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体验程序的作用及其编制环境》
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2)年级: 高二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广东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 第四章第一节
5)学时数: 45 分钟
二、教学设计
教师编制报考条件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理解计算机程序的概念,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
2、认识高级语言编程环境,能运行简单的程序。
3、体验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4、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①和通用工具一样,编程也是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所以本章内容与第三章内容紧密相联,共同构成信息加工、表达与交流的完整体系。也与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接轨,属于基础部分。本章的第一节具体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并认识编制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而作为本节的第二课时,本课主要通过体验计算机程序的作用及其编制环境,初步树立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并逐步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工作过程,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
②本节是对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入门介绍,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概述和引子。因此,能否通过本节课学习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兴趣,将直接关系到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的顺利开设。
(2)教学重点分析
教学重点: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的制作及属性设置。
(3)教学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VB程序代码的基本元素及代码的作用。
3、学情分析:
(1)我校高二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这节课之前学生已学完了前三章,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学生对程序设计普遍陌生,对自己编程来解决问题,既感觉新奇有趣,又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同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相关的数学知识,对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初步了解不会觉得十分困难。
(2)本节是程序设计入门的第一课,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概述和引子,同时编程又相当枯燥,因此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尤其重要。学生不可能用一节课的时间对编程掌握多少,但让他们在体验中理解信息的编程加工,并通过简单的改进实现小小的目标,有成功的体验是完全能够达到的。
4、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设计旨在消除程序的神秘感、让学生体验程序的“平易近人”,体验程序的编制环境,为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打基础。为此,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演示、学生自主探究。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我不给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也不单纯地提出任务让学生去做,而是尝试创设情境,通过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启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全面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变得丰富有趣。在教师创设的情境激发下,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在动手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在讨论与交流中,学生自主分析并解决问题。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加工、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恰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同学老师流畅的交流思想,充分挖掘想象力和创造力,相互合作,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全面实现信息素养的提升。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①教学流程: 程序体验—引入问题
程序分析—认识问题
程序编写—解决问题
交流与评价—提高能力
自主归纳—思考总结
知识回顾—知识小结
②设计思路:
程序体验
案例导入:教师演示计算器程序,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程序分析
学生感受到程序的魅力后,教师演示加法计算器的编制过程,学生明确程序代码的作用,了解val函数、“=”的作用等,认识程序的基本元素及其编写方法。
程序编写
初步认识程序后,提供加法计算器程序源代码,学生2人一组,尝试合作探究编制加法计算器。制作完成后,尝试在加法计算器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制作加减乘除计算器。
交流评价
请2-3位学生展示作品,集体进行评价,评价中突出是否有合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这种评价一方面是为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给学生表现自己、展示才华的机会。教师的合理评价会激发他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学生之间的交流则可以共
享思路、反思自我,加强创新。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自主归纳
学生在完成上机任务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归纳出编制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知识回顾
最后,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我们做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 教师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小结,突出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有意识地进行知识强化,提升教学效果。
5、资源准备
VB小程序:加法计算器、加减乘除计算器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安装VB软件和红蜘蛛教学广播软件、使用ftp软件在教师机创设ftp服务器供学生上传作业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
案例导入 ,体验程序 | 演示加法计算器程序 | 观看教师演示 | 以简单的程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
分析加法计算器程序 | 演示加法计算器程序的编制过程,重点强调代码中val函数、“=”、语句的作用 | 观看演示,认识程序代码的基本元素,体验程序编制过程。 | 通过演示加法计算器的编制过程,让学生明确程序代码的作用,了解val函数、“=”的作用等,认识程序的基本元素及其编写方法。 |
实际编写程序 | 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2人为一学习小组。 因为学生存在差异,因而设计了2个分层任务。 任务1:提供加法计算器程序源代码,指导学生尝试合作探究编制加法计算器。 任务2:制作完成加法计算器后,在加法器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小组合作探究尝试编制加减乘除计算器。 两个任务任选其一,上传至Ftp服务器。 教师不断巡视,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 | 学生合作探究,2人一组尝试编制加法计算器程序。 制作完成后,尝试在加法计算器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制作加减乘除计算器。 | 设计2个分层任务,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提升。 小组合作探究制作,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学生体验了VB的界面及编制环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
交流评价 | 学生演示:教师在旁进行提炼,梳理VB环境及其编制过程 | 由学生演示,其它同学对比自己的学习过程小结 | 集体进行评价,评价中突出是否有合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
自主归纳 | 通过上述两个制作任务,引导学生归纳出编制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 学生在完成上机任务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归纳编制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 学生积极思考,归纳编制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
小结 | 教师小结程序的作用及VB的编制环境及过程 |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我们做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 | 有意识地进行知识强化,提升教学效果 |
四、教学反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