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视野】地理人眼中的夏天:梅雨季、三伏天,上蒸下煮一年年_百度文...
【地理视野】地理⼈眼中的夏天:梅⾬季、三伏天,上蒸下煮⼀年年
只传播最有⽤的内容
地理⼈眼中的夏“天”
夏天是什么样的天呢?这个季节,这个节⽓,有不少地理的奥秘。
1、关于夏季
在中国,夏季从⽴夏(5⽉5⽇⾄7⽇之间)开始,到⽴秋结束;西⽅⼈则普遍称夏⾄⾄秋分为夏季。在南半球,⼀般12⽉、1⽉和2⽉被定为夏季。⽓候学意义上讲:连续五天平均温度超过22度算作夏季,直到五天平均温度低于22度算作秋季。
⼆⼗四节⽓
⼆⼗四节⽓,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确定,即在⼀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个节⽓。
2、关于夏⾄
夏⾄在每年公历6⽉21⽇或22⽇。夏⾄这天,太阳直射地⾯的位置到达⼀年的最北端,⼏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也是北半球⼀年中⽩昼时间最长的⽇⼦,这天过后它将⾛“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将会逐⽇减短。夏⾄⽇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度⾓也会逐⽇降低。
地理⼈眼中的夏“风”
炎热的夏季,如果能有风⾃然是再好不过,不过这“风”是什么“风”呢?
1、关于季风
夏季,亚洲⼤陆升温快,⽓温⾼,为⼀巨⼤的热低压控制,海洋上是⾼⽓压,⽓流由⾼压区吹向低压区,于是形成由海洋吹向⼤陆的盛⾏风。
中国夏季风主要来源于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含有丰富的⽔汽,故夏季风往往与降⽔密切相联。
2、关于台风
台风多见于夏秋季节,过境常伴随着⼤风和暴⾬或特⼤暴⾬等强对流天⽓。台风除了给登陆地区带来暴风⾬等严重灾害外,也有⼀定的好处,⽐如缓解江南⼀带的伏旱天⽓。
地理⼈眼中的夏“⾬”
夏天⾃然最盼望的是⼀场解渴的⾬,但你知道这⾬怎么形成的吗?
1、关于锋⾯⾬
1、关于锋⾯⾬
当夏季风的暖湿⽓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南下的冬季风的冷⼲⽓流相遇,暖空⽓轻,冷空⽓重,较轻的暖湿⽓流被抬升到冷空⽓之上。
暖湿⽓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温不断降低,⽔汽冷却凝结,成云致⾬,形成锋⾯⾬,从⽽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流交汇的地带出现⼀条降⽔较多的锋⾯⾬带。
长江中下游的梅⾬
梅⾬,是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份都会出现持续
天阴有⾬的⽓候现象,它是准静⽌锋作⽤的结果。由于正是江南梅⼦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此时段便被称作梅⾬季节。
今年夏⾄前后,梅⾬带正控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地会有暴⾬。
1、关于对流⾬
对流⾬时常出现于热带,亚热带或温带的夏季午后。因⽇照很强,蒸发旺盛,空⽓受热膨胀上升,⾄⾼空冷却,凝结成⾬⾬滴⼤⽽重,倾盆急降,且雷电交加,声势吓⼈,称为雷⾬。对流⾬虽然降⾬时间短,但⼤⾬滂沱,往往因排⽔不及,⽽成淹⽔现象。
2、关于地形⾬
