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不住,________出墙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和柴扉久不开。
[2]“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猜想“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是( )
A.主人没有在家
B.叩击柴门的声音太小,主人没听见
C.主人担心自己的本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4]补充诗句。______________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出墙来。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说前两句是在写冷清,那么这两句就是在写繁华。
B.因为没有受到主人的接待,所以诗人想象出一片繁华自我宽慰。
C.作者景中寓理,告诉人们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
D.诗人觉得虽然柴扉久不开,但是能领略到美景也不虚此行。
2. 课内阅读。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请将古诗补充完整。
[2]诗的前两句用“____”“____”两字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景;后两句用“_____”“_____”两词点名享受特权的对象,现人们常用“________”这句诗描绘春天的美丽景。
[3]第一句诗意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处不”用双重否定写出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B.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刻画了一幅夜晚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
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C.后两句诗歌说明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也不例外。
D.“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5]《寒食》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寒食》是一首_______诗。诗人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_______,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
3. 阅读《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港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对诗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朝雨”一词写渭城一大早就下雨,让送别者感到很苦恼。
B.'轻尘”写雨后道路泥泞,送别者行走艰难。
C.“客舍青青”是说客人住的房间墙壁被涂成了青。
D.“柳新”是说柳树被雨水洗过后叶子更加青翠。
[2]下面关于“劝君更尽一怀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的诚恳。
B.“更”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次数多。
C.“尽”字表现了送别者的感情真挚。
D.“一”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数量少。
4. 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和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锄禾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 )的辛苦,提醒人们( ),诗歌表达了对农民( ),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 )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一读,选一选。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 )。
A.孤村落日残霞 B.轻烟老树寒鸦
C.一点飞鸿影下 D.白草红叶黄花
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
[2]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诗文,完成练习。
(甲)七步诗
曹植①
煮豆持②作羹③,漉④菽⑤以为汁。
萁⑥在釜下燃,豆在釜⑦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乙)反七步诗
郭沫若⑧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注释)①曹植: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②持:用来。③羹:用肉或者菜做成的糊状食物。④漉:过滤。⑤菽:豆。⑥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⑦釜:锅。⑧郭沫若: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1](甲)诗中,曹植巧妙运用比喻,用“豆”比喻曹植,用“萁”比喻______。“同根生”指__________,“相煎”指_________。(乙)诗中的“豆”成了“_________”,“萁”成了“_________”。
[2](甲)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诗的写作角度不同,曹植写(甲)诗是希望_________;郭沫若写(乙)诗是歌颂_________。
9. 阅读,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③耕织,也傍④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耘田:在田间锄草。②绩麻:把麻搓成线。③供:从事。④傍:靠近。
[1]解释下列词语。
杂兴:_________ 解:___________
[2]从“_____”和“____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诗中农民干的活儿
有______、______。
[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来。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
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
[5]《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 )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
10. 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七八个”说明了_______,“两三点”说明了______,这与上阕的清幽夜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2]“忽见”的意思是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
1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遍是什么解释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①应未眠。
(注释)①幽人:隐士。
[1]“怀君属秋夜”中“属”的意思是( )
A.适逢 B.属于 C.家属
[2]“空山松子落”运用了_______的写作手法,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______的情怀。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课外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首句用“______”和两个“______”字组合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渲染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3]“______”以下全是想象,猜想重阳佳节到来的时候,亲人们也一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样紧扣了诗题中的“______”字,也点明了第二句中提到的“_______”的具体内容了。
[4]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古诗鉴赏。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