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小学教学管理指导意见
成都市小学教学管理指导意见(试行)
 成教普一[2006]6
各区(市)县教育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市教科所: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促进其富有个性的健康成长,为高一阶段学习生活奠定基础,是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规范小学教学过程管理,改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我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意见。
一、教学管理基本要求
成都小学入学条件
(一)各区(市)县教育局要把教学管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用制度、机构、人员、措施予以保障。校长、教导主任要承担教学管理责任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工作制度。
(二)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过程管理监控制度体系,基本内容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教案、作业布置与批改、教研活动等。
2.建立和完善听课制度。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每期要按规定听课、评课,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和老师交换意见,指导和改进教师教学工作。
3.建立和完善质量分析制度。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质量观,通过听课、评课、考试分析、教师互评、家长反馈、学生座谈等方式把握教学质量状况。不允许单纯以考试分数来衡量教师的工作业绩和教学质量高低。
4.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通过学校各层面教研,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保障教学质量提高。
(三)各区(市)县教育局,要把教学管理的内容纳入学校目标考核。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将评价机制运行和工作的焦点集中在课堂教学。
(四)各学校要把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对教学常规坚持得好、教学质量保持高水平的教师,要实行在同等条件下,年度考核、评优选先晋级等方面
优先。
二、教学过程常规要求
(一)制定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和教师为了教学工作有序进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保证。
1.各学校根据部颁教学计划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编制《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包括课1程设置、2课时分配、3课程表、4作息时间表、5课程实施要求及评价建议等内容。各校要严格执行课程实施方案,切实保证课程实施过程与课程方案的一致性,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严格执行课时总量,保证学生在校课外活动时间。
2.教师要在认真钻研和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科课程标准、教材,以及认真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制定本学科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要包括学期教材内容体系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教学主要措施、教学进度等内容。
(二)备课
备课是教师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1.教师要在深入领会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等基础上备课。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过程、备作业准备等内容。
备教材要包括精读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学科的育人价值,准确把握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等。
备学生要分析学生的认知状况、实际的技能水平与教学目标的实际差距,预测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
备教学过程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采用自主、积极、适用、高效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参与学习。
2.认真编写教案。教案编写要求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时间分配、教具准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
3.教师必须经过备课且要持有教案方能上课。各学校对教案要实行分层管理,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活动,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备课。要求每位教师都适度超前备课。
(三)上课
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1.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各种教具、学具等课堂教学辅助材料,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上课。
2.上课目标明确,能有效地将上课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协调发展。
3.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语言准确精练,条理清楚,深入浅出,教态亲切、自然,板书设计合理工整,不准出现知识性错误,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教学要真实体现学科特点,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实践教学效果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
4.上课要严格按照课程表进行,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离开教室,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私自调课,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一切事情,妥善处理好课内发生的意外事件,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借助上课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四)作业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能力予以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巩固、激励、反思等功能和作用。
1.精选作业,难易适度,数量适当,形式多样化。各学科要协调,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2.家庭作业要适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1小时。
3.作业检查和批改是了解学生、反思教学的重要手段,其方式可以多样化,应及时认真批改、讲评,提高批改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作业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
4.不允许将对学生家庭作业的检查和批改等教师工作责任,转嫁给家长或班干部。
(五)辅导
辅导学生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激发和挖掘其潜能,要辅优补差相结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并及时发现产生困难的原因,强化转化一个差生等值于培养十个优生的理念,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同时,辅导学生要做好相应的记载。不能用辅导代替课堂教学,不准进行集体补课,坚决杜绝有偿辅导。
(六)检测评价
明确检测评价的目的,检测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出偏题、怪题。各科检测要相对平衡,控制总量。检测方式灵活多样,可将期末考查与平时学习结合起来,可采用口试、笔试、问卷、座谈和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灵活进行。严禁学校和教师根据考试或考查成绩对师生进行排名,更不允许将成绩与教师的奖惩挂钩,作为学生的评优、座次安排和作业量的依据。
(七)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反思,在期末要认真分析教学情况,及时全面总结学校、学科和教师个人的教学工作,形成有价值的教学经验,同时加强校本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