当潮湿的⽓团前进时,遇到⾼⼭阻挡,⽓流被迫缓慢上升发⽣凝结,这样形成的降⾬,称为地形⾬。如我国台湾⼭脉的北、东、南都迎风,降⽔都⽐较多,年降⾬量2000毫⽶以上,台北⽕烧寮达8408毫⽶,成为我国降⽔量最多的地⽅。
3、关于台风⾬
台风活动带来的降⽔现象,称为台风⾬。
今年第2号台风“鹦鹉”已于6⽉14⽇8时50分以热带风暴级在⼴东省阳江市海陵岛登陆,登陆时中⼼附近最⼤风⼒9级(23⽶/秒)。
地理⼈眼中的夏“灾”
其实在夏季,也是我国⾃然灾害的多发期,尤其是⽓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1、关于⾼温热浪
⾼温热浪⼜叫⾼温酷暑,通常指持续多天的35℃以上的⾼温天⽓。盛夏季节,天津、济南、郑州、西安、⽯家庄、上海、重庆、福州、长沙、南昌、杭州、武汉、南京、合肥等地在西太平洋副热带⾼压控制下,出现⾼温酷热天⽓,是中国夏季热浪袭击的重灾区。
2、关于旱涝灾害
夏季风的强弱与⾬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强或来的早,会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则会导致“南涝北旱”。
3、关于滑坡泥⽯流
梅雨季节多少天夏季也是地质灾害的多发期。
降⾬对滑坡的作⽤主要表现在,⾬⽔的⼤量下渗,导致斜坡上的⼟⽯层饱和,增加了滑体的重量,导致滑坡产⽣。不少滑坡具有“⼤⾬⼤滑、⼩⾬⼩滑、⽆⾬不滑”的特点。谭⽼师地理⼯作室综合整理
连续降暴⾬或突降⼤暴⾬,⼭区会发⽣⼭洪暴发。如果⼭⾼坡陡⾕深,乱⽯成沙⼟遍野,⼤量⼟⽯混⼊⼭洪之中,就形成粘稠浑浊的泥⽯流。
6⽉17⽇3时20分许,四川丹巴县半扇门镇梅龙沟发⽣泥⽯流,阻断⼩⾦川河,形成堰塞湖,造成G350烂⽔湾段道路中断。
地理⼈眼中的夏“果”
进⼊夏季,各种⽔果纷纷上市,炎热的天⽓往往令这些消暑的⾷品销售⽕爆。
夏⾄节⽓,⽇长⾄矣
昨⽇(6⽉21⽇)是夏⾄节⽓(廿四节⽓中第⼗个节⽓,夏季的第四个节⽓),视太阳位置到达黄经90°。《⽉令七⼗⼆候集解》载:夏,假(⼤)也;⾄,极也。(夏⾄)万物于此皆假⼤⽽⾄极也。天⽂学(及欧美国家)多以夏⾄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中国传统四季划分,以“四⽴”为始)。
夏⾄⽇是⼀年中太阳最偏北的⼀天,⼏乎直射北回归线(23.5°N),北半球各地的⽩昼时间达到全年
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如(海南)海⼝(20°N)的昼长约13个⼩时,(浙江)杭州(30°N)为14个⼩时,北京(40°N)约15个⼩时,⽽中国最北端(⿊龙江)漠河(53°N)昼长可达17个⼩时以上。
南朝梁崔灵恩《三礼义宗》载:“ 夏⾄为中者,⾄有三义:⼀以明阳⽓⾄极(阳⽓最盛),⼆以明阴⽓之始⾄(阴⽓初⽣),三以明⽇⾏之北⾄(太阳直射最北处),故谓之⾄。”,因此,夏⾄常被看作是世间阴阳两⽓的分⽔岭。在这之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与之相反。
古⼈云,夏⾄有三候(物候):⼀候⿅⾓解(古⼈认为⿅是属阳的⼭兽,夏⾄阳⽓盛极⽽衰,⿅⾓感阴⽓⽽脱落),⼆候蝉始鸣(相传,雄性的蝉在夏⾄后因感阴⽓便⿎腹⽽鸣),三候半夏⽣(夏⾄阴⽓始⽣,像半夏这类喜阴的植物开始⽣长,⽽喜阳的植物开始衰退)。
三伏天
