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次重新寻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里“重新建构”的本质是( )
A.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B. 从强调礼治到重视法治
C. 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 D. 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
C. 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 D. 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
2.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于政治成功往往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某些历史背景下,中国带有原始朴素彩的“重柔者吉,重刚者灭”的辨证法应用于政治生活中,有时也表现出有效的作用。以下主张符合“重柔者吉”的是(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C. 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B. 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C. 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D. 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
3.先秦两汉时,围棋棋手按棋艺的高低,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魏晋南北朝参照当时官吏等级的划分,将棋手分作九个品级。目前我国通用的围棋棋手业余八段位、专业九段位,则是从日本“段位制”发展起来的。这表明( )
A. 政治制度的发展决定文化发展 B.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C. 文化发展具有渐进性和包容性 D. 围棋文化是中日文化交流纽带
C. 文化发展具有渐进性和包容性 D. 围棋文化是中日文化交流纽带
4.唐代后期,“远近异法,内外异制,民得自有其田而公卖之,天下纷纷,遂相兼并”。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唐政府实行了( )
A. 租调制 B. 均田制 C. 租庸调制 D. 两税法
5.唐宋时期,交易场所的“市”与举办宗教、体育、临时性交易等活动的“场”逐渐结合趋同,作用与含义也逐渐融合。这表明( )
A. 经济发展拓展了社会公共空间 B. 政府已经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 市的发展侵占了场的活动空间 D. 市、坊的空间与时间界限被打破
C. 市的发展侵占了场的活动空间 D. 市、坊的空间与时间界限被打破
6.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宋代以来社会治理示意图。由此可见( )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B. 基层治理体现了“家国一体”
C. 宗法制仍沿袭使用 D. 中央对基层的管理日益强化
C. 宗法制仍沿袭使用 D. 中央对基层的管理日益强化
7.日本学者杉山正明曾说“到了全无草原和中华之界限的名副其实的世界帝国蒙古,整个欧亚大陆才基本上成为一个开放的世界,一时打开了远远超越陆地和海域界限的往来和交流。作为其支撑的核心地区,无疑是中华。”他意在说明( )
A. 元朝以前欧亚大陆并未实现交流
B. 元朝的民族融合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C. 蒙古帝国促进了亚欧大陆文明的交流
B. 元朝的民族融合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C. 蒙古帝国促进了亚欧大陆文明的交流
D. 蒙古帝国的疆域空前辽阔
8.2021年出京进京最新规定贡德•弗兰克在其著作《白银资本——重现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认为,从“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中国“是这个时代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但当代学者张跃发却认为“那时确已出现了一个全球经济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的中心“不在中国而在西欧”。上述两种观点( )
A. 全面描述了近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B. 较为准确反映了此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
C. 认为西欧已取代亚洲成为全球经济中心
D. 认为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经济体系建立
B. 较为准确反映了此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
C. 认为西欧已取代亚洲成为全球经济中心
D. 认为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经济体系建立
9.有学者曾这样描述第二次战争中的条约谈判:“怡亲王深深明白,对于咸丰皇帝来讲,开放天津不是个事儿,赔银一千六百万两也不是个事儿,带几百人进京换约也不算事儿,就这个夷人亲见皇帝,它是个事儿,事关国体啊。”这反映出清政府( )
A. 近代外交观念尚未形成 B. 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 开始愿意融入全球化 D. 重视国际条约的签订
C. 开始愿意融入全球化 D. 重视国际条约的签订
10.《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指出:主要农产品的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在1840-1894年的54年间,增长还不到倍,年率不足1.3%:在1895-1920年的25年间,约增长47%,年率约1.6%。这说明了( )
A. 列强商品倾销使得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B. 工业化发展对自然经济冲击作用明显
C. 农村经济中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D. 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 工业化发展对自然经济冲击作用明显
C. 农村经济中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D. 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11.如图框内所述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
A. 建立起中国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B. 使民主科学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C.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D. 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和阶级基础
C.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D. 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和阶级基础
12.如表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有关妇女问题的部分文献,据此可知,这一现象( )
1919年 | 李达 | 《女子解放论》 |
1921年 | 陈独秀 | 《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 |
1922年 | 李大钊 | 《现代的女权运动》 |
1922年 | 中共“二大” | 《关于妇女问题的决议》 |
1920年-1923年 | 陈望道 | 《妇女评论》 |
1923年-1924年 | 邓颖超 | 《女星》 |
A. 减弱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 有利于拓宽民主革命社会基础
C. 使党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 D. 促使男女平等成为社会的共识
C. 使党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 D. 促使男女平等成为社会的共识
13.下列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①处楔形文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B. ②处文明有《汉谟拉比法典》《吉尔伽美什史诗》
C. ③处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D. ④处的火药早在8世纪时就传入欧洲
B. ②处文明有《汉谟拉比法典》《吉尔伽美什史诗》
C. ③处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D. ④处的火药早在8世纪时就传入欧洲
14.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移民来到北美,他们长期生活在一起,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和融合,再加上互相通婚,形成了“移民文化”一个新的多元的美利坚文化。由此可推知( )
A. 移民的多源性是美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特点
B. 文化认同是美国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
C. 移民体的多源性决定了美国文化的先进性
D. 民族和文化的内源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
B. 文化认同是美国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
C. 移民体的多源性决定了美国文化的先进性
D. 民族和文化的内源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
15.继今年春节推出的《唐宫夜宴》(图1)“出圈”后,河南卫视在端午节推出一场名为《端午奇妙游》的主题晚会,其中水下舞蹈节目《洛神水赋》(图2),把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通过水下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效果“炸场”。这些节目的“火出圈”( )
A. 说明创新是文化传承的第一要素 B. 根源于中华文化的厚重与辉煌
C. 媒体传播是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 D. 体现了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主体
C. 媒体传播是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 D. 体现了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主体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0分)
16.人口数量是古代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一选自《中国历史人口变迁图及人口密度图》
材料二:北宋初期的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的1110年,已增长到2088万。但史料记载这一年的“口数”仅为4673万,每户平均口数仅为2.24。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宋朝统计的口数只包括男丁,即成年男子。如以汉唐史料所载户口比例,即每户5口左右推算,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超过1亿。
—
材料一:
一一选自《中国历史人口变迁图及人口密度图》
材料二:北宋初期的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的1110年,已增长到2088万。但史料记载这一年的“口数”仅为4673万,每户平均口数仅为2.24。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宋朝统计的口数只包括男丁,即成年男子。如以汉唐史料所载户口比例,即每户5口左右推算,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超过1亿。
—
—摘自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