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
研究对象:是研究在学校教育和教学条件下,教与学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规律
主要任务:1、关于学:①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
②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
③阐明学习的过程
④阐明有效学习的条件
2、关于教:①激励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②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有组织的信息
③引导学生对呈现的信息做出适当但应
④对学生的反映提供反馈和纠正
⑤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诊断和评估
⑥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便于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进行各种交流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1、意义:①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②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③有助于进行自我教育
2、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①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3、研究方法上的理论指导作用:
①帮助教师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
②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研究
原则: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教育性原则
研究方法:1、常用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教育
经验总结
②实验性研究方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2、行动研究:①特点:情境性,合作性,参与性,自我评价
②程序:P231
发展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①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
②1924年,廖世承出版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③1868年,俄国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他被称为是“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①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的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②学科心理学迅速发展,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③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教育心理学的领域。
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⑤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①研究内容日趋集中
②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③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
④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⑤人本主义思潮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⑥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班级的大小,学生的角
⑦美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也方兴未艾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①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
②越来越注重为教学实践服务,发展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模式研究趋势: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教师编制报考条件
4、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5、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6、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模式
7、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二、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的概念: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差异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中小学生发展阶段及心理特征:
1、童年期:又称学龄期,是一个人医生发展的基础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
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
形式→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抽象逻辑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个性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2、少年时期:(11、12~14、15)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有独立
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
展,仍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3、青年初期:(1
4、15~17、18)相当于高中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
“经验型”转向“理论型”,开始出现辩证思维,情感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
感占情感的主要地位。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关于学习准备:①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个人学习的生理、心理发展
特点。
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③影响新学习的成功,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也会促进学生的心
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2、关于关键期:劳伦兹→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
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①皮亚杰:感知运动阶段(0~2)
前运算阶段(2~7)思维具有单维性、不可逆性、静止性。思维受知觉表象束缚
具体运算阶段(7~11)出现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具有多维性、可逆性和动态性
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一下思维能力: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
②维果茨基:A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
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
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
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所特有的
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的,受到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B心理发展观: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的发展有4个主要表现:
⑴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⑵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⑶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
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机构
⑷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⑴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
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⑵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
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
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
质的心理机能。
⑶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C内话学说:内化学说的基础是工具理论,符号系统的运用将促使心理活
动得到根本改造
D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因此教
师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在有知道的情况下,借助成
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一方面可以
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认知发展理论的教学含义:
1、皮亚杰强调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制约,强调教学应该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①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具体,直觉水平的特点进行教学
②根据中学生认知发展抽象水平占优势的特点进行教学
2、维果茨基主张通过有目的,系统的教学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教学要促进认知发展
人格的概念:又称个性,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人格发展阶段:埃里克森
1、基本的新任对不信任阶段(0~1.5)
2、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
3、主动干对内疚感(4~5)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5、自我同一性对角混乱(12~18)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教育含义:
1、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
2、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
3、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自我意识的含义:是对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的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认知差异:
1、认知方式的差异:
①场独立和场依存
场独立: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判断。
场依存: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②沉思型和冲动型: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③辐合型与发散性
2、智力的差异:见心理学
认知差异的教育理论:
1、应创设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识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