虽然,夏⾄⽇当天⽩昼最长(中国⼤部地区处在北温带,夏季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其在天空中所⾛的路线较长),太阳⾓度(⾓)最⼤(太阳在地平线上⽐较⾼的地⽅,阳光近于直射或直射,光线到达地⾯路径较短,⼤⽓削弱作⽤弱,地⾯及⼤⽓升温较⼤),但却不是⼀年中天⽓最热的时候,三伏(“伏”,意为隐伏、避暑。⼜颜师古注⽈:伏者,谓阴⽓将起,迫于残阳⽽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秋之后,以⾦代⽕,⾦畏于⽕,故⾄庚⽇必伏。庚,⾦也)才是⼀年中最热的时期,即“热在三伏”。
但是,近地⾯⼤⽓⽓温的⾼低主要决定于下垫⾯的性质,即(地⾯)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热源,但⼤⽓本⾝对太阳辐射直接吸收很少)。夏⾄太阳辐射到地⾯的热量仍⽐地⾯向空中散发的多,地表热量还在继续积蓄(即⽩天地⾯吸收的热虽多,但晚上⼜散失了⼀⼤部分,积温不是最多的时候)。
实际上,这就相当于⼀个热量(转换)的缓冲期,类似吃药治病,不太可能出现⽴时⽣效的“灵丹妙药”,需要⼀定时期的“反应”。在夏⾄后,由于每天吸热多、散热少,地⾯所积热量便越来越多,(地⾯)散发的热量则会使得⽓温(渐渐)升⾼,⼤约在7⽉中旬⾄8⽉中旬(即在夏⾄⽇后⼆⼗多天,“三伏”时期)达到⼀年⾥的最⾼值。
三伏的时间是按⼲⽀纪⽇来决定的。每年夏⾄起第三个庚⽇为初伏(即⼊伏的时间,⼜称“头伏”),第四个“庚”⽇为中伏,⽴秋(夏⾄与⽴秋之间,相差⼩暑、⼤暑两个节⽓,多在公历8⽉7⽇或8⽇)⽇起第⼀个“庚”⽇为末伏(三伏),合起来叫“三伏”。
所谓“庚⽇”就是在纪⽇⼲⽀中每逢庚字的⽇⼦,如庚⼦、庚寅、庚⾠、庚午、庚申、庚戌等(共有⼗个天⼲,故每隔⼗天就有⼀个庚⽇)。但是 “庚⽇”讲的是朔望⽉(年),即为农历(⼜称夏历)的历⽇,⽽公历(太阳历)的历年是三百六⼗五天(闰年时多⼀天),不是10的整倍数,所以每年的庚⽇的⽇都不相同。
由此可知,每年的初伏⽇期也不尽相同(但初伏必定是在公历7⽉),初伏到中伏的时间固定是10天,中伏到末伏的时间所隔天数不定——夏⾄到⽴秋之前有四个庚⽇时,则中伏到末伏的间隔为10天;夏⾄到⽴秋之前有五个庚⽇时,则中伏与末伏的间隔为20天。因此,三伏天短则30天,长则40天。
注1(补充)——夏⽇数九歌(两段)
夏⽇数九歌,通常以夏⾄为第⼀天,每九天为⼀个阶段,往后数到九九⼋⼗⼀天,反映了从夏⾄起经⼩暑、⼤暑、⽴秋、处暑到⽩露这⼀段过程⽓候特征对⼈们⽣活的影响。
北⽅农村版本的数九歌如下:⼀九(头九)⾄⼆九,扇⼦不离⼿;三九⼆⼗七,冰⽔甜如蜜;四九三⼗六,汗湿⾐服透;五九四⼗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四,乘凉勿太迟;七九六⼗三,夜眠莫盖单(⼀说“夜眠要盖单”);⼋九七⼗⼆,当⼼莫受寒;九九⼋⼗⼀,家家棉⾐。
南⽅农村版本的数九歌如下:⼀九、⼆九扇⼦弗离⼿;三九⼆⼗七,冰⽔如甜蜜;四九三⼗六,出汗如出浴;五九四⼗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四,乘凉弗⼊寺;七九六⼗三,上床寻被单;⼋九七⼗⼆,思量盖夹被;九九⼋⼗⼀,家家打炭基。
注2(补充)—— 2021年三伏时间
7⽉11⽇—7⽉20⽇,头伏(10天);
7⽉21⽇—8⽉9⽇,中伏(20天);
8⽉10⽇—8⽉19⽇,末伏(10天)。
黄梅时节家家⾬
夏⾄(初夏)前后,除了三伏,就是中国江淮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及⽇本中南部⼀带的“梅⾬”,可谓是“上蒸下煮”般⽣活。由于此时正是梅⼦黄熟季节,所以称这时的⾬为“黄梅⾬(简称梅⾬),称这时的天为“黄梅天”。明代李时珍《本草纲⽬》:“梅⾬,或作霉⾬,⾔其沾⾐及物,皆⽣⿊霉也。”
此外,夏⾄以后地⾯受热强烈,空⽓对流旺盛,午后⾄傍晚常形成雷阵⾬。这种热雷⾬形成快、寿命短、影响范围⼩,⼈称“隔辙⾬”——⼀(车)辙之隔,晴⾬各异,⼜名分龙⾬。⽆论是常规梅⾬,还是午后雷⾬,都常因⾬量⼤、⾬⽇多,时有阵⾬或暴⾬,江河⽔涨,特别需要严防洪涝灾害。
