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唐诗解读——李白之《客中行》
261唐诗解读——李白之《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注:
兰陵:指北兰陵,今山东枣庄一带。
郁金香:古人用以泡酒的一种香草。
琥珀光:指美酒的泽如琥珀一样晶莹剔透。
但使:只要。
解读:
诗题一作“客中作”。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是时李白至东鲁。在此期间李白结交了不少朋友,年少轻狂的他,视他乡为故乡,视朋友之情为至真之懚,视美酒为助兴之物,在他的眼里,所有的一切的都是美好的。
著名的兰陵美酒由郁金香加工浸制,酒香淳厚,令人心醉,前两句除“盛来”一词外,其他皆为名词,然读完之后不觉有堆砌之感,反透着一些灵气,“美酒”是中心词,“兰陵”是产地,“郁金香”是美酒成分。诗人作客兰陵,且又碰上了十分好客的主人,喝酒自然不用杯,而用碗,不用斟,而用盛,可见喝酒时的豪情壮志。
这两句同时写描写了美酒的泽感受,郁金香给人金黄的视觉想象,而琥珀光则是以具
体的彩对郁金香这种视觉的明晰化,可见诗人不只狂饮,且本身是把酒当作一件艺术品来进行审美观照与体悟,有如此之美的酒,想来味道也不会太差。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但使”一词说明此时诗人仍未醉,至少还是喝酒进行时,有美酒相伴,再约一二知己,人生若此,夫复何求,此时李白不为任何事烦忧,只图朋友间把酒言欢、酣畅淋漓,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感觉,不知不觉间,一杯一杯复一杯,酒不醉人人自醉,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最深沉最暧心的慰藉俱在手中这一杯酒中。
乡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普遍的主题,然这首《客中行》却似乎只是一个写思乡的题目,全篇却没有任何思乡的惆怅,许是诗人思乡之情就在主人的酒与客人的醉之中,一、二句华丽精美,三、四句直率洒脱。美酒的香醇冲淡了诗人的愁绪,忘却了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豪迈潇洒的精神境界,说明他当时精神状态的确积极高昂,当然这也是盛唐社会繁荣景象的写照。清人黄叔灿认为这首诗:“借酒以遣客怀,本语却极情致”,深谙诗人之心机也!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
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