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四大名著的四字成语故事
含有四大名著的四字成语故事
    逼上梁山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解释】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集思广益打一国家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结构】动宾式。
    【用法】比喻被迫反抗;或采取不得已的行动。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逼;不能读作“bí”。
    【辨形】梁;不能写作“粱”。
    【近义词】迫不得已、铤而走险
    【反义词】自觉自愿、自告奋勇
    【辨析】~和“铤而走险”;都有“被逼得走投无路而冒险、反抗”的 意思。但~偏重在反抗;多指的是正义的行动、革命行动;或由于某种客观原因促使自己不得不做;“铤而走险”偏重在冒险;所指的行动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
    【例句】
    (1)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大部分都是被~的吗?
    (2)那时我学修理自行车是~;自己不动手没别的办法。
    【成语故事】古典小说《水浒》描写了宋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里面许多起义军头领都是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才投奔梁山这个起义军根据地的。有个叫林冲的人,武艺高强,为人正直,原在官府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但当权的大官高俅之子为了霸占他的妻子,三番几次陷害他,派人暗杀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林冲杀死了前来杀他的人。这时他又得知自己的妻子已自杀了,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被迫上了梁山。
    红楼梦的成语 百依百顺(79回)、翻天覆地(105回)、横行霸道(9回)、眉开眼笑(2回)、一模一样(62回)、无法无天(33回)、终身大事(8回)、心神不定(16回)
、美中不足(5回)、称心如意(57回) 夯雀先飞(67回) 盛极则衰、兴久必亡、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箕裘相继 三国成语 一手包办 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一亲芳泽 七步成诗 三顾茅庐 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 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乘虚而入 五内如焚 人生如寄 仰人鼻息 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偃旗息鼓 出言不逊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危急存亡之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吴下阿蒙 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 才高八斗 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旦夕之危 明眸善睐 月明星稀 土崩鱼烂 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妄自菲薄 孑然一生 对酒当歌 屈指可数 周郎顾曲 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回肠荡气 《三国演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略,摇曳多姿的人物风采,而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其中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为了敦请他辅佐自己打江山,求贤心切,三次拜访隐居在隆中草屋里的卧龙诸葛孔明。后用次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也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或访问。
    初出茅庐 诸葛亮看到天下战乱不息,百姓苦难深重,答应出山,就和刘备同回新野。此时,曹操派大军攻陷了刘表次子驻守的荆州,又来攻打刘备。
    刘备兵单将寡,形势危急,诸葛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36376630。当时人们以诗赞颂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舌战雄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
    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锦囊妙计 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
    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羽扇纶巾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 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
    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
    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鼎足三分 赤壁一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五三方激烈斗争,最后却“权归司马”结束了三国纷争局面。
    所以,《三国演义》的结尾两句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射是以鼎的三足比喻三方分立相持的局面。
    在《三国演义》里,还有“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
声势”、“步步为营”等成语,就不多说了~~~~ 桃 园 三 结 义 捉 放 曹 操 温 酒 斩 华 雄 小 霸 王 孙 策 青 梅 煮 酒 论 英 雄 三 顾 茅 庐 草 船 借 箭 赤 壁 大 战 大 意 失 荆 州 火 烧 连 营 三 国 归 晋 桃 园 三 结 义 捉 放 曹 温 酒 斩 华 雄 割须断袍 青 梅 煮 酒 论 英 雄 三 顾 茅 庐 草 船 借 箭 大 意 失 荆 州 火 烧 连 营 三 国 归 晋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
    红楼梦的成语 百依百顺(79回)、翻天覆地(105回)、横行霸道(9回)、眉开眼笑
(2回)、一模一样(62回)、无法无天(33回)、终身大事(8回)、心神不定(16回)、美中不足(5回)、称心如意(57回) 夯雀先飞(67回) 盛极则衰、兴久必亡、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箕裘相继 三国成语 一手包办 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一亲芳泽 七步成诗 三顾茅庐 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 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乘虚而入 五内如焚 人生如寄 仰人鼻息 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偃旗息鼓 出言不逊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危急存亡之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吴下阿蒙 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 才高八斗 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旦夕之危 明眸善睐 月明星稀 土崩鱼烂 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妄自菲薄 孑然一生 对酒当歌 屈指可数 周郎顾曲 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回肠荡气 《三国演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略,摇曳多姿的人物风采,而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其中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为了敦请他辅佐自己打江山,求贤心切,三次拜访隐居在隆中草屋里的卧龙诸葛孔明。后用次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也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或访问。
    初出茅庐 诸葛亮看到天下战乱不息,百姓苦难深重,答应出山,就和刘备同回新野。此时,曹操派大军攻陷了刘表次子驻守的荆州,又来攻打刘备。
    刘备兵单将寡,形势危急,诸葛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当时人们以诗赞颂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舌战雄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
    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锦囊妙计 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
    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羽扇纶巾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 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
    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
    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鼎足三分 赤壁一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五三方激烈斗争,最后却“权归司马”结束了三国纷争局面。
    所以,《三国演义》的结尾两句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射是以鼎的三足比喻三方分立相持的局面。
    在《三国演义》里,还有“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等成语,就不多说了~~~~ 桃 园 三 结 义 捉 放 曹 操 温 酒 斩 华 雄 小 霸 王 孙 策 青 梅 煮 酒 论 英 雄 三 顾 茅 庐 草 船 借 箭 赤 壁 大 战 大 意 失 荆 州 火 烧 连
营 三 国 归 晋 桃 园 三 结 义 捉 放 曹 温 酒 斩 华 雄 割须断袍 青 梅 煮 酒 论 英 雄 三 顾 茅 庐 草 船 借 箭 大 意 失 荆 州 火 烧 连 营 三 国 归 晋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