实际上,江淮梅⾬的准静⽌锋成因,具体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本不是⾼中地理考纲要求的范围,但为了诸位的博⽂⼴知,特将缘由摘录如下:原来,⾃西向东运动很快的冷⽓流和暖⽓流,这两⽀⽓流在我国上空突然合⼆为⼀。由于⾼空⽓流发⽣了急烈的变化,因⽽引起地⾯⽓流发⽣相应的变化,在鄂霍次克海(俄罗斯远东地区边缘海,地处西北太平洋,与勘察加半岛、千岛岛及阿留申岛相邻)上产⽣了⼀股⾼⽓压,⽽在印度半岛的西边有⼀股低⽓压(亚洲低
洋,与勘察加半岛、千岛岛及阿留申岛相邻)上产⽣了⼀股⾼⽓压,⽽在印度半岛的西边有⼀股低⽓压(亚洲低压)不断地扩伸,这两者的势⼒都⾮常强盛。
从这两个天⽓系统中爆发出来的暖⽓流和冷⽓流,在我国江淮流域⼀带上空相遇,势均⼒敌,形成⼀条不连续的交界⾯。由于暖空⽓较轻,它就沿着冷空⽓的斜坡滑上去,在爬升⼀定⾼度后就逐渐变冷,⽔⽓凝结,成云致⾬。
如果冷暖⽓团势⼒不均衡,就不会形成阴⾬连绵的天⽓,就可以产⽣“空梅”或“少梅”的现象(很少出现)。如果梅⾬期⾥,⾬量适当,光照充⾜,就有利于农作物的⽣长;但长时间低温阴⾬,就有碍于江淮流域⼀带早稻作物的⽣长。
与三伏天的计算类似,传统梅(⾬)季的确定,也是根据“⼲⽀纪⽇”法推算的。其中,⼊梅是在芒种(公历6⽉5⽇或6⽇)起第⼀个“丙”⽇,出梅是在⼩暑(公历7⽉7⽇或8⽇)起第⼀个“未”⽇。以此推算的话,2021年⼊梅⽇为6⽉7⽇,出梅⽇为7⽉10⽇。
浙江诸暨2021年5⽉⾼三适应性考试
西太平洋副热带⾼压的位置变化主要表现北进南退和西伸东退其位置和强度与我国江淮梅汛期⼊梅出梅及梅⾬强度关系密切。下图是某年6⽉7⽇~7⽉12⽇浙江省降⾬量和西太平洋副热带⾼压脊线纬度位置和西伸脊点经度位置的逐⽇变化图。完成9、10题。
9、梅⾬期的⾬区位置⼀般位于副热带⾼压脊线的
A.南侧
B.北侧
C.东侧
D.西侧
10、该年7⽉11⽇浙江省降⾬量较⼤,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受台风影响
B.受冷空⽓控制
C.受梅⾬影响
D.受⾼压脊控制
9、B  梅⾬,即江淮准静⽌锋,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压脊的推动下形成的。也就是说,副⾼的存在
(副⾼中⼼为下沉⼲热⽓流,但⾼⽓压⽔平⽅向为辐散⽓流),推动着暖湿⽓流北上,也阻碍着南下冷空⽓的继续前⾏,类似⼀块⼭坡,将⼆者(冷暖⽓团)阻遏在副⾼以北区域,进⽽相互影响,形成连绵降⽔。此外,浙江省的⼤致纬度为30°N,梅⾬季在6⽉中上旬到7⽉中上旬之间,根据图⽂材料,此时的脊线纬度位置基本稳定在22°N附近,即在锋⾯位置的南侧。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10、A  根据图⽂材料,7 ⽉11⽇前后,⾼压脊线位置突然北跳,已经到达37°N 以北地区(在鲁豫、苏北⼀带),那么此时浙江省的降⽔就不是梅⾬。此外,结合这⼀个⽉的降⽔(量)来看,该⽇降⽔明显增多,但⼜没有持续性,极有可能是受台风的影响(台风⾬长则三两天,短则⼀天内。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多有台风“骚扰”)。故 A项正确,C项错误。
俗话说,⼀个巴掌拍不响,单纯受冷空⽓(持续时间可能略长,且夏季冷空⽓较少)或副⾼控制,不会形成降⽔,更不⽤说副⾼控制区域盛⾏下沉⽓流,⼜⼲⼜热。故B、D⼆项错误。
⼴东实验中学2021届⾼三 11 ⽉阶段测试
20、【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