王,自称“始皇帝”。战国时期,无论尊卑,皆自称朕,秦王嬴政灭六国后,只有皇帝称朕。这反映出(   
A.最高统治者的独尊地位    B.王位世袭制度的逐步确立
C.王权借助神权维护统治    D.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潮流
10.汉代著名的政论家贾谊说:“秦灭周祀, 并海内, 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四海养。天 下之士,斐然向风。”该评价(   
A.是对秦始皇的贬低    B.是对秦朝暴政的讽刺
C.是对秦统一的肯定    D.是对秦朝制度的赞扬
11.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其观点意在说明(     
A.秦朝确立了贵族政治    B.郡县制不利于实现君主集权
C.中央集权体制具有合理性    D.专制暴政与秦朝的灭亡无关
12.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   
A.标志着皇帝制度的确立    B.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直接管理
C.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加强    D.保证了皇帝和中央政令的传达
1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1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15.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政治制度更为公平    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产生了近代朴素的民主意识
二、材料分析题
16.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臣,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国家)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控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柳宗元《封建论》
(1)从材料一中可以提炼出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评价秦王朝推行的这一制度。
材料四
出处
内容
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陈涉世家》
秦二世时(陈胜等前往渔阳戍守途中)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②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徭律》
秦始皇时集思广益打一国家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斥责);六日到匀,赀()一盾;过旬,赀一甲。
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一座墓葬中,墓主人是一名叫喜的
基层官员,以墨书秦隶写成,共有1000多枚,主体以秦律为主,还包含《编年纪》、《语书》、《为吏之道》、《日书》等内容。
(2)基于上表信息,某研究者得出“司马迁的记载有违历史事实”的结论。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为什么?
(3)材料二中的①、②两则材料分别属于什么史料?其史料价值如何?
(4)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周之失,失之在制,秦之失,失之在政”,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秦之失,失之在政”的认识。
17.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摘编自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始皇既殁,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不威不伐恶,不笃不虚亡,距之不得留,残虐以促期,虽居形便之国,犹不得存。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秦王朝的大革命的具体内涵以及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对秦始皇的功过问题应持以怎么样的视角?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进行论证,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B
【详解】秦汉时期的“胡”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因此秦始皇有可能北击匈奴,B项正确;定都咸阳、控制西南夷以及南征百越与“胡”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根据题干柳宗元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失在于政”,也就是秦始皇时期的暴政,钱穆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始皇去世后赵高控制政权,且天下存在分封制的影响,何晋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与原六国在制度、思想、语言、宗教意识上的差异导致的对抗,由此可知秦朝灭亡受到多种因素影响,C项正确;暴政和制度文化差异是秦朝灭亡的一个原因,不能完整的概括材料,排除AB项;秦朝灭亡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能理解为原因无法定论,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没能保障其统治的长治久安,领导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秦朝的并非读书人,《焚书坑》一诗体现了诗人对秦始皇焚书的嘲讽和谴责,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焚书造成了文化凋敝,排除B项;焚书坑儒并非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排除C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复杂背景在《焚书坑》一诗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指的是秦始皇推行的“焚书坑儒”,此举意在加强对思想控制,进而维护秦朝统治,A项正确;此举意在加强对思想控制,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郡县制,排除C项;D项不属于秦始皇推行“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知道,材料是在说明皇帝称号的来源和出处,体现皇权的独尊,根据上下文及所学知识,可以知道,D项正确;谥号是指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排除A项;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排除B项;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秦始皇修筑长城,历时五年,动用了约三十万劳动力,这个数字相当于
全国男劳动力的十分之一”,反映了秦朝有强大的动员和组织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其原因在于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项正确;材料要求的是中央强有力的原因,“思想专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思想领域的表现,排除A项;“修筑通往各地的驰道”不属于中央强大的原因,排除C项;“制定完备严苛法律”和中央强大无法构成因果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