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学院三年发展规划
电气工程学院三年发展规划
(2013-2015)
电气工程学院三年发展规划,是学校全面推进二级学院管理之后制定的第一个学院三年规划,对于电气工程学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划未来,规划发展,准确定位,办出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发展现状
(一)建设基础
1、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近五年以来,学院每年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现有学生近3000人,2013年新生入学人数估计会超1000人。
2、师资结构较合理。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教授2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6人,硕士学位20人,“双师素质”教师26人。拥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省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机械行业电子信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湖南省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协会理事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
3、专业建设有特。学院开设有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
术、电机与电器专业,2013年新增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其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全国机械行业特专业”,2011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立项为湖南省职业教育特专业,2012年新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海外服务方向,建立了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海外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4、实训条件在改善。学院设立了电工电子、PLC、单片机、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智能楼宇实训、自动化生产线、电梯装调与维修、液压与气压系统安装与调试等28个实训场地,建设了上海三菱电梯中南地区培训中心,实训设备总金额约为1000万元,实训室用房2500多平方米。2007年立项国家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习实训基地,2008年立项电气自动化技术省级重点实训基地,2012年立项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型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省级实训基地。此外,还建立了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广汽
菲亚特、威胜电子、长沙电机、深拓集团等20多家关系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5、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院立项《PLC及其应用》省级精品课程1门,建设了校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维护维修》、《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安全防范系统》等精品课程与空间教学资源课程20余门;近三年,申报校级、省级教研教改课题37项,公开发表教改论文100余篇;探讨了数字远程实景课堂教学、虚拟实训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并在学校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
6、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明显。据麦可思调查,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位居学校前列;近3年,电子、电气、机电、楼宇等专业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成绩显著,获得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19项;2012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湖南省学生专业技能抽查中获优秀等次。
(二)问题与不足
1、师资队伍不能满足需要。一是学院学生规模快速增长,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二是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不高、普遍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缺乏科研能力;三是没有在省内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2、实训条件不完善。一是基础类实训场地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二是部分实训场地工位数严重不足;三是课程项目与实训场所不能有机结合,导致部分实训场地利用率不高;四是缺乏生产性实训基地,现有实训场地技术和设备很难与企业同步,不能满足企业要求。
3、校企未深度合作。一是与企业合作的机制没有有效建立;二是校企合作停滞于表面,未深度开展。
4、社会服务能力较低。社会服务仅限于中职教师培训和少量的社会培训,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等横向课题研究未全面开展。
5、学生管理模式要变革。数据表明,伴随着学校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生源综合素质也在逐年下降,原有的专职辅导员为主的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效率低、管理效果差、教学与管理脱节的种种问题,因此,需要对这种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变革。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从湖南省“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与发展,以及长株潭地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趋势看,今后三年,学院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1、湖南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发展的市场机遇:湖南省机械装备工业提出“十二五”期间打造全省“万亿产业”目标,需要大批优秀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支撑。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和3D打印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企业更需要大量的新兴技术型人才。为我院人才培养、产学研工作及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学校“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学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实现“三高”的战略目标,“十二五规划”和《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明确了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方针。
3、学校创造了发展的有利条件:学校全面推进二级学院管理,使学院在办学、教学、教科研等方面有
了更大的自主权,使得学院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为加快学院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学院是学校重点发展院系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在专业建设、教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
(二)发展的挑战
1、教师队伍培养与建设的挑战。学院教师队伍存在生师比偏高、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比例高,教学科研积累少,缺少专业核心和领军人物。因此培养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或引进教学名师,建设精干高效的学生管理队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学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院面临的首要挑战。
2、专业建设的挑战。遵从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规律的要求,以学校“十二五规划”和《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为指南,围绕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好现有专业,开发新专业;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进行课程开发及课程资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尤其是如何建设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使其独具特,力争率先成为我校首批高职本科专业。这些工作无疑都极具挑战性。
3、学生管理的挑战。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大战愈演愈烈,使得招收的学生质量不尽人意。如何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管理,将他们培养成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无疑又是个挑战。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学校“十二五规划”、“两会”精神以及《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全面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院定位
1、层次定位:在稳定高职专科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争取实现高职本科教育的突破。
2、培养目标定位:立足湖南,服务全国,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专业特的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从事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3、规模定位:高职专科生规模为3000人左右,到2015年高职本科生规模达50人以上。
(三)发展目标
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学院规模和质量的协调发展。引进、培养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不断提高教研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三年的建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任教师达80人以上;建成工位足够、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专业实习实训场地,实训场地用房达4000平米;建好自动化技术专业,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成为湖南省高职教育特专业,力争实现该专业本科招生;力争建设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12项。
四、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教师队伍建设
1、优化师资结构。到2015年,使学院专任教师达到80人左右,其中教授5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0人,双师教师比例达85%。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同时建设一支约100人左右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为主体的兼职教师队伍。生师比达18:1。
2、提升专任教师的职业能力。2013年所有教师通过普通话、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课程设计与资源建设、教学能力、职业操作技能等项目培训和测评,2014-15年完成教师工程能力的培训,完成所有专任教师企业顶岗实习。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3、加强专业带头人建设。培养或引进省内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组建由学院老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带头人团队,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优先安排专业带头人培训。
4、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每年选拔一批优秀青年教师申报院级青年骨干教师,逐一制定培养计划,并安排一定的培养经费,进行为期三年的培养,全面促进年青骨干教师全方位快速成长。
5、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自行培养或引进教学名师2名。
6、优化学生管理队伍。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三化”标准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改革现有的专职辅导员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专职辅导与班主任、导师制相结合,全员参与的学生管理模式。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培训与指导,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具体分年度计